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篇《支付寶新上線的百萬醫療險,逆天了!》(關注公眾號」保瓶兒」,回復」支付寶醫療險」,可以查看),讓很多朋友心動,也給大家造成了一個疑惑。
百萬醫療險又便宜,保障又全面,還有必要花大價錢買重疾險嗎?
有必要。
在配置保險的時候,重疾險甚至要優先於醫療險。
一、
重疾險是給付型保險,有了它,等於交了個土豪朋友。
一旦你得了保險合同裡規定的那些重大疾病,保險公司會一次性給你一大筆錢。
錢到手之後,隨便你怎麼花。
舉個例子,村口老劉買了份100萬的重疾險,一年後確診得了癌症。
診斷證書往保險公司面前一扔,得, 給錢,100萬到帳!
老劉拿到錢,愛去哪治去哪治,只要錢夠,出國治療也沒人攔著你。
治好了病,錢沒花完,那就在家養著。
手上有錢,就不用急著出去工作。
老劉病的嚴重,估計是治不好了。
他說那就不治了吧,50萬環球旅行,50萬留給孩子。
可以,都聽你的。
總之,重疾險只要你投保的保額充足,不僅能治病,還可以用於後續的康復治療,甚至保障家人今後的生活。
醫療險是補償型保險,買了它,相當於給自己找了個會計。
生病了是吧,自己掏的錢超過免賠額了嗎?
沒超過,不好意思啊,那我們不賠。
超過了,好的。
把你的用藥清單、住院發票、就診記錄拿來,我們來算算帳。
醫療保險只給報銷治療費用,比如住院費、手術費、藥費。
你為了康復,吃的營養品、請的護工、家人陪診花的床位費,保險公司是不管的。
報銷的時候,要先減去社保已經報銷過的部分,再減去免賠額,然後按照規定的比例進行賠付。
花多少,就按照規定給報多少,只彌補你的收入損失。
想報銷完還能再剩點兒?沒門!
很多醫療險還需要患者先自己墊付治療費用,出院之後才給報銷結算。
不過現在的百萬醫療險,很多都有提前墊付醫療費的功能,買產品的時候留意一下,很實用。
醫療險只管看病,你後續的康復治療、收入損失,跟它都沒有關係。
二、
除了賠償方式不一樣,重疾險還比醫療險更穩定。
長期重疾險,合同一籤就是幾十年,一般都保障到70歲、80歲,甚至保障終身。
不存在無法續保的問題,只要投保的時候符合健康告知,後續無論身體狀況如何改變,保險公司都得負責。
而且保費也是一早就約定好的,不存在中途漲價的問題。
醫療險,續保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即便是支付寶的那款長期醫療險,也只在6年內保證續保。
6年之後,產品會不會下架,會不會停售,還能不能續保,誰也不知道。
即使可以續保,保險公司也有調整保費的權利。
如果後續出現了虧損,保險公司可以提高保費,當價格超過你的承受能力時,你自己就會放棄續保。
醫療險有一個公認的好處,就是保費便宜。
年輕的時候,確實如此。每年幾百塊錢,就能獲得最高數百萬的保額,非常非常划算。
但是它的保費,是每年都要交的,而且年齡越大,交的錢越多。
支付寶的長期醫保,算是目前最便宜的百萬醫療險了。
我們看一下它的費率表:
60歲之前,保費都非常便宜。
可一旦過了60歲,保費急轉之上,對老年人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如果一個寶寶,從0歲開始買這款產品,一直投保到80歲,按照現在的費率表,一共要花費99348元。
這還是假設在孩子成長的80年內,這款產品的費用一直不上漲的情況下。
事實上,保費在未來肯定會上漲的,80年不漲價的醫療險,不存在的。
同樣一個0歲的寶寶,如果投保50萬的長期重疾險,附加30種輕症,保到終身。
以康惠保為例,每年的保費是2200元,只需要交30年,共計66000元。
而且,這個保費一旦確定,永遠不會改變。
當然,長期重疾險也有缺陷.
比如只保障重大疾病,保障範圍沒有醫療險廣泛。
而且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保額過了幾十年,很可能就不夠用了.
所以在保險配置中,我們通常會先購買一份長期重疾險,給自己一份長久、穩定的保障。
再補充一份短期醫療險,彌補重疾險保費不足,或者覆蓋不到的某些疾病。
這樣,生了病一個給錢,一個給付醫療費,完美!
我有一個很棒的公眾號」保瓶兒」,分享實用的社保和保險內容,歡迎關注!
如果有相關問題,儘管留言提問,不要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