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2021-01-08 美詩美文

兩宋文壇詞手如雲,要找到其中的高手,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辦法:讀一讀他們寫雨的詩詞。雨是古詩詞中最典型、最能考驗筆力的意象之一,唐詩中的雨一般都寫得頗為大氣和傳神,而宋代文壇中的雨則別具一番柔腸之氣。

宋代志南和尚寫的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其實詩中並沒有杏花,他只是寫了杏花開放時的雨而已,但這「杏花雨」3字卻歷來被後世稱道;李清照的筆下的雨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用雨寫愁是李清照很擅長的寫法,這點點滴滴雨與梧桐落葉一起,飄進了人的心坎裡。

讀了志南和李清照的兩個名句,我們就能發現要寫好雨,最重要的是寫出雨中的情。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經典詠雨詞,詞名《長相思·雨》。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讓我們來讀一讀:

《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這是万俟詠早年的作品,他填詞一直有意模仿柳永,不過這首詞倒是比柳永的很多作品都清新雋永。寫此詞時,万俟詠再次落榜,愁得睡不著。全詞最大的物點是:通篇無一雨字,卻句句都在寫雨。

為了讓讀者知道這是寫雨,而又刻意不用這個「雨」字,詞人一開篇就別具一格,用「一聲聲,一更更」兩組疊詞,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雨的淅淅瀝瀝。這樣的開篇詞人雖沒有出場,但一個「愁」字已藏在了字裡行間,為何會聽得如此真切?正是因為他心中萬般愁苦。

接下來「窗外芭蕉窗裡燈」更是接得高明,詞人由窗外到窗內,各選取了芭蕉和燈兩個頗為典型的事物,一筆化開,點出「無限情」。寫芭蕉是因為雨打在芭蕉上,所以看似寫芭蕉葉,其實寫的還是雨;寫燈,是因為在這樣一個雨夜裡,窗內最令人感到溫暖、最醒目的就是這燈了。窗外的暗和冷,窗內的暖和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燈無法照進詞人心裡,雨的存在也讓他無法入夢。詞的下片,開篇「夢難成,恨難平」6個字感情如劈空而來,可見已是藏於心中許久。無法入眠的詞人將一切怪罪在任情的雨上,它們不管自己是不是愛聽,就這樣一直滴到天明。其實這是寄愁於景的寫法,雨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詞人本就是一個「愁人」。多次落第,愁意難消,只能怪夜雨無情,這種愁因為雨的綿延不斷而沒有盡頭,這與李煜用「一江春水向東流」寫愁,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全詞最驚豔的是最後5個字,雨打在空空的臺階上,一個「空」字寫的仍然是愁。至此,全詞沒有出現任何關於雨之形、雨之狀的字眼,通篇都在聽雨。這種雨打空階的寫法,後來被不少文人模仿,其實模仿得最牛的是蔣捷的《虞美人》。蔣捷在這首詞的最後一句寫道:「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化用万俟詠的「空階滴到明」,加上了「一任」二字,感情升華,寫得也很有張力。

