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 河北醫科大學是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創辦於1894年,歷經120多年發展,已成為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省屬重點骨幹大學,學校現有中山、建華兩個校區。日前,該校招生辦公室教師何龍接受新華網採訪介紹了學校今年的招生情況。
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具備本碩博及博士後完整醫學教育體系
「學校不僅是河北省的醫學教育、醫療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醫學研究中心。」何龍介紹說,學校設有25個本科專業,其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臨床醫學、藥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省級特色專業4個(醫學影像學、藥物製劑、中西醫臨床醫學、法醫學)。有5個專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和法醫學)入選國家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基礎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和醫學檢驗技術)入選省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設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完整醫學教育體系。
據介紹,今年,學校將藥學、藥學(生物藥學方向)、藥物製劑、藥物分析、藥物化學專業合併,實施藥學大類招生與培養,第一、二學年課程體系相同,第三學年按照學生個人意願和興趣進行分專業培養。藥學類專業計劃招生180名。
絕大部分專業面向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的考生
轉專業需滿足一定條件
「學校主要以理科專業為主。」何龍提醒,作為一所醫學類院校,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科目在醫學類專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想要報考醫學類院校的同學如果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那麼在填報志願時,絕大部分專業都不受限制。他認為,新高考改革後高校專業間錄取最低分差明顯增大,「冷門」專業將有可能遭遇生源危機,因此高校不僅要重視學校的知名度,也要重視專業的知名度。
關於學校支不支持轉專業?何龍回答:「要想爭取這個機會,必須努力學習。」他介紹,新生入學後有一次轉專業的機會,第一學期所學課程考試全部合格,無重修記錄,且必修課平均學分績在本專業年級排名前15%(含15%)的學生滿足申請轉專業要求。「最終轉專業接收的計劃數,是教務處根據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實際情況和各專業計劃缺額數擬定的。」
何龍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家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按照家長的意願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雖然以後可以轉專業,但也有條件限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關鍵還是依照學生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志願填報。學生若能就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又能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就比較容易獲得職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另外,專業的冷門、熱門只是階段性的,建議不要被太多客觀的環境因素打擾判斷。
「三個老師」協同育人制度 拉近師生之間距離
學校資助體系完善 學生入校後無需擔憂
育人是大學的初心,何龍表示,河北醫科大學一直將立德樹人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提出「學生為本、教師為先」的辦學理念,通過建立「三個老師」協同育人制度,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體系。何龍解釋說,學校全體校領導、全體處級幹部、部分優秀青年科級幹部均擔任名譽班主任,負責思想引領;學校省管優秀專家、博士生導師等優秀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業導師,負責學業指導;專職輔導員負責日常管理,形成了三個老師全員育人的生動局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師生之間的默契。
另外,學校一直持續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水平,致力於培養「有信念、有情懷、有溫度」的醫學專門人才。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水平,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2018年學校啟動「春雨」、「春暉」和「春苗」計劃。其中「春苗」計劃是鼓勵和支持品學兼優的本科生出國(境)交流、學習。該計劃由學校提供經費,資助優秀全日制本科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期間的國際旅費、保險費、學費、住宿費、夥食費等。
另外,學校共建設有46所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承擔學校各本科專業實習、實訓的教學任務,先後與12個國家的31所醫學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協作關係,聘請了百餘名外國專家擔任學校的名譽職務。
今年學校繼續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足額編制「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同時在本科提前批A段面向河北省的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計劃為120名,涉及河北省石家莊市、保定市、邢臺市、邯鄲市、雄安新區及辛集市的30個縣區。此外,今年學校成立了全科醫學系,負責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的培養。
根據國家的政策,本科提前批A錄取的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在獲得錄取通知書前,須按照規定與定崗單位所在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籤署定向培養協議,承諾畢業後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
對於一些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入學後,也無需擔憂。目前學校已構建起以「獎、助、貸、勤」為主,「減、補、緩、償」為輔,社會資助為補充的「8+1」全程幫扶學生資助體系。合理利用資源,將國家撥款、社會捐助及學校提取資金綜合設計,以「資助包」的形式實施精準資助。
除了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免一助政策外,學校還設置了特別困難學生補助、臨時困難補助、勤工助學、學費減免、職工黨員愛心助學項目、教師黨支部結對子等資助項目。
除此之外,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設立專門的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向畢業生推送各類就業政策、校招公告和重要通知;開設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配有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為學生提供求職、升學等指導和服務;同時,與各省市醫療衛生單位建立了廣泛、良好的合作關係,學校每年定期舉辦春季大型招聘會、月度招聘會和宣講會,努力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搭建廣闊的求職平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