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的母嬰市場,拼殺者搶灘混戰,有人會成為先驅,也註定有人會成為先烈。一切都需要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1月17日,在清華大學的綜合體育館,三千多2016屆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生聚在一起。李仁寶手握畢業證書,興奮的與同學和老師合影,那天,他的朋友圈是這樣,「兩年的學習,在今天結束,百戰歸來再讀書,是為了勿忘初心。」
兩個月後,在大屯路金泉時代大廈的515,推門進去,靠門的桌子上堆滿了兒童安全座椅模具和晶片電路板,李仁寶正在跟幾個男孩子爭論著什麼。這大概就是他的初心,充電歸來再戰鬥。
這是一個老樹開新花的故事。李仁寶在汽車行業奮戰了20年,11年豪華汽車座椅研發、供貨。最近兩年,他卯足勁,試圖在汽車後市場混戰的黎明前,攻下兒童安全座椅江湖扛把子的地位。
製造在他面前沒有秘密
這位咋一看貌不驚人的山東大漢,一旦你跟他說點技術問題,他馬上把手掌用力拍在桌子上,以此來表達他的興奮。這時,他渾身上下,從內到外洋溢著無與倫比的激情。也難怪他興奮,他剛剛研發出國內第一款智能兒童安全座椅,填補了母嬰智能產業細分領域的空白。
這離不開他過去20多年的汽車專業背景。
李仁寶1996年從吉林工業大學汽車設計專業畢業,先是到北京一家整車廠設計研發中心做汽車底盤傳動部分的設計。3年後,進入美國江森自控,直到2010年任職美國江森自控合資子公司總經理,一直負責給奔馳汽車提供座椅、內飾的研發和生產供貨。
研發汽車座椅的11年來,李主要完成了兩件事:一是對汽車座椅的專業研發經驗,以及渠道、行業上下遊供應鏈資源的積累。二是患上技術創新痴迷症。
「做汽車座椅是一個非常虐心的過程」李說。研發工序非常繁瑣,單就電路布線設計這一點,李就可以講出一堆教訓。不過,這些走過的路也將成為他研發智能兒童安全座椅的財富。現在,從智能芯板的設計起,李就已經在考慮後期所需的生產、組裝即未來升級等事宜。
在第二件事——對技術研發的痴迷上,以前,即便是無須加班的周末,他也常常待在廠子就新產品的研發找資料。李喜歡半夜有靈感了就起來研究,一直到凌晨,搞得樓道裡都是邊角餘料。現在他在北京的家裡有一個儲藏室,堆滿了他從世界各地淘的晶片、GPS、模具,電腦裡面大量的技術視頻,他也從研發裡琢磨出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一件事,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遺憾的是,李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汽車行業國外高端產品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高額利潤被國外企業賺走,而國內本土企業還在低成本的泥潭裡惡性競爭。他感到在汽車座椅行業沒多大突破機會了。
2014年,當時李所負責的公司年產值已經突破30個億。他在做了江森自控合資子公司4年的總經理後,決定辭職創業,進行人生的第二次轉型。
2014年5月,李離開了工作十多年的江森自控,開始創業,但又不想離老本行太遠。最後他把目標鎖定在了兒童安全乘車領域。他了解到,2014年5月,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聯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辦了「中國強制使用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可行性研究成果發布會」。會議結果是,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立法即將到來,政府相關部門在逐步推進這一塊的工作,在未來的1-5年內肯定會迎來兒童安全座椅的立法到來。
他又做了調查,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兒童安全座椅生產基地,每年生產量達1000萬個,其中90%出口。截至去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是1.6億,預計十年內,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5億輛。一旦國內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後,預計每年國內市場需求1200-1500萬個,加上國外約1000萬個的需求量,國內年生產總量將超過2500萬個,而且這個數字在3.5億汽車保有量和1億中產家庭的數據面前還要成倍增長。他意識到機會來了。
招兵買馬
「奔馳汽車座椅我都做了,兒童安全座椅我還做不了?」他打算用做奔馳座椅的標準來做兒童安全座椅,在政策紅利爆發前,把握機會進行人生事業的第二次轉型。
李仁寶行動了。最初,因為只看過豬跑沒吃過豬肉,他從日本和德國進口十多個兒童安全座椅回來拆裝,研究內部結構和原理。拆解老外產品的結論是,「整套體系就和窗戶紙一樣,一下就被捅破」。深扎行業20多年,硬體製造在他的面前沒有秘密。
他開始招兵買馬。通過朋友介紹,他找到了原兒童座椅行業資深人士張冉冉,這個2012年京東同年座椅品牌的銷量冠軍領頭人,也正走在自主品牌beloved baby創業階段。
一個是有行業背景,熟悉母嬰消費市場的銷冠,卻苦於沒有資源做大。另一個是有著20多年渠道和資源著急進門的老師傅。二人相見後一拍即合,李以500萬元收購beloved baby的品牌和技術,以及其線上線下渠道,新註冊了貝適寶這個品牌。至此,團隊初具規模。
從B到C的焦慮
