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2020-12-12 美詩美文

提到王勃,似乎就不能不說那篇千古奇文《滕王閣序》。《唐才子傳》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王勃寫此序文時的狀態的:

物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王勃寫這首序文時想都沒想,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其次,這篇序文不是後來才流行的,從它問世的那一天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達到了滿座大驚的效果。

但是此文問世1300多年來,一直也受到了不少愛挑刺者的質疑。後世不少小文人認為這不是即興作,肯定是王勃提前打好了草稿的。當然他們也拿出了一些證據,比如文中所寫的景物,和季節不符,不可能是眼前之景等等。這些牽強的質疑,說到底無非就是一點:他們根本不信年紀輕輕的王勃,能有這樣的筆力!

僅憑一篇文,如果還不能讓一些人信服的話,那我們就看一看王勃的另一首牛詩《春日宴樂遊園賦韻得接字》,這首詩是王勃當年與眾才子們抽籤賽詩時即興所作。所謂抽籤賽詩,其實就是古代才子們寫詩的一種遊戲,每個人抽一個字,詩裡不但要包括這個字,還要合這個字的韻。這種遊戲以前歐陽修和範仲淹也玩過,最後範仲淹勝出。

這次王勃運氣不佳,抽中的是一個很難寫的「接」字。為何說這個字難寫?因為這種合韻詩,抽中的字是要放在詩中任何一句的結尾的。大家平時可曾見過哪首詩,是用「接」字結尾的?這種詩是非常少見的。但王勃還是寫出了一首很牛的詩,照樣完勝眾人,讓我們來看一看:

《春日宴樂遊園賦韻得接字》(唐.王勃)帝裡寒光盡,神皋春望浹。梅郊落晚英,柳甸驚初葉。流水抽奇弄,崩雲灑芳牒。清尊湛不空,暫喜平生接。

王勃把這個「接」字用在了最後一句。一、二兩句,寫的是樂遊園的大景。冬日已逝,寒光也盡,大地迎來了春天。「京畿」指的是京畿,與前句「帝裡」相對。「春望浹」中的「浹」是溼透了的意思,帝都沐浴在春雨中,與前句「寒光盡」相對,十分工整。

三、四兩句,從細節上寫早春之景。冬梅漸落,柳樹卻開始發芽了。這兩句妙就妙在一個「驚」字,這個字寫出了柳葉初長給世人帶來的欣喜。同時「甸」字的使用也十分傳神,把柳樹擬人化,它突然覺得有些沉甸甸的,原來是長出了新葉。本來是靜景,卻被詩人這兩個字寫活了。

五、六兩句,筆鋒一轉,再由小景寫到大景。流水和崩雲相對,這場春雨不但不令人煩心,反而讓流水更有活力。那絲絲細雨,就像是雲層上灑下的芳牒,讓人開懷。至此,詩人完成了寫景部分。接下來,就該由景寫到人了。因為起得高,所以落筆處自然要結得穩,不然就會頭重腳輕。

「清尊湛不空,暫喜平生接」重點在一個「空」字,詩人把眼前的景,做了一個總結,上升到禪意上。王維後來在《山居秋暝》一詩中,曾寫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的也是一種雨後的禪意。王勃此詩寫得更早,要表達的人生境界卻是差不多的。「清尊」通假「清樽」,詩人拿出酒杯,接著春雨,喜從心中來。至此,詩人和自然融為了一體,這綿綿的春雨成了天地間釀出的一泉美酒,何等詩意!

看得出來,為了把這個「接」字用在詩裡,王勃是費了心思的。從第五句寫「崩雲灑芳牒」開始,他就在布局接酒這一行為,而從第二句「神皋春望浹」開始,他就在刻意鋪墊春雨。全詩最終的目的,明明就是詠春雨,但詩中卻沒有出現一個「雨」字,卻又達到了句句寫景的效果。前兩句是春雨的大景,後兩句柳樹在春雨的澆灌下發芽,後四句是看雨和接雨,一氣呵成,妙!

