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聽到各種即將開學的消息,但是我們這裡的小學,這兩天開始往家裡寄書了。緣由是,不知道具體的開學時間,先把教輔資料發給大家。
看來,境外輸入病例,讓疫情的結束日期又變得不可預測了。本來感覺3月底就能開學的,現在也不太敢確定了啊!
而且,從今天開始,我們也用釘釘直播課程了。之前一直是錄播課,課程內容並非教學內容。臨近4月,學校終於坐不住了,要開始上新課了!
網課的魔咒依然要繼續陪伴大家!不知道大家心情如何?
01我剛看到一樁網課事件,笑了好一會兒!
一位老師在群裡提前發布第二天的教學內容:
明天上午9:30進行一元一次方程講解,請各位家長提醒同學們準時收看,學習!
一位家長立馬回覆:
怎麼還收費?
另一位家長附和:
這樣應該是可以投訴的吧?
第三位家長更是語出驚人:
是該投訴,我大妮的老師在群裡發的是一元三次,咱們的太貴了!
我滿臉問號???
這些家長是認真的嗎?
最後一位家長說:
可以跟老師講講價,老師一會兒就讓咱們罰站。
前兩位家長可能一下沒反應過來,感覺從第三位家長就開始調侃了~
無獨有偶,另一個班級群也有沒反應過來的家長,老師耐心解釋:這個是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這個一元不是那個一塊錢的意思。
我想,老師內心肯定在吶喊:這屆家長怎麼回事,我太難了!
網友看到後,留言:二元一次方程更貴!
還有網友直接忘記了啥是一元一次方程~
更有神回覆:我沒講三元一次方程組真是便宜你們了!
我仔細想了想,我這個數學渣,好像也快忘記一元一次方程是怎麼回事了!
各位家長,你們還記得嗎?
不過,以後在回復老師的問題前,千萬考慮清楚,要不然就尷尬了~
今天我家孩子上了一天釘釘直播課,跟我反饋:不如在學校上課好。上課前,老師發一堆各種各樣的信息,我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漏掉。在學校裡,就不用這樣,而且還可以跟同學交流!
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上網課確實不如上實體課效果好。一沒有課堂氛圍,二不能互動,三沒辦法跟小夥伴玩耍。
經過了前段時間剛剛上網課時,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車事故,最近正被網課折磨的孩子們遇到了新的問題!
02被各種「奇葩作業」難住了!
奇葩作業1:製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
提交方式:讓爸爸媽媽寫一篇「嘗後感」,還說,「晚交的,不交的,考不上大學賴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萬一把我們毒死了,孩子就交給老師了!
奇葩作業2:醬香炒雞蛋
步驟好齊全,說的是讓爸爸媽媽輔助孩子製作,錄視頻,孩子出境。
爸爸媽媽:包裝一下,可以出道做「美食主播」了!
奇葩作業3:製作嬰兒輔食
兒科學生也逃不過奇葩作業的命運啊!
作業最後一條寫到,如果你身邊有3歲以內的兒童,你可以給他製作一天的膳食安排。
學生問:身邊沒有兒童呢?
網友回覆:可以把自己當孩子,自己做的自己吃!
哈哈哈哈......
這些作業,尤其是低年齡段孩子的作業,仿佛就是給家長布置的,讓不少家長心生抱怨。但其實,這些內容都在親子互動的範圍之內,並不過分。
只不過,我們的教育環境、生存環境,導致很多家長騰不出太多的時間和心情與孩子互動。
另外一個讓家長感覺焦慮的原因是過於追求完美,孩子不會做、做的不好或者用時太長,家長就忍不住上手代勞,久而久之,就感覺這作業不是給孩子留的,是給家長留的了。
老師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本是為了拓展孩子的視野,增加孩子的課外知識,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等,但我們的思維,長期的被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思想裹挾,凡事都求個好,課外作業偏離初衷也在意料之中了!
國外的孩子也有課外作業,很多也是需要家長跟孩子互動的,大多數家長只是做配合和引導,作業的完成還是要靠孩子自己。
有些西方國家不留作業,但他們自己的日常活動很多,拓展知識面等還是要靠家庭協助完成。
日本的中小學會給孩子留課外作業,孩子們都是通過網絡資源查閱資料,獨立完成。大多數不需要父母的參與。
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有多少人呢?
03網課中的樂趣
回到網課,這麼多孩子不喜歡上網課,有一個孩子卻在上網課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趣。
一位家長把自己孩子上網課的情形發了出來,說自己孩子在直播的時候,從來不看老師,把畫面切到了他喜歡的女同學上。
這小夥子有前途!誰說上網課很痛苦呢!看誰不重要,能堅持學最重要!
我是@素人遠兮,在職中醫針灸醫師,多平臺原創作者,關注兒童教育,聚焦成長邏輯,理清家庭關係。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