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

2020-12-11 齊民有約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是數學教材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三節內容。在此之前,在學生已學習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討論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以方程為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本節內容一方面通過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進一步突出方程這種數學模型的應用具有廣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在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使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在更高層次上得到提高。可以說本節是一元一次方程應用的延伸與拓廣。同時也為後繼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埋下伏筆。 2、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很有限,他們在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天真活潑、對新生事物很感興趣、求知慾望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象直觀思維已比較成熟,但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於是我根據學生和中小學教材銜接的特點設計了這節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計算球賽積分一類問題的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在從事探索性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藉助學生身

邊熟悉的例子認識數學的應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

四、教學難點:弄清題意,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找出解決問題的等量關係。

難點:正確地建立方程。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教法分析: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教學中應注意鼓勵學生積極探究,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啟發誘導,設計必要的鋪墊,不要代替他們思考,不要過早給出答案。鼓勵探究多種不同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探究過程活躍起來,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得到更大收穫。

(2)學法分析: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相交流的過程,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七年級的學生,從認知的特點來看,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想像力豐富,對實際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現,因此,在學習上,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能動作用,讓學生自己通過討論和交流得到答案,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應用意識和發散思維。

六、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我們都喜歡打籃球,你知道籃球比賽勝一場積多少分,負一場積多少怎樣計算分嗎?我們今天就來討論與球賽積分有關的問題。

(二)例題

出示問題:

某次籃球賽積分榜

(1)用式子表示總積分與勝、負場數之間的數量關係; (2)某隊的勝場總積分能等於它的負場總積分嗎?

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求出勝一場積多少分,負一場積多少分。你能從積分表中看出負一場積多少分嗎?

從最後一行可以看出負一場積1分。 你能從表中看出求勝一場積分的等量關係嗎?

由第四行可知,勝場得分+負場得分=23 設勝一場得x分,則 9x+5×1=23 解之,得x= 2

用表中的其它行可以驗證:負一場積1分,勝一場積2分。 (1)若某隊勝m場,那麼總積分是: 2m+(14-m)=m+14

(2)設一個隊勝了x場,則負了(14-x)場。如果這個隊的勝場積分等於負場總積分,則得方程

2x=14-x 解得x=143

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某隊的勝場總積分不能等於它的負場總積分,因為獲勝的場數不能是分數。

注意: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不僅要注意解方程的過程是否正確,還要注意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問題中的實際意義。

拓展:如果刪去積分榜的最後一行,你還能知道勝一場得多少分,負一場得多少分嗎? 思考:設勝一場得x分,那麼負一場得多少分?還可以怎麼表示?

由第三行知,負一場得2395x-;由第五行知負一場得2177x-.由此得 2395x-=2177

x- 解之,得x=2 2395x-=23925-=1.

所以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

(三)課堂練習

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

問題:一次足球賽11輪(即每隊均需要比賽11場)

勝一場記2分,平一場記1分,負一場記0分,北京「國安」隊所負的場數是所勝場數的一半,結果共得14分,求「國安」隊共平了多少場?

小結與作業 (四)課堂小結:

1、 由表格內容提供給我們解題的重要信息,值得同學們注意;

2、 利用方程不僅能求得實際問題的具體數值,而且還可以進行推理判斷; 3、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要進行檢驗.

(五)作業設計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一元一次方程》。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
    整式、方程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又是今後學習一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識的基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共四課時.本節是第一課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導入課,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能力,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為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起到了鋪墊作用.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優秀說課稿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數學(上)3.1.1一元一次方程(第1課時)。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可以儘早滲透模型化的思想,使學生儘早接觸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 面試說課| 初中數學說課—《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逐漸學會在具體情景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樹立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一、說教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內容,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們從知識的發展來看,學生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可以對已學過實數、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後學習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數等知識打下良好基礎。二、說學情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激發興趣為目的的。
  • 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總結,能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解?
    孩子們在初一開始接觸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發現解答應用題竟然還這麼多樣化,有點懵圈了。不過只要學會推理,就會發現一元一次方程也沒多大難度。今天就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分析和總結:一、等式的變形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等式的變形。
  •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不少實際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方程的知識,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會了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本節課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本節內容是運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兩類實際問題:傳播問題和增長率問題。
  • 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判斷是否為一元一次方程,應看是否滿足:   ①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為1;   ②未知數所在的式子是整式,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數.3.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方程的解.
  •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2.內容解析 方程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是算術法到代數法思維轉變的重要標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模型。方程的出現是實踐的需要,它使得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與未知數通過等式連接起來。找出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係,並用代數式表示其中的數量關係,進而列出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 七年級十二類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
    七年級十二類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方程的基礎,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也是初中實際應用題的基礎
  • 初中數學《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過程與方法】通過利用因式分解法將一元二次方程轉化成兩個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體會「等價轉化」「降次」的數學思想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體會「降次」化歸的思想,逐步養成主動探究的精神與積極參與的意識。
  •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1.等量關係:(1)利潤=實際售價-進價(2)利潤率
  •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2、會從題目中找出包含題目意思的一個相等關係,列出簡單的方程。3、掌握檢驗某個數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過程與方法】在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討概念,數量關係,列出方程的方法,訓練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體現數學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二、教學重點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尋找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核心問題
    關於一元一次方程的五個核心問題   一元一次方程結構簡單, 有的學生覺得這是弱智型的知識點,因為太簡單了,so easy. 他們會懷疑我地乖乖,這是初中的知識點嗎?怎麼感覺比小學簡單多了?儘管如此,它卻是學習其他方程的基礎。所以學生剛開始沒把一元一次方程當回事,後來一元一次方程也沒有把他當回事。
  • 人教版七年級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2019年同步練習卷1
    本章呢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我們來回顧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下面呢,通過10道例題來具體應用!最後一題是重點哦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找準等量關係是解題的關鍵.設竿子為x尺,則繩索長為(x+5),根據「對摺索子來量竿,卻比竿子短一託」,即可得出關於x的一元一次方程.
  • 初一上學期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自測題(含答案)
    請下載附件:     《初一上學期數學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自測題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實際問題中三種常用的設元方法,靈活解題
    我們在做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時,所設的未知數直接影響到我們後續的解題的繁易程度。所設的未知數不一樣,列出的方程也不一樣,解題思路也會受影響。我們常用的設元方法有三種,在具體做題目時,需要我們能夠靈活的運用。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提要 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的起始內容,是初中數學的基礎,學習時應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要正確解一元一次方程,必須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並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掌握。 知識全解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並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稱為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