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此詞,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詠雨詞絕唱

2020-12-14 美詩美文

雨的詩意,遇到了文人的筆,就成了一首首經典詠雨作。但要寫出雨的意境,不但要夠美,還要不落俗套,難度不可謂不大。特別是在有了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和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數首經典後,詠雨要與前人媲美談何容易。然而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北宋小詞人万俟詠卻做到了。

万俟詠,字雅言,自號詞隱,生卒年不詳,是南宋初的一位詞人。他寫詞學柳永,平生存詞27首,早先只是位名氣不大的小詞人,但卻憑著這首《長相思·雨》一詞成名。寫此詞時,万俟詠屢試不第,在一個雨夜這個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了這首詞。全詞句句悽美,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一首詠雨詞絕唱。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長相思》宋.万俟詠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在万俟詠這首詞中確實能找到點柳永詞的影子,但相比之下他的語句更為淡雅。詞的上片開篇6個字就驚豔了,詞人連用「聲聲」和「更更」兩組疊字,令全詞充滿著韻律。雨一直下,打在芭蕉葉上,發出沙沙的響聲,聲聲入耳。而此時的詞人正在窗內燈前,萬般悽苦油然而生。在這上片中,詞人並沒有寫雨之形,而是全從聽覺來寫,這細雨哪裡是滴到芭蕉葉上,分明是滴入了詞人的心中,令他更加惆悵。

詞的下片由寫景轉為抒情,起句「夢難成,恨難平」連用兩個「難」字,讓上片中的「無恨情」落地。可是雨畢竟是無情的,它不管屋內的愁人愛不愛聽,只顧自己不停地飄落,就這樣一點點滴下直到天明才肯停。這一句其實是一語雙關的,詞人看似由聽雨變成了怨雨,因為雨吵得他難眠;其實更深層的意思因怨仕途不順和天涯羈旅,生出萬般愁思。詞人用「空階滴到明」落筆,雨不停愁不斷,而人更難眠,短短5個字就將詞人的愁與一夜的雨融為一體,可謂神來之筆。

