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二本屬於現在是什麼水平?

2020-12-13 騰訊網

網友一:

80年代,全國能有多少個大學?那時候沒有,211,985。那時候高考難度,是非常變態。高中只有2年,上完課複習都來不及,就去高考。我父親是89年參加高考。

那時候文憑含金量是今日所不能比。別小看那時候大學文憑,現在什麼985,也是無法匹敵的。考了大學,成績還可以,就可以去大學當老師。

過去讀完初中成績不錯的,可以去當小學老師。讀完高中可以去初中當老師。初中成績最好去上中專。一個大鄉鎮,經常出現,中考沒有人考上師範中專。中考就有大量的人復讀。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可以上初中,中考很多人連中考資格都沒有。一個學校就選30個人去參加。

網友二:

80年代大學畢業生都是人中龍鳳。起點遠超於現在清華北大。80年代中專生就包分配副鄉長。到公司應聘都是大領導接見。考公務員那就不說了。還有那個年代很多起點大專生,後來當了將軍教授。

總之,那個年代是大浪淘金的年代。那個年代,大學文憑可以走天下。都寫的一手好字,智力較高。

真實情況,那個年代大學生,是無法用於現在這個文憑爆炸年代,來區分水平。無法做出水平之分。你考了博士都不一定如過去大學生。

網友三:

時代不同,沒可比性,如果硬要比較,那就只能從個人素質,能力,知識水平上比較。那時的大學等級沒現在這樣嚴格,重點,普本,專科分差不大(一般只有20多分)。參加高考不是人人都去的,好中學有50%左右,絕大多數中學就20-30%的名額參考,預選線一般以縣劃定,一多半的人參加不了考試。那時能考上重點的,放現在至少是考985中的C9高校,個人能力及知識水平超出現在boss,能考上普本的,強於現在的985及研究生,能上專科的,強於現在的211,能上中專線的,強於現在的一本。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可以掂量掂量自己的水平,這也是好企業為啥只要985,211學生的原因。

網友四:

當年全國大學本科不到二百所,中專也是不到二百。這就是當時的基本情況,不是很精確。80年後迅速擴招,錄取率逐漸上升,因為77年招生時,好多大學都招有三年制的「師資班」,三年後留校當老師,而恢復招生後的學校也開始重建了教室和校舍,增添了儀器設備。此後穩定了幾年,然後又迅速擴招。

當時都按城市戶口,幹部身份分配工作。當時一般工人工資按行業不同大約為30元到45元上下。那時研究生極少,大約為本科生畢業的5%左右。如果要拿文憑含金量比,本人認為只能用升學率比較客觀。大概那時的本科可以和現在的研究生同等,大專中專和現在一本以上平齊向上。

網友五:

我是1981年高中應屆畢業參加高考的,當時是學制是九年制,高二是大家基本都是15~17歲之間,參加正式高考前有預考,這種預考大約要篩掉30%的考生,預考沒有過關的直接打起背包回家,不再參加後續的學習和考試。

記得當時全國統一命題考試、統一錄取分數線,沒有地域區別,1981年的分數線是408分,我當時的分數是422。那時的高考確可以稱得上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時的大學生也是稀缺資源,在社會上是很吃香的。一個農家出一個大學生,不亞於「範進中舉」。

