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每句以數字開頭,無一靜字卻句句寫靜

2020-12-20 美詩美文

一部《西遊記》,成了萬千華人的童年記憶。調皮機靈的孫悟空,懶得可愛的豬八戒,耿直忠義的沙僧,善良穩重的唐僧,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再沒有比他們更可愛的小說形象了。

但是近些年,關於這部小說的爭議也不少。從作者是否為吳承恩,到這部水平的文學價值是否被高估了,都有人提出不同的聲音。甚至北大的秦春華教授還認為此書不適合孩子們讀,他認為書中用隱喻的方式講了大量佛法和人生的深刻道理,孩子們讀不懂。

凡此種種質疑,似乎都在提醒我們,《西遊記》只是一部通俗小說。寫這類小說的作者,想像力沒得說,至於文學素養則不一定有多好?真的是這樣嗎?個人完全無法贊同這種說法。

吳承恩自幼就聰慧,少年時能一目十行,繪畫、書法他樣樣精能這,他絕非是一般賣文的寫手那麼簡單。要看一個人的文學素養,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寫的古詩,所以本期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首《西遊記》原著裡的妙詩,詩名叫《一輪明月滿乾坤》,這首詩每句都以數字開頭,通篇如詩如畫,讀完才知吳承恩不簡單。讓我們品一品:

《一輪明月滿乾坤》(明.吳承恩)十裡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這首詩是原著第36回的作品。此詩單獨拿出來,就算放在《全唐詩》裡也不會遜色於多數作品。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它是一首數字詩,而且是倒著數的。數字詩在宋、元、明、清挺常見,文人們一般用來炫技,但是真正寫出水平的並不多。除了大家熟悉的「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和「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總不見」外,鮮有精品。吳承因這首七律,顯然是其中的翹楚。

全詩描寫的是一個月夜下的靜景,重點就是突出一個「靜」字。首聯,先從長亭開始下筆,長亭無客,只有天上的星辰伴著師徒4人。此聯,目光由長亭寫到河上和兩岸的州縣,船隻都收了,州縣也都關門了。這兩聯描寫的景物是十分立體的,「皆」和「盡」等副詞用得也很精準。

頸聯一共用了三四五六4個數字,一氣呵成,朗朗上口。最後的落筆,是全詩最妙的部分。前面3聯已經把靜謐的環境渲染到了極致,但最後卻用一計樓上鐘鼓響聲打破這一切,這是完美地以動襯靜。行人的目光自然向城樓看去,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月光灑滿乾坤。這7個字,將前面的49個字都融合到月光下,蕭瑟、靜謐的大景,就這樣隨著月光鋪開,如詩如畫。

大家仔細品讀這首詩,為了突出這個「靜」字,詩人是下了不少工夫。從遣詞上來看,前幾句的鋪墊幾乎把環境裡所能描寫的一切,都寫了進去,最開始還會讓人覺得只是意境的堆砌,但讀到最後兩句,我們才明白詩人的高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從意境上來看,渲染得也是可圈可點,它一句一景,就像電影畫面一樣,生動而又立體。這樣的意境,如果拍成電影,肯定是一段經典畫面。

吳承恩是小說家,所以他的詩作與一般文人的作品不一樣,除了追求意境和字句的優美外,詩還得為小說情節服務。這首詩放在第36回裡,對師徒幾人當時所處的環境,以及接下來的一系列經歷都起到了極好的渲染作用,這就是此詩的意義。