這場賽詩,只有王勃一人的作品流傳了下來,其它文人要麼就是沒敢提筆,要麼就是寫得沒什麼水平,總之王勃是完勝眾人了。很多人質疑王勃的《滕王閣序》不是即興所作,其實從本期這首詩來看,他完全有實力即興寫詩文。而事實上,就算《滕王閣序》是早就打好了草稿的,又如何?多少人苦思半生,也寫不出這樣的千古絕唱,不是嗎?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兩宋文壇詞手如雲,要找到其中的高手,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辦法:讀一讀他們寫雨的詩詞。雨是古詩詞中最典型、最能考驗筆力的意象之一,唐詩中的雨一般都寫得頗為大氣和傳神,而宋代文壇中的雨則別具一番柔腸之氣。宋代志南和尚寫的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其實詩中並沒有杏花,他只是寫了杏花開放時的雨而已,但這「杏花雨」3字卻歷來被後世稱道;李清照的筆下的雨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用雨寫愁是李清照很擅長的寫法,這點點滴滴雨與梧桐落葉一起,飄進了人的心坎裡。讀了志南和李清照的兩個名句,我們就能發現要寫好雨,最重要的是寫出雨中的情。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全文無一個雨字,卻句句有雨
    雨便是古詩詞中一種普遍而不尋常的意象,無論是杜甫《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雨,還是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中「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愁雨,它都牽動著我們的思緒。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微雨》,便是古詩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之手,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李商隱有首寫雨的詩,詩中沒有雨字卻句句講雨,寥寥數語令人叫絕
    例如雨,就是古詩中最常見但又不尋常的意向,例如杜甫的「潤物細無聲」中的喜雨,溫庭筠的「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中的愁雨,都很好地牽動著我們的情緒。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詩名叫《微雨》,是一首很經典的雨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所寫,是一首五言絕句。
  • 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唯有在傍晚時分,當夕陽的餘暉漸漸消散,西風陣陣、荷葉田田,終於可以聞到一股清涼的味道。人們在暑熱中心情煩躁,急切地等著一場秋雨,更期待著遍野金黃、豐收在望。 但有時又是秋雨綿綿,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心情愁悶時,倚樓聽雨,那種撩人心炫的聲音,縹緲而又空幻,令人倍感傷感。
  • 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此詞,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詠雨詞絕唱
    雨的詩意,遇到了文人的筆,就成了一首首經典詠雨作。但要寫出雨的意境,不但要夠美,還要不落俗套,難度不可謂不大。特別是在有了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和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數首經典後,詠雨要與前人媲美談何容易。
  • 小詩人登嶽陽樓超水平發揮寫首詩,無一樓字卻句句寫樓,一詩成名
    因為這首楊基一詩成名,諸多名家更將此詩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相提並論,不少人認為其雖氣勢稍遜,但雅麗是力壓孟浩的。詩的大意是:春色從八方湧來,落到了洞庭湖,陶醉了巴陵。洞庭湖氣吞三楚之水,巍巍君山接攬九疑青翠。湖面空闊如溢滿魚龍之氣,君山娉婷如湘女之靈。夜色中,突聞一陣笛聲,風急雨昏令人陶醉。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無論是《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還是《桑茶坑道中》中的「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都能讓我們會心一笑。而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小雨》中,楊萬裡又以詼諧之筆,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 好雨知時節,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
    在我們中華民族浩瀚的詩詞庫中,有部分描寫雨景的詩詞,寫雨不見雨,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今天分享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和大家一起品讀。1、《微雨夜行》——唐代:白居易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這首詩寫雨後春景。通過對偶形式,擬人手法,襯託庭院的華麗,描繪了芍藥和薔薇百媚千嬌的情態。《春日》因其體物入微,情致蘊藉,通篇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在意境上以「春愁」統攝全篇,雖不露一「愁」字,但可從芍藥、薔薇的情態中領悟,又曲折隱晦的反映了詩人由於對宦途命運艱險的恐懼,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心理。
