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從《課程標準》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數與代數」領域中一塊重要的內容,它是所有代數方程的基礎.一元一次方程也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可以對已學過的實數、整式、方程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又是今後學習一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識的基礎.
「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共四課時.本節是第一課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導入課,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能力,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為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起到了鋪墊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充分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並能對實際問題列出相應的方程.能結合具體例子認識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體會設未知數、列方程的過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實際問題的相等關係.
能力目標:使學生獲得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正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難點:正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
1、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並採用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為主,講解式教學方法為輔,注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老師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引導他們解決問題,並掌握解決問題的規律和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講述與分析.
2、學法
本節課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的認知過程.通過觀察、比較、思考、探索、交流、應用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領會學習方法.使學生從看中學、講中學、做中學,從「學會」到「會學」,最後到「樂學」.
3、教學手段
師生互動,採用電腦多媒體/小黑板輔助教學,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三、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的形式為主要的引導方式,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這樣能很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問題,讓同學們猜猜老師的體重.引導學生從題目中獲取信息.設未知數,找等量關係,列出方程.引出要學習的課題:一元一次方程.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的問題情境,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2、合作探索,獲得新知
展示例1,老師先通過引導學生從分析這些問題入手,列出含未知數的式子表示有關的量,並進一步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為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做準備.同時嚴格板書解題格式,以規範同學們的書寫格,然後和同學們一起觀察這三個方程,並思考這三個方程有什麼共同特點,最終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板書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加深同學們對概念的認識.
在觀察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以使同學們更好的認識這三個方程,找到它們的共同特點,以便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這三個方程中各有幾個未知數,是一個未知數嗎?
(2)含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我們上章所學的整式嗎?
(3)未知數的次數是幾,都是1嗎?
設計意圖:通過例題講解,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列出方程.然後讓同學們自己觀察所列方程,討論尋找方程的特點,老師加以引導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目的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讓同學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的認知過程.
3、 歸納總結,鞏固發展
給出練習題,抽同學上臺做練習,讓同學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後給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上臺練習,學生親身體驗列方程的過程,從而掌握列方程時,我們先把要求的量設為未知數,然後根據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已達到對所學的知識及時鞏固的目的.
4、 回顧,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和怎麼列一元一次方程.
讓同學回答: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我們怎麼列一元一次方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進一步系統化.讓學生及時複習鞏固所學內容,從而養成及時複習、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5、布置作業,分層落實
必做題:習題3.1第1、5題,
選做題:習題第6題.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加強作業的針對性,同時兼顧學有困難的同學和學有餘力的同學,使不同的學生各得其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有利於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總結和反思,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時還有利於規範學生解題的書寫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