在小說裡放入詩作,是很多小說高手的習慣。不只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等作品裡都有詩作。這些詩作的存在,證明了小說作者的文學實力。後來金庸等人寫武俠小說,也延續了這一傳統,經常嵌入一些詩詞作品。通俗小說作家文學水平不高,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大家若是有興趣,可以再找一些吳承恩的詩作來看一看,水平雖比不上唐宋名家,但與明代的大多數詩作相比,毫不遜色。這首數字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常常被忽視的蘇軾佳作,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寫靜
    正如這首詩的名字《靜夜思》一樣,全詩描繪的環境主要是一個靜,在靜的環境下,詩仙李白產生了種種思鄉的情感。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描寫靜,描繪得還是那樣通俗易懂、情真意切,不愧是詩仙李白的詩作。古詩詞中,描寫靜的不佔少數,寫靜,寓意著詩人肯定要發洩自己的某種思想或情感。
  • 小詩人在寺院牆上寫首詩,無一靜字句句是靜,歐陽修想學無從下筆
    常建其人,雖有才卻官場不得志,長期在四處漫遊,善寫山水詩,詩風接近王維和孟浩然。一日他在清晨遊覽一座寺院後,在寺院牆上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全詩短短40個字,讓他一詩成名,其中「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10字更是千古名句。也正是這10個字,讓幾百年後的北宋文壇巨匠歐陽修心心念念一直想學,但卻無從下筆。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從「心」說文解字——靜
    ‍ 讀了好友美女茉莉最近寫的《為什麼靜字有一個爭字呢》一文,細想,對啊,「靜」靜的為啥有個
  • 靜女不靜
    查閱相關辭書,對此二字也無更多具體的解釋。既然如此,還是自己動手「解字」吧。姝,拆開來就是「朱女」,朱即紅色,專指女子臉色紅潤、膚色白裡透紅。這是健康的青春少女的生理特徵,即所謂「紅顏女」。而「孌」字,說起來有點複雜。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但不管怎麼樣,李嶠確實是位有才學的文官,他作詩有個特點就是標題喜歡用一個字,他先後寫過《風》、《雪》、《松》、《橋》、《馬》、《龍》等。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李嶠的這首奇文《風》。據說這首詩是李嶠當時和好友遊瀘峰山時即興所作,這是一首五言絕句,被收錄在《全唐詩》中,寫得明如白話,朗朗上口。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個字寫了4種自然現象,更含「三」、「二」、「千」、「萬」4數字,可謂出神入化。第一句「解落三秋葉」是秋風可以吹落秋葉,看似簡單的5個字,其實字字講究。
  •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一、月華如水,疏影淡漠。柳葉綠風中盈繞著深深柳林,幾許翠抹的綠絲懸掛幾隻粉蝶。一心的相思,一盞的清香,一箋的素顏浸潤了深夜,潤發了沉香;一簾柳綠,徘徊在闌珊處。風流了一夜的石獅,蕭瑟了一樹柳絮的白露。
  • 新華時評:靜下心來讀好原著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題:靜下心來讀好原著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確保這次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首先要從靜下心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
  • 小和尚寫了首詩,無一「靜」字,卻讓人陷入寧靜之中無法自拔!
    而且這些名家一般都不會有東施效顰的事件發生,他們模仿原作者重新寫出來的詩作,有些甚至還超過了原創。蘇軾就曾經模仿葉清臣寫出了「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佳句。只是模仿多了難免有觸礁的時候,讓蘇軾觸礁的是誰的作品呢?歷史上的名家又是如何分析這次模仿的呢?下面一起看看被模仿的作品。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譬如在李煜筆下的愁是那樣的多,就像一江春水一樣流向遠方,不可斷絕;王昌齡的那句「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將遊子客居他鄉的羈旅之愁勾勒得如此悽婉;而李清照眼中的愁卻有了形狀,「綠肥紅瘦」的愁滋味有幾人能夠體會呢?在劉禹錫筆下的愁卻又是那樣的令人感動——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即當年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但這篇文章傳到了唐高宗手中,卻認為王勃意在挑撥離間,便欽命將他逐出了長安。所以王勃客居蜀地實乃無奈之舉,本意也是想借著蜀地山水消解胸中的積憤,但反而卻因蜀地山水增添了不少鄉愁和煩憂。《山中》便是王勃被逐出長安後客居蜀地期間的一首代表詩作。