縱觀全詞,從上片的聽雨到下片的怨雨,全詞並沒有出現一個雨字,但雨卻成功地貫穿了全篇,這是全詞的明線。而事實上,全詞還有一條暗線,這就是如雨般不停歇的愁。詞人的愁最開始只是一聲聲一更更的,而後則因為雨聲變成了「恨難平」,最後這股恨意變成了對雨的遷怒和不滿。最好的抒情詞,往往需要寄情於景,這首詞不但做到了,而且將情與景完美地融合,一點不顯生硬,不可謂不高明,這也是此詞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經典詠雨詞,詞名《長相思·雨》。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讓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一首寫雨的詞,全詞無一雨字,雨卻無處不在,淅淅瀝瀝下了千百年
    万俟詠就灰心苦悶,聽到淅淅瀝瀝的秋雨,更是難以入眠,就這樣,他躺在旅館的床上,聽了一夜雨,於是寫了一首《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全文無一個雨字,卻句句有雨
    這首詩寫於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當時李商隱參加進士科考初試失敗,正在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幕府擔任巡官,在遇到一場雨後,便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微雨》這首詩身為一首詠物詩,經過李商隱的摹寫入微,它不僅體物工切,還傳達出了微雨這一物象的內在神韻。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雨菲菲,霧茫茫,徹夜難眠,遂記此篇
    雨菲菲, 霧茫茫,思念難抑,嫣影縈迴,徹夜輾轉難眠, 遂記此篇。佇立窗前,眺目凝瞰。雨在風中斜斜落下,帶著幾分寥落,紛飛飄落在玻璃上,滑泛起冗雜密集的形痕,似若道道傷口結痂時。濛濛細雨,淅淅瀝瀝,滴答成一段段婉轉悅耳的曲調。傾聽雨的足音,細數這美妙的旋律。鏡花水月中豆蔻年華的少女隨著雨的節奏欣然起舞。緊閉的心扉,悄然半開。
  • 好雨知時節,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
    李商隱這首詩不著一個雨字,只是藉助周遭相關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觀感受來表現微雨的形態,卻是很成功的。全詩體物傳神,刻畫入微,虛處著筆,雨中有人。朦朧,迷離,似愁緒,可意會不可言傳。吳文英,號「詞中李商隱」,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4、《春日》——宋代: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 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而心緒舒暢時,卻覺得那雨打芭蕉的節奏,又好像美麗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竟引得潺潺的溪水也為其伴奏。清代一位詩人有一次雨後賞景,高興之餘就寫下了一首好詩。下面分享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 宋代一首詞寫雨,全文卻無一個「雨」字,作者的名字很有特點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這首宋詞就是宋代詞人万俟詠的《長相思·雨》,題目當中寫的是「雨」,但是全文卻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雨字」,體現出了詩人的別出心裁。全文很短,而且也沒有什麼生僻的字眼。相比而言,這個詞人的作者的名字,反倒是這首詩詞的一個亮點。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宋孝宗乾道年間,楊萬裡在旅途中遇雨,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讓詩人覺得這是在和自己作對,於是便調皮地寫下了這首可愛的詠雨詩。全詩短短28個字,有趣更有水平,開篇7字就驚豔了。讓我們來品一品:《小雨》南宋.楊萬裡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 李商隱有首寫雨的詩,詩中沒有雨字卻句句講雨,寥寥數語令人叫絕
    創作於829年,當時他參加進士考試初試失敗,在令狐楚幕府做巡官,下了一場雨之後,他看著雨景,有感而發。這首詩作為一個詠物詩,加上李商隱的細緻描寫,傳達出了雨這個物象內在的神韻。寫法,他這首詩沒有提到一個「雨」字,只是藉助周圍的事物來抒發他內心的感受,但是每一句都能夠反應出微雨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可以說是全篇沒一個雨字,但卻句句都在寫雨,短短的幾句讓人驚嘆。
  • 痛失摯愛後才子寫下一首悽美詞,句句令人心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當初陸遊在沈園牆壁上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年的《釵頭鳳》,其中那句「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至今讀來仍令人動容。不過陸遊和唐婉分開,是因為母親棒打鴛鴦,算來也不能全怪他薄情。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中的愛情,卻全是因為男主人公自己的不夠珍惜,這首詞名叫《玉樓春·燕雕梁畫棟原無數》,是清代文人宋徵輿所作。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自然不會因為這些事情鬱鬱不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三更風急雨驟,蘇軾內心愁苦就給弟弟蘇轍又寫了一封信。
  • 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唐才子傳》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王勃寫此序文時的狀態的:物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王勃寫這首序文時想都沒想,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其次,這篇序文不是後來才流行的,從它問世的那一天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達到了滿座大驚的效果。
  • 冷門好詞賞析,一篇寫雨的詞,卻寫盡整個人生,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宋末詞人蔣捷的一首《虞美人·聽雨》。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裡,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
  • 宋詞版「離離原上草」,通篇無一草字卻成詠草絕唱,令人拍案叫絕
    提到詠草詩,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無法忽視的經典。寫此詩時白居易初到長安,年僅16歲,因此詩名聲大噪。曾經我們的小學課本中,只截取了前半部分,也就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其實全詩還有後4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蘇軾特唯美一首詞:那年正值大旱,求雨成功的蘇軾寫下一首詞
    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蘇軾其實就做過這樣的事情,當時的他正在擔任徐州太守,卻偏偏趕上了旱災,於是他就帶領著當地的百姓一起向上天祈禱希望能下雨,結果最終竟然真的被他求來了雨,所以為了感謝他寫下了一首詞。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這首詩寫得唯美而又充滿趣味性,值得一讀。
  • 三首古詩詞,滴滴梨花雨,把把離人淚,句句心碎
    梨花雨,離人淚,一滴落臉上,一滴落心上一《憶王孫·春詞》宋·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相比那些詞壇留名千古的文人墨客來說,李重元這個名字實在陌生,而他寫的四首《憶王孫》(春詞、夏詞、秋詞、冬詞)皆被收錄於《全宋詞》。芳草、楊柳、高樓、杜宇、梨花,無一物不雅,無一物不美,美得心驚,美得流淚。
  • 《中國唱詩班》蘇軾的詩,佳人才子的故事(《飲湖上初晴後雨》篇)
    這個故事看似和蘇東坡不著邊兒,也和這首詩說不上半個所以然,但是,當你細細品讀,就會徹然大悟,就會發現其中的深奧和作者設計的巧妙之處了。好了,話不多說,下面就從理解詩歌本身開始,來看看故事在講什麼,和這首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到底是怎樣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