小詩人在寺院牆上寫首詩,無一靜字句句是靜,歐陽修想學無從下筆

2020-12-20 美詩美文

文壇有過不少有名的模仿,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也有點金成鐵的,這本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而本期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卻讓歐陽修一直相仿卻不敢動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首詩詩名為《題破山寺後禪院》,作者為唐代小詩人常建。常建其人,雖有才卻官場不得志,長期在四處漫遊,善寫山水詩,詩風接近王維和孟浩然。一日他在清晨遊覽一座寺院後,在寺院牆上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全詩短短40個字,讓他一詩成名,其中「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10字更是千古名句。也正是這10個字,讓幾百年後的北宋文壇巨匠歐陽修心心念念一直想學,但卻無從下筆。讓我們先一起來品一品這首詩: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這是一首被收入了《唐詩三百首》的五律,全詩意境清幽,筆力凝練,語言更是洗盡鉛華,無一靜字卻句句是靜,將寺院的清幽寫得是淋淋盡致。

詩的大意是:我在清晨入寺,旭日照著高處的樹林。竹林間的小路幽深地通向遠處,禪房被四周繁盛的花木環繞。飛鳥在山光中雀躍,人心也在清澈的潭水間頓覺清爽。萬物在此時都變得寂靜,只留下一陣悠遠的寺鐘聲。

在寫清幽上這首詩確實做到了極致。詩的一、二句是一組十分高明的流水對,旨在點明地址,進入了古寺就像進了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幽然之境,從旭日照林開始下筆寫景,一開篇就充滿著禪意。

三、四兩句的10個字是一個千古名句,「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抓住了竹徑和禪房兩個典型環境下的典型景物,如一幅工筆畫一般,帶著讀者走了一遍竹間小路,找到了花木叢生的禪房。這兩句是完全不對仗,但寫景樸實,意在景外。歐陽修很喜歡這兩句的意境,於是一直有意模仿一首,但卻想寫不敢寫。他直言道:「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

而五、六兩句其實也是備受推崇之句,詩人由靜及動,寫鳥和人在林中的感受。一個「悅」字加一個「空」字,意境全出,將山寺的超然之境寫活了。

最後兩句是總結落筆,用「萬籟此都寂」來概括此情此景。全詩至此都在白描寫景,在最後仍不落俗套,將自己亦然自得的心境藏在鐘磬聲中,令人回味無窮。

縱觀全詩風格清雅,但與王維的極簡禪意和孟浩然的質樸之語又都有所區別,他用「照」、「幽」、「深」、「空」、「悅」等極為靈動的字句,點綴樸素自然地景物描寫,令人眼前一亮,成為山水詩中的一曲經典。