  • 白居易這首詩通篇寫雨,但是不著一個雨字,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儘管白居易的詩看似很普通,可是每一首詩又很獨特,平淡中見真情,同樣充滿了詩意,也很是有趣,例如《長恨歌》和《琵琶行》這種洋洋灑灑的長篇敘事詩,我們也依舊很容易能夠理解,寫得同樣很深刻,這也正是白居易的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讀他的作品,不需要有過多的解讀,只需要從字面上,那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宋代一首詞寫雨,全文卻無一個「雨」字,作者的名字很有特點
    尤其是自然界中的雨水,像是一串串的音符,彈奏起動人的音樂;又像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舞蹈家,催促著世間萬物的生長。而到了詩人的筆下,風雨顯然被賦予了更多的靈魂。尤其詩人們在夜間聽到雨聲的時候,更是止不住在筆尖流露出太多的詩意。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
  • 萌娃寫雨字寫出天氣預報,萌娃的世界很美好
    視頻中萌娃練習寫「下雨」二字,開始第一行是正確的寫法,從第二行開始「雨」字內的點越來越多,最後已經密密麻麻看不清楚。該網友隨後更新視頻曬出一篇正確的「下雨」作業稱,老師已教孩子重寫。我覺得哦埋在土裡更有質感這首詩可以收入語文書了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寫得很是傷感,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作品,應當是愛情詩,這一類詩作往往寫得很深刻,也非常的細膩,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特別是有過愛情經歷的朋友,讀這些愛情詩篇,更加能夠被詩作中的那一份深情所感動。那劉禹錫也是寫過很多的愛情詩篇,尤其是他後來被貶到了四川之後,他結合當地的民歌,寫出了一系列的愛情詩,而他的這些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這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細膩,也非常的感人,詩人把女子內心的那種相思之情,以一種充滿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
  • 最奇怪的寫雨古詩,全文無一「雨」字,前兩句還在極言天氣晴好
    即便是在宋詞佔主導地位的宋朝,也有很多詩人自覺寫出山水詩派的詩歌,並在其中展現出獨特的意境之美。一夜滿林星月白,且無雲氣亦無雷。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這一首古詩就是宋代詩人翁卷的《山雨》,寫夏天山中夜雨,全用虛寫,道人所未道,真乃山水詩中的絕妙之作。而且全文當中雖然寫的是山中夜雨,但沒有一個字提到「雨」。這樣新奇的落筆,縱然是放在王維孟浩然的筆下,也未必能夠寫得出來。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能用最少的字講出最豐富的意思,除了古詩估計其它語言表達形式很難達到了。最短的古詩能短成什麼樣子?先看看這首被稱為神作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8個字就寫出了製作工具、打獵的整個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言簡義豐。
  • 杜牧一首詩寫月,全文無一個月字,卻令人無限遐思
    晚唐有位詩人劉皂寫了一首《長門怨》:「雨滴長門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劉皂這首詩借長門宮裡失寵妃嬪的口吻來寫,全篇不著一怨字,但句句在寫怨,情景交融,用字精工,將抽象的感情寫得十分具體、形象,是宮怨詩中的佳篇。
  • 兩首經典的寫雨絕句,一首迷濛的水墨江南圖,另一首卻攜狂風之勢
    「滿天風雨助詩忙」,古人喜歡各種狀態的雨,抒發各自不同的情志,暴雨中的豪情,細雨裡的閒情,秋雨裡的悽情,春雨裡的閨情,雨態不同,情態自然不同。「寒空」二字既含蓄的交代了下雨的時節為秋季,也寫出秋雨生寒的效果,「半有無」寫遠處山色在秋雨中若隱若現,用以寫雨微。第二句言明詩人閒上重樓,欣賞秋雨暈染下的江南水墨圖安然自得的情態。「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深淺高低是微雨暈染而成的視覺效果,黑白色調是秋天江南的特徵,「水墨圖」正是對微雨中江南山色深淺景色特徵的傳神表現,虛實結合,濃淡配置,共同描繪出江南水墨的詩情畫意。
  • 4首奇詩:寫風無一風字 寫花無一花字 寫雪無一雪字 寫月無一月字
    每個中國人都是在古詩詞中慢慢成長的,小時候我們在「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中開始接觸古詩詞;少年時我們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體會雄心壯志;長大後,我們在「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中體會什麼是情深似海;年華老去時,我們在「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中喟嘆青春流逝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