  • 「靜」而不靜——起名常用字玄機之第九篇
    字,當今的很多人對「靜」字也情有獨鍾,很多人家掛的字畫就是獨一個「靜」字,很多人鍊字也常寫這個「靜」字,很多父母給女孩子起名字也用這個「靜」字,叫張靜、李靜、趙靜、王靜等的人不少,取詩經中「靜女其姝」叫靜姝的人也不少。
  • 王勃賽詩時抽中很難的字,卻照樣寫出首牛詩,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
    所謂抽籤賽詩,其實就是古代才子們寫詩的一種遊戲,每個人抽一個字,詩裡不但要包括這個字,還要合這個字的韻。這種遊戲以前歐陽修和範仲淹也玩過,最後範仲淹勝出。這次王勃運氣不佳,抽中的是一個很難寫的「接」字。為何說這個字難寫?因為這種合韻詩,抽中的字是要放在詩中任何一句的結尾的。大家平時可曾見過哪首詩,是用「接」字結尾的?這種詩是非常少見的。
  • 同樣是《西遊記》,為何聽書和看電視劇,無法取代讀原著的感受?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許多觀眾對於八六版《西遊記》的熟悉程度,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將每一句臺詞都爛熟於胸。但是做到這一點,就算真正了解西遊文化了嗎?其實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電視劇裡的故事並不能完全代表原著。即使我們早已看過無數遍電視劇或者漫畫版的西遊,但是依然算不上對西遊文化的深入研究。
  •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40句以「一」字開頭的詩詞佳句
    近日,讀蘇軾的「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假若美好的春色容姿分三份,其中的二分化作塵土,一份墜入流水而了無影蹤。可以看出,大文豪蘇東坡巧妙的運用數字與誇張手法,抒發了他惜花傷春之情。讀到此不由得感慨,有時候,數字在詩詞中運用的恰當,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能給詩詞增添一份趣味性,更能傳達作者的深層主旨。而在詩詞中,嵌入數字的詩歌繁多,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開頭是「一」字的古詩詞句。第一部分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西遊記》很紅,這本德文版《西遊記》更紅
    本周,86版《西遊記》總導演、編劇楊潔駕鶴西去,一時間「西遊」二字又成為網絡熱詞。過去30年間,作為本土原創的最大IP,《西遊記》是被改編最多的影視劇,它的熱度從未消退過,動畫的、偶像版的、惡搞的、超現實的……無可否認的是,這些影視劇作品也帶紅了《西遊記》原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靜下心來,捧著大部頭的百回本看得有滋有味。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大唐是自信的,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充滿了對人生的無限期望;大唐是智慧的,白居易那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說明了識人的正確法則;大唐是有情誼的,王維那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了多少友誼的真摯和深沉;同時大唐也是豪邁的,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又是何等的豪氣縱橫。
  • 靜一靜
    靜一靜 2020-07-03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句:每借松香輕入墨,對句:時籠花影靜敲詩一組意境對句欣賞
    第二名:77號【零下100℃】出句:每借松香輕入墨【文竹】對句:卻因愁緒不成文【零下100℃】簡評:上承出句,松香入墨,自該呵手成文,下聯在順勢之下,反跌一層,張力十足,愁緒因此格外有感染力>82,出句:每借松香輕入墨【文竹】對句:但求苦酒緩傷情 【苦酒,中藥名】 【一汨清泉】 83,出句:每借松香輕入墨【文竹】對句:常吟柳韻雅歸詩【覺如】
  •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一首男女青年幽期密約的戀歌!
    下面「靜女其孌」的「其」用法相同。⒋俟(sì):等待,等候。⒌ 城隅(yú):城上的角樓。一說是城邊的角落。⒍愛:通「薆(ài)」隱藏,遮掩。⒎見(xiàn):通「現」,出現。一說是看見。【賞析】 《靜女》一詩,向來為選家所注目。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也就是說,它是一首愛情詩。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詩序》云:「《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云:「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