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年的建設施工,西安高新區50所新建學校全部完工交付。本次集中交付的50所新建學校包括15所幼兒園、21所小學、9所初級中學、1所高級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全中學,新增學位70260個,校舍總面積194.1萬平方米、配套網球場15個、遊泳池32個、停車位12005個和充電樁983個。
「建一流品質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是高新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民生工程。高新區堅決落實「一馬當先」指示要求,深入實施建設教育強市先行示範區「1346」計劃,一次性啟動了50所學校建設工程。短短一年時間建成50所學校,這不僅僅意味著高新區學校數量的巨大提升,更意味著高新教育水平的巨大飛躍。
高效高標 一流速度一流品質
學校項目始終堅持「一線工作法」,即在整個建設周期,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帶隊逐一現場踏勘,定期督導調研,學校建設領導小組堅持每周召開專題會,現場督導檢查解決問題,工作專班安排專人駐守工地,強化過程管控,搶抓關鍵節點,確保建設進度。通過開展「互比互看、互比互學」勞動競賽、「大幹90天、一流保投用」等建設競賽,堅持質量、安全、環保和疫情防控工作一體推進、齊抓共管。
同時,學校項目建設啟動以來,高新區連續制定《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建設工作推進實施方案》《西安高新區新建學校設計導則》,廣泛徵求專家、校長、老師、家長等社會各界意見;多次召開專家評審會、專題推進會、黨工委會研討規劃建設方案。在過去的370個日日夜夜裡,高新區都市之門的多個會議室內工作人員通宵達旦工作的場面就像「家常便飯」。甚至,還曾出現過連續兩天一晚、30多個小時對方案進行研究的情況,這一切最終確保了學校建設理念超前、方案最優、設備最新、具有前瞻性。
無論是酷暑高溫,還是陰雨連綿,學校項目始終堅持著高效高標。據高新區學校建設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魏希望介紹,在項目初期的學校選址階段常常面臨著酷暑高溫天氣,室外溫度接近40度,在這樣的極端高溫天氣下,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和各職能部門頂著炎炎烈日實地考察選址,保證了選址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在項目後期,面對連綿不絕的陰雨天氣,項目加大了人員的投入,保證了24小時不間斷的高效施工,保質保量地按時完工。
共克時堅 防疫建設兩手抓
在疫情防控期間,高新區各級部門、各項目工地在嚴格開展防疫同時,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推動項目儘早有序復工。面對用工不足的不利局面,組織參建單位採用專車接送返崗工人,並開展核酸檢測、實行現場封閉管理等措施,確保工地和工人絕對安全;面對防疫物資和生產物資短缺的情況,主動進工地送服務,解決防疫物資緊缺、復工手續辦理、材料及建築垃圾外運等問題。
據高新區學校建設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介紹,50所學校中,第五高級中學和第六學校建築主要為鋼結構,但施工所需的鋼材料的主要產地為疫情高風險地區,材料運輸受阻。交住建局得知此情況後,迅速做出反應,在另一個省份找到廠家,並指派專人赴鋼構生產基地駐守16天督導生產,確保原材料的及時供應和高效運輸,提前兩天完成5000多噸鋼結構生產運輸任務,大大減小了疫情對施工的影響,保障了建設工作高效推進。
多方保障 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學校項目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高新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過去一年,高新區上下一心、精誠團結,學校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加快手續辦理,確保學校建設高效推進;各參建單位克服疫情影響,攻堅克難、加班加點,保障了學校按期建成交付。
據了解,高新區建立了「學校建設項目綠色通道」,採用「一會四函、以函代證、函證並行」創新模式容缺辦理,確保學校項目快審、快批、快建。高新區黨工委辦公室、管委會辦公室、教育局、交住建局、自然資源局、創新發展局、行政審批局等部門始終堅持「一線工作法」,大家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對每所學校建設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各個擊破、逐一化解,以實際行動落實西安市委「高新教育要一馬當先」的要求,積極在全市加快學校建設中起到帶頭示範作用。
高新區學校建設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新區交住建局副局長黃利民表示,「學校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業」。未來,西安高新區還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市、區教育工作部署,加快推進高新區「兩個率先」發展戰略,全面落實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把人民滿意、祖國需要看作發展的目標和動力,讓高新教育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