相關焦點

  • 2019高考:農村走出的大學生,考上二本大學,屬於什麼水平?
    以筆者所在地為例,農村孩子輟學率已經大幅降低,之前農村孩子輟學很正常,現在如果輟學,勢必會引發較大的討論,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新鮮的事情。近來,有人提出: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 農村教育水平低?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
    農村教育水平低?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因為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不太高,考上985、211高校的學生數量也不多,所以假如農村地區孩子考上普通二本的話,也是屬於中等上遊水平。我是來自於農村地區的孩子,我大致統計了一下自己的那些小學、中學同學,大體的情況也是考上二本以上的學生屬於中等上遊水平。一、小學同學.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班上的人數還是挺多的,達到了驚人的70多學生,不過後來有些留級、輟學等情況,等到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班上學生僅剩將近40名學生。
  • 80年代的高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過來人告訴你!
    80年代的高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它就是高中,還是相當於高中。八十年代的時候,城市高中我不清楚,但是農村高中的質量根本不高。那我們本地來說,那時候,每個鄉鎮都有一所高中,初中只要讀到畢業,高中都有得讀。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們這裡就是這種情況。
  • 80年代中專生:堪比現在的985大學生!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
    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專生、中師生」的身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80年代中專、中師:堪比現在的985大學生!有人說「那時我校前十名才考得上中專,老厲害了!」「能考上中專的學生在班級、年級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放在現在高考基本上都能考上985之類的學校。」
  • 在農村能考上二本大學的學生是什麼水平?答案很現實
    已經是很高的水平了這就是農村沒有好的教育資源,也沒有好的教育老師和教學設備。我上小學的教師都是民辦教師,大部分只有初中學歷甚至還有部分是小學學歷的。我的高中老師還都是一些專科學校過來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教學名師之類的優秀教師。
  • 微雨潤苗:考上二本大學意味著什麼?
    原創 微雨潤苗考上二本大學意味著什麼?我覺得不同層次的考生,對二本大學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對於農村的考生而言,如果能考上二本公辦大學的話,其實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贏家,畢竟農村考生享受的教育資源是相當匱乏的,他們在普通高中就讀,高考成績一般都比較「精緻」。
  • 考上二本意味著什麼?
    考上二本大學意味著什麼?我覺得不同層次的考生,對二本大學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對於農村的考生而言,如果能考上二本公辦大學的話,其實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贏家,畢竟農村考生享受的教育資源是相當匱乏的,他們在普通高中就讀,高考成績一般都比較「精緻」。
  • 農村的孩子考上普通二本是什麼水平?算不算厲害的學霸?
    現在對於很多的招聘企業來說,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要求你具備本科的學歷,而且很多的崗位需要研究生的學歷支持,但是對於很多的農村的孩子來說,能考上一個本科學校已經非常難得了,即使是考上一個二本的學校
  • 農村學生考上二本大學是什麼水平?老師:很優秀,但是很曲折!
    農村出身的她,現在已經是北京的一名公務員了,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初中的時候,整個鄉鎮中學,就考上了四五個高中生,其中她上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升學率不是很高,高考落榜後,復讀了一年,考上了省內一所二本大學,大學考研成功,考上北京一所大學的研究生,之後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公務員,在北京安家定居了。她的弟弟,同樣是經過復讀,考上了一所醫學院,現在已經是省城一所著名醫院的醫生。
  • 農村孩子考上二本大學是什麼水平?老師:看這些數據,你就明白了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了一個同學,農村家庭出身,一個當你考上專科,然後通過專升本、考研,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某地的法院工作,找了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對象,在北京市裡的中心區域買了房,落了戶口,成了北京人了;她弟弟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然後選擇復讀考上一所大學,之後考研究生
  • 上世紀80年代的5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上世紀80年代對於許多國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不久,國有經濟正在轉型,人們開始追求時髦,也開始熱衷於文學。興起的錄音機、喇叭褲、自行車,都是那個年代裡最具有潮流的時尚。也有人認為,80年代是一個充滿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年代。
  • 70年代教育、80年代教育與現在教育之比較
    70年代小學和初中的公辦教師都是中專師範畢業的,沒有大學畢業的;一部分是文革前的師範生,總體水平相對高一點;一部分是文革中的工農兵學員,總體水平也是相當差的。70年代的高中教師大部分是文革前的初中教師,水平還是可以的。總之,70年代的教師水平是很差的。70年代使用的教材是省編教材,都是非常簡單的。小學就是四則運算和常用字、詞教學,根本沒有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 農村的孩子考上普通二本,算是什麼水平?可能是年級第一
    由於觀點不同,把孩子送到縣城讀中學,成績中等,重點高中,結果高考沒發揮好,考上二本孩子得知考的不理想,哭的淚流滿面。剛上大學,由於家庭變故,孩子懂事,默默地苦讀,感覺讀二本找工作不好找,想考研,在家人和親朋的鼓勵下,考上了211,黔移墨化,鄰居的孩子也都考上了。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由於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有的花期不同,有的可能是一棵參天大樹。就是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 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
    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比較低,師資力量比較弱,在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還是算不錯的,這樣的孩子在中上水平。全國本科生錄取率大概是44%,能考上本科,就等於你的成績超越了百分之56%的人,能考上二本,那你的成績還超越了三本的那些人。
  • 60年代高中生的文化水平怎麼樣?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文·段宏剛 上世紀60年代高中生的文化水平怎麼樣?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這個問題非常有探討價值。 我們村誕生第一名大學生,已經到了80年代中期,畢業於陝師大,後來執教於縣城高中,現在可能已經退休了
  • 高考超常發揮可以到什麼程度?網友:二本水平考南京大學!
    但重要的高考,仍然需要好好放鬆心情,才能輕裝上陣,臨場發揮出應有的水平,甚至超常發揮。有過高考經歷的都知道,高考既有發揮失常的,也有超常發揮的。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失常,而希望超常。那麼,高考超常發揮可以到什麼程度?針對這個問題,有網友說,超常能有多超常?最多會比平時多三四十分,比正常能上的大學高一個檔次,不可能二本的水平考上985。
  • 80年代的師專,和現在的哪一種學歷旗鼓相當?一線老師有話說
    「80年代的師專,是屬於什麼水平?和現在的哪一種學歷旗鼓相當?」有人問。在智力水平方面,80年代的師專畢業生和雙一流高校的大學生差不多。80年代的一批初中畢業生,他們參加中考之後的去向比較「詭異」:成績最牛的學生,如果對教書育人比較感興趣的話,他們一般會直接選擇去中等師範院校去就讀,成為中師生,畢業後直接「跳出」農門,捧上「鐵飯碗」;成績比中師生差一些的,才選擇讀讀高中上大學(包括上師專)。
  • 揭大學教育弊病:公共關係課用上世紀80年代教材
    ,但對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學生楊柯來說,她所收穫的卻是一個大問號——大學究竟能教給我們什麼?隨著大學教育的「餅」越攤越大,大學教育質量下滑問題日益突出。然而,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發現,儘管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但現實是,部分大學的本科教育質量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改善。  楊柯告訴記者,其所學的傳媒專業,公共關係是一門必修課,上課時老師頗有興致地播放起了上世紀80年代的一部電視劇《公關小姐》,而這部所謂的教學視頻,卻是上個世紀90年代新聞專業學子的「教材」。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
    因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本科學子都在抱怨說羨慕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不僅威風凜凜,而且還包工作分配,只要考上了大學,那麼真可謂是一輩子就安穩了。但現如今的大學生呢?不僅需要應對各種壓力,而且畢業之後還沒有百分之七十的就業保證。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
    因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本科學子都在抱怨說羨慕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不僅威風凜凜,而且還包工作分配,只要考上了大學,那麼真可謂是一輩子就安穩了。但現如今的大學生呢?不僅需要應對各種壓力,而且畢業之後還沒有百分之七十的就業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