詠雨是最考驗作者的筆力的,万俟詠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就是從聲音來寫雨。從遣詞來看,疊字的使用令整首詞讀來朗朗上口。從意境上來看,化有形於無形,短短幾句卻頗有感染力。以上,正是這首詞能流傳至今,並令万俟詠一詞成名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此詞,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詠雨詞絕唱
    万俟詠,字雅言,自號詞隱,生卒年不詳,是南宋初的一位詞人。他寫詞學柳永,平生存詞27首,早先只是位名氣不大的小詞人,但卻憑著這首《長相思·雨》一詞成名。寫此詞時,万俟詠屢試不第,在一個雨夜這個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了這首詞。全詞句句悽美,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一首詠雨詞絕唱。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一首寫雨的詞,全詞無一雨字,雨卻無處不在,淅淅瀝瀝下了千百年
    這位書生叫做万俟詠,他參加了好幾次科舉,可是一直落榜,此次又失敗了。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不能考個功名,還能做些什麼呢?是放棄還是繼續,是漂泊還是回鄉,家裡的親人、我的愛人還好嗎,他們會不會對我失望?
  • 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唯有在傍晚時分,當夕陽的餘暉漸漸消散,西風陣陣、荷葉田田,終於可以聞到一股清涼的味道。人們在暑熱中心情煩躁,急切地等著一場秋雨,更期待著遍野金黃、豐收在望。 但有時又是秋雨綿綿,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心情愁悶時,倚樓聽雨,那種撩人心炫的聲音,縹緲而又空幻,令人倍感傷感。
  • 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唐才子傳》一書中,是這樣記載王勃寫此序文時的狀態的:物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這段話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王勃寫這首序文時想都沒想,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其次,這篇序文不是後來才流行的,從它問世的那一天那一刻開始,就已經達到了滿座大驚的效果。
  • 一首別具一格的《如夢令》,來自睡不著的秦觀,無一愁字句句是愁
    提到《如夢令》,不得不提的就是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成就了李清照曾讓李清照一詞成名。其實仔細看這個詞牌,單調33個字,內含一疊韻,充滿著樂律和靈動,不誇張的說李清照的這首詞之所以能如此動人,和這個詞牌名本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全文無一個雨字,卻句句有雨
    雨便是古詩詞中一種普遍而不尋常的意象,無論是杜甫《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雨,還是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中「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愁雨,它都牽動著我們的思緒。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微雨》,便是古詩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之手,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 好雨知時節,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
    在我們中華民族浩瀚的詩詞庫中,有部分描寫雨景的詩詞,寫雨不見雨,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今天分享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和大家一起品讀。1、《微雨夜行》——唐代:白居易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這首詩寫雨後春景。通過對偶形式,擬人手法,襯託庭院的華麗,描繪了芍藥和薔薇百媚千嬌的情態。《春日》因其體物入微,情致蘊藉,通篇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在意境上以「春愁」統攝全篇,雖不露一「愁」字,但可從芍藥、薔薇的情態中領悟,又曲折隱晦的反映了詩人由於對宦途命運艱險的恐懼,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心理。
  • 宋代一首詞寫雨,全文卻無一個「雨」字,作者的名字很有特點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這首宋詞就是宋代詞人万俟詠的《長相思·雨》,題目當中寫的是「雨」,但是全文卻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雨字」,體現出了詩人的別出心裁。全文很短,而且也沒有什麼生僻的字眼。相比而言,這個詞人的作者的名字,反倒是這首詩詞的一個亮點。
  • 李商隱有首寫雨的詩,詩中沒有雨字卻句句講雨,寥寥數語令人叫絕
    例如雨,就是古詩中最常見但又不尋常的意向,例如杜甫的「潤物細無聲」中的喜雨,溫庭筠的「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中的愁雨,都很好地牽動著我們的情緒。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詩名叫《微雨》,是一首很經典的雨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所寫,是一首五言絕句。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對於南宋愛國詞人陸遊創作的這首詠梅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還能背誦全文。畢竟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古典詩詞中的詠梅名篇。不過隨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加,相信大家再讀這首詞的時候,或許有著不一樣的體會。從寫作手法來看,陸遊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盡顯高超的表達技藝。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只是他的這些情緒很少在外人面前顯現,只會偶爾在親人面前說一說,比如對弟弟蘇轍說。公元1094年,57歲的蘇軾再一次被貶,夜宿造口時,被雨驚醒後便睡不著了。於是詩興大發給弟弟蘇轍寫了首詞。這詞寫得很水平,但多年來卻被後世嚴重忽視了,讓我們來讀一讀:《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 一個把愁字寫得最朦朧的男人
    馮延巳,字正中,他的詞多寫閒情逸緻,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在宋詞中,常會將他的詞同歐陽修的搞混淆,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也包括了那常被人吟誦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你能分出哪句出自馮延巳嗎?
  • 秦觀這首詞看似輕描淡寫,卻是驚世之作,其中14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秦觀到底何德何能,能得宋詞第一的蘇東坡如此欣賞?憑的就是他那一手與眾不同、高古沉重、感人至深的婉約詞。秦觀一生坎坷,又天性憂鬱低沉,他的詞與無病呻吟般之作相比,句句由心而發,「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安慰了多少異地痴情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又令多少人斷腸。
  • 秦觀美夢醒來寫了首詞,蘇軾讀完落淚,最後5字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這首詞句句寫情、記夢,看似一片繁花美景,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寫美夢醒來後的惆悵落寞。當年蘇軾讀完之後,更是傷感落淚。我們來看一看他寫的內容:《好事近·夢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 李璟的短短七個字,打敗了詞壇寫愁的頂尖高手
    王安石與黃庭堅一日談詩,隨口問他:「你既作詞,讀李後主的詞嗎?」黃庭堅道:「曾看過。」王安石又問:「你覺得他的哪一首詞寫得最好?」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但大家看看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句不是千古名句,豈是一般文人能做到的?全詞起得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中「無言」暗寫詞人的愁情,「獨上」暗寫的是孤獨,這4個字既是敘事又每個字都寄情,無一字可改。接下來寫景,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人間的深院,很有層次。月亮是不圓滿的如鉤月,深院是清秋下蕭條的院子,梧桐是寂寞的樹兒,這滿眼秋景沒寫一個「愁」字,箇中愁苦卻濃得化不開。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相比於李煜的名篇而言,李煜還有一首閨怨詞,雖然比較冷門,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全詞卻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 漫天大雪下李白寫此詞,僅一個雪字卻句句是雪,最後10字妙不可言
    在文壇,詠雨詩經典頻出,但詠雪之作寫得好的卻並不多,究其原因是雪難遇,更難寫出氣勢。在所有詠雪詩詞中,最經典的自然是那首《沁園春.雪》,胸中若是沒有萬點恢弘氣魄,是難以寫就的。除此之外,其它的詠雪作,如韓愈的《春雪》、陸遊的《除夜雪》、白居易的《夜雪》等,雖也出彩,卻算不得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