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妹妹的動漫鑑賞
在可可醬看來,在目前為止的五集《中國唱詩班裡》,這集《飲湖上初晴後雨》是最有深意的一集。因為其中暗含著許多借代和隱喻。這個故事看似和蘇東坡不著邊兒,也和這首詩說不上半個所以然,但是,當你細細品讀,就會徹然大悟,就會發現其中的深奧和作者設計的巧妙之處了。
好了,話不多說,下面就從理解詩歌本身開始,來看看故事在講什麼,和這首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到底是怎樣的聯繫。
蘇軾是宋朝的大詞人,他在熙寧六年與友人坐著小舟在西湖暢飲,他看見西湖這般美麗,讚美之情油然而發,然後寫下了《飲湖上初晴後雨》這組詩,其中《中國唱詩班》中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選用的就是這組詩裡的第二首。他說,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這西湖的山水交接,水波蕩漾,波光粼粼,美的賞心悅目,順其自然。他還說,在細雨朦朧的時候,西湖的山水就像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奇妙而神秘,美的若即若離,似夢似幻。這西湖就像西施這般,不管是濃妝豔抹的妖嬈曼妙,還是淡妝素顏的清新典雅,都可以美不勝收,恰到好處。
《中國唱詩班》中《飲湖上初晴後雨》講的是婁堅(字子柔)考場失意的故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婁堅這個人,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從師於歸有光,善詩文書法,他與《飲湖上初晴後雨》篇中出現的唐時升、李流芳、程嘉燧並稱為「嘉慶四先生」。
恰逢中秋佳節,子柔就因為考場失意的心情悲痛而在去西湖與他的同窗遊玩的途中無意撞到了婦女,越發感到羞恥的他急急忙忙地到達了他們約定的地點——船上。船裡邊兒好生熱鬧,滿座皆是名師高徒,其中,還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少女,她是老師的養女,叫小曼,非常的聰明,與其說是個佳人才女,不如說是一個小機靈鬼。
她剛與婁堅見面,就打趣兒說「天沒下雨,大才子怎麼就溼了身」,在行禮後,又以「大才子,你託著腮幫的樣子,真是給自己加了一捺」來嘲笑婁堅的木,可見這位小女子實在是機敏聰慧。
文人墨客的集會,少不了對詩這個環節大家以秋月作詩,其他的詩人都吟的豪放灑脫,只有還沉浸在鄉試落榜的悲傷中的子柔吟的「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閒思往事何」,十分悲傷,滿是情愁。
這樣的小情緒被才女小曼看在了眼裡,到她的時候,她給諸位唱了一首南曲《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曲中講述了呂蒙正才華橫溢但是家境貧寒,在艱苦的環境中寒窗苦讀,最終考上狀元的故事。婁堅聽了不由自主的悲傷起來,獨自一人到船邊落淚。
他感嘆道:「古之呂蒙正,今之婁子柔,端的是儒冠多誤身啊。」小女子見狀,用激將法告訴子柔,從古至今,考中狀元進士的人數不勝數,又有幾個可以流芳百世呢?沒有必要因為一次落榜就自怨自艾,對河垂淚。真真正正留名千古的不是所謂進士狀元,而是有賢之士。
這考試就好像西施美女,中舉了就好比濃妝豔抹,落榜了亦如淡妝素顏:人的內心就好比西湖,可以晴空萬裡,也可以細雨朦朧……但是,這些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都是恰到好處,自然而然的,是【總相宜】的美麗,沒有必要因為一件傷心事而悲痛良久,更應該懂得欣賞生活的美,明白人生的真諦——只有有賢之士才能留名千古,被後人所傳唱。
不管大家看完上述介紹有沒有心動,可可醬都還是強烈安利大家去看一看,其中的很多美好的,詩意的場景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還有故事最後小女子和婁堅的對話,寥寥數語,卻使得婁堅突然頓悟,也體現出小女子的機靈,只能感嘆一句:妙哉!
歡迎各位小夥伴入坑,目前《中國唱詩班》只有五集,但是越看就越會發現,這就是中國的文化啊,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