相關焦點

  • 常常被忽視的蘇軾佳作,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寫靜
    這首詩想必很多小孩上幼兒園之前都會背吧,算是我們最早的啟蒙詩了。正如這首詩的名字《靜夜思》一樣,全詩描繪的環境主要是一個靜,在靜的環境下,詩仙李白產生了種種思鄉的情感。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描寫靜,描繪得還是那樣通俗易懂、情真意切,不愧是詩仙李白的詩作。
  • 《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每句以數字開頭,無一靜字卻句句寫靜
    要看一個人的文學素養,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寫的古詩,所以本期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首《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詩名叫《一輪明月滿乾坤》,這首詩每句都以數字開頭,通篇如詩如畫,讀完才知吳承恩不簡單。讓我們品一品:《一輪明月滿乾坤》(明.吳承恩)十裡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小和尚寫了首詩,無一「靜」字,卻讓人陷入寧靜之中無法自拔!
    而說起這首詩的流傳就要感謝蘇軾,因為是蘇軾在讀了這首詩之後,感到十分「可愛」,久久不能忘懷,還特地模仿詩中的意境、寫法重新寫了一首:《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北宋.蘇軾但聞煙外鍾,不見煙中寺。
  • 小詩人登嶽陽樓超水平發揮寫首詩,無一樓字卻句句寫樓,一詩成名
    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嶽陽樓》、杜甫的《登嶽陽樓》、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再加上大大小小几十位詩人的名作,讓這座樓儼然成了一座「賽詩樓」。有了唐宋的這麼多經典作品,對於元、明、清的詩人們來說,要出彩談何容易。或許正是因為不敢寫,這三朝詠嶽陽樓的作品是少之又少。但有沒有明知山虎偏向虎山行的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楊基。
  • 劉長卿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字面上無一情字,卻句句有情意
    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無不具有詩人濃濃的情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靈澈上人》,便是中唐時期詩人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送別詩。
  • 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唐才子傳》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王勃寫此序文時的狀態的:物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王勃寫這首序文時想都沒想,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其次,這篇序文不是後來才流行的,從它問世的那一天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達到了滿座大驚的效果。
  • 王維山水詩有多強?20個字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最後5字無人超越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初識字的兒童讀他的詩,總能找到其中不凡的樂趣;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也總能沉醉在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中。王維的山水詩到底有多強?讀一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竹裡館》就能清楚一二。這首20字的七絕,讓我們見識了中華文字到底有多強!僅20個字,就是一幅有情有景、有聲有色、有山有水、有靜有動、有虛有實的山水畫。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比如蘇軾所作的幾首迴文詩詞,就很有趣一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
  • 他是與王維齊名的詩人,一首禪詩出了一個成語,令歐陽修望塵莫及
    一般寫靜多寫夜晚,如王維《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而常建的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寫的卻是清晨之靜。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悠閒適意的情調。詩人大概也是一個過著隱居悠閒生活的人,所以他大清早的便去古寺遊興。破山寺後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掩映著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處,走到小路的盡頭,繁茂繽紛的花木簇擁著一座禪房。
  • 唐朝的這首詩堪稱一奇,以「風」為題,寫風卻無一風字!
    他們或是以春風來展示一種欣欣向榮的生氣;或是以夏風來表示內心的那一絲絲愜意;或是以秋風來襯託自己內心的孤獨;或是以冬風來表示自己的無助。留下了許多關於風的詩詞!其中,在眾多描寫風的詩詞當中,有一首詩詞值得一提,那便是唐朝詩人李嶠的《風》。雖然是對於風的描寫,但是除了題目有一風字之外,全篇無一風字,堪稱一奇。現在咱們就來欣賞一下吧!
  • 4首奇詩:寫風無一風字 寫花無一花字 寫雪無一雪字 寫月無一月字
    寫風的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花的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寫雪的有:「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寫月的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但今天,我們要以這篇文章來看一看古代的四首奇詩:全詩寫風卻無一風字,全詩寫花卻無一花字,全詩寫雪卻無一雪字,全詩寫月卻無一月字。
  • 歐陽修被貶湖北夷陵寫詩一首,開篇妙絕,句句都是經典
    劉禹錫在經歷二十三年貶謫生涯後寫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名句;蘇軾經歷貶謫一步步走向我們心中的那個「蘇東坡」,寫下多少樂觀豁達的詩詞;而北宋文壇大咖歐陽修,也是經歷曲折仕途才成就了千古一「醉翁」。1036年,歐陽修因支持範仲淹的政治改革而仗義執言,繼而被貶夷陵(今湖北宜昌),這是他第一次被貶。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這首詩就是《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詩歌大意:空闊的山林中不見一個人,卻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即當年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但這篇文章傳到了唐高宗手中,卻認為王勃意在挑撥離間,便欽命將他逐出了長安。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李賀,字長吉,雖然只活了短短27歲,卻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極富才華的著名詩人。詩人的父親曾做過邊塞上的小吏,後來雖轉任縣令,卻去世較早,家裡的事情全靠母親一人操持。這首詩就是作者借竹自比,寫竹子的文光勁節和瀟灑清幽,實際上是寫人的氣質與修養。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唐代詩人用心寫1首江水詩,力求詞句完美,開篇頭2句即為傳世名句
    我們佩服詩人的想像力和文學水平,用詞精準考究,詩句是那麼精練、含蓄、優美,古代詩人對寫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現在的人學習和借鑑。唐代盧延讓寫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還有一位詩人賈島,寫詩經常是廢寢忘食,據說兩句詩用心琢磨了三年才滿意止筆,還激動得淚流滿面。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一首寫雪景的經典唐詩,陸暢的《驚雪》寫出了唯美動人的冬日景色。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冬天刮的大多是北風,呼嘯的北風總是給人無盡的寒意。一說到北風,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刺骨的冬天,詩人說「怪得北風急」,難怪北風颳得這麼猛烈。北風猛烈是很自然而然地的事情,詩人卻用「怪」字,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設置了懸念,令人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如何的「怪」。接下來詩人說「前庭如月輝」,院子前面明亮得如同月光照耀得一般。上句說北風猛烈地 吹了好久,詩人一開門就看到了月光照耀的美麗場景。
  • 劉克莊被貶,一氣之下寫首別開生面的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
    就像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經被安祿山叛軍俘虜,無奈做了偽官。等到唐軍平叛之後,按律來說應該是要處斬的。不過這個時候他拿出一首做偽官時寫的詩,其中有兩句「萬戶傷心生野闊,百官何日再朝天?」皇帝讀完不僅沒有治他得罪,還讚賞有加。可以說王維憑藉一首詩保住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