有了張的加入,本該大刀闊斧的往前走,但是李卻反而焦慮起來。以前,做汽車座椅,他只要按照奔馳、寶馬的製造要求做出產品,供貨給對方就好。現在,做兒童安全座椅,面對的是C端用戶,以前的B端玩法不靈了。
焦慮解決不了問題。在一個創業分享會上,他了解了重度垂直這一商業思想。重度垂直的精髓是社群,關鍵是要求創始人在其細分領域要有多年的專業經驗和知識儲備。並且,在重度垂直社群中,產品要有聚人的屬性。
李仁寶開竅,「對於任何新產品,不管智能與否,用戶想到的是這產品到底能解決她們什麼痛點問題,到底給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和便利。因此,貝適寶,首先要回答的是用戶痛點問題。」
「母嬰人群,最大的痛點,首先是健康安全。其次是社交。產品要想被C端用戶接受,首先要能為用戶帶去更多價值,強交互,才能聚集一個社群。」消化了重度垂直理論後,他開始潛心研究目標用戶群體的需求,並據此認真打磨產品。
在產品的硬體結構設計方面,李選擇和英國著名的業內專業設計公司合作開發。從而保證了產品在結構上的安全性。在智能硬體部分,李和公司的技術人員一遍又一遍的進行軟體的邏輯架構設計,終於在2015年4月份成功研發出了智能軟硬體系統。並成功的申請了3項國家專利。
為了更好的與用戶互動,他設計了車內乘坐環境24小時監控,和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分析和評分排行,互動性很強的APP以及兒童車內「一鍵報警」防遺失報警等功能。經過1年時間的試錯,產品邏輯逐漸清晰,即在保證兒童出行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功能與用戶強互動,再通過社區化不斷增加用戶粘性。目前微信公眾號用戶有10萬人,他的目標是爭取在今年底讓這一數字變成百萬。
李的焦慮得以緩解。從去年3月份開始,他從鎮江到寧波,跑遍了行業上下遊的100多家廠商,大到模具材料安全鎖扣,小到布料、智能系統各個元器件,他挨家排查,選擇最好的合作。到今年3月,貝適寶智能兒童安全座椅通過了多項國內外嚴苛的測試檢驗,如歐洲ECER44/04撞擊測試和國家CCC安全標準認證C-NCAP安全碰撞測試。翻譯過來就是,產品質量已與國外中高端品牌標準一致。
經過一年多的淬鍊,老師傅終於要帶著他的心血殺入市場了。他要在黎明到來前,殺出一條血路。
黎明前的混戰
整個市場,從2012年-2014年,以英、德、美、日等國家為代表的進口中高端品牌,佔據著國內市場65%的銷售額。
空間被國外品牌不斷壓縮。不過,從趨勢上看,國外品牌已經從兩年前60%左右的份額下降到了如今的50%左右。
國內,最近幾年出現了一批自主品牌,以眾多在浙江寧波周邊和江蘇鎮江一帶代工廠生產的品牌為主,群雄割據,線上盤踞在淘寶、京東等電商渠道混戰,線下配合實體店發力,但是國內品牌還是以低成本的競爭為主。
而目前國內並無標準的行業監管,質量更是參差不齊。在0-12歲的產品中,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你賣800,我就敢賣500。比成本價還低。」價格戰的背後是整個行業的混戰顯現。
新一輪洗牌
終結混戰的關鍵就是國家強制立法的出臺。
上世紀80年代,歐美等國家強制立法,如美國4歲以下,法國10歲以下,日本、德國、荷蘭12歲以下的嬰幼兒強制兒童乘車時必須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
隨後,以美國葛萊GRACO、德國奇蒂kiddy、德國斯迪姆STM等做汽車座椅出身的巨頭們紛紛切入兒童安全座椅行業。美國葛萊GRACO,以每年超過300萬臺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行銷全球,年收入在上百億以上。
政治改變業態。一旦國內強制立法後,行業監管將會更加規範,正規軍入場,市場也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其中,一些渾水摸魚的蝦兵蟹將註定在洗牌中被淘汰。這是黎明前的黑暗,誰能殺出來,就看誰能耐得住寂寞,有耐心完善好產品。
面對競爭,李仁寶底氣十足,「要麼不做,要做就要與寶得適BRITAX、德國奇蒂kiddy、美國葛萊GRACO等高端選手比肩看齊。」20多年汽車專業技術出身,他確實有這個實力叫板。?
其實無論大氣候如何,好的產品隨時都可以發力。問題的關鍵是,你的產品是不是具有這種能力。而李是有這個信心和能力的。貝適寶接下來的規劃是:京東眾籌,目標1000萬,時間是5月1號。如果眾籌順利,貝適寶接下來就考慮如何擴大推廣規模。「不管眾籌結果怎樣,貝適寶會繼續潛心打磨產品。幫助中國家庭實現兒童的智能安全出行這個初心永遠不會變。」李仁寶說。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強制立法政策出臺,整個行業會迎來一個井噴期,競爭也會越發激烈,在2萬億的母嬰市場裡,拼殺者搶灘混戰,有人會成為先驅,也註定有人會成為先烈。通關秘籍或許就是:用心做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專注於持續創造價值。
http://news.zol.com.cn/575/5752768.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75/5752768.html report 7464 2萬億的母嬰市場,拼殺者搶灘混戰,有人會成為先驅,也註定有人會成為先烈。一切都需要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1月17日,在清華大學的綜合體育館,三千多2016屆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生聚在一起。李仁寶手握畢業證書,興奮的與同學和老師合影,那天,他的朋友圈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