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兩歲的孩子狗都嫌」,兩歲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經歷過的家長朋友一定都明白
從一個乖乖懂事的小天使,瞬間化身為一個難對付的小惡魔,「寶寶,吃飯了」,「我不吃,我不餓,我要吃雞蛋,我要吃包子」,「寶寶回家玩吧,天黑了」,「我不要,我還要再玩一會」……
總之一句話,他的口頭禪就是「我不要」、「我不行」、「我不想」!
面對一個這樣調皮搗蛋的壞傢伙,朋友們可是要做好準備了,因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
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一生會有三次叛逆期,第一次大約就是2~3歲,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第二次就是在7~9歲,準大人時期;第三次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青春期12~15歲
孩子在2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內心的自我心理作祟,常常跟大人對著幹,在什麼事情面前都喜歡加個「不」字
面對2歲的孩子需要了解這3點,不要和他硬碰硬
01、過分放縱
孩子再怎麼任性,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心裡有根弦。真的不能做的事情,一定要嚴厲制止,不要放縱孩子。比如說一些危險的事情,觸碰底線的事情,如果我們敷衍了事,就會助長孩子的氣焰,讓孩子養成沒人怕我的性子,變得無法無天,不懂規矩
這一點特別是在不懂禮貌的時候,做一些沒有教養的事情,一定要制止孩子,否則孩子出門在外也容易犯錯誤
02、忽視寶寶
有的家長覺得我吼他沒用,那就晾著他吧,其實這樣做更是不對的。孩子在兩歲的時候,更多的還是情緒上的波動,因為在3歲以前,主導孩子的還是情緒問題
所以面對一個調皮的寶寶,最忌諱的就是冷處理孩子的事情。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做法,我們不要選擇置之不理,更不要忽視了寶寶的需求,這樣會造成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打消孩子探索的積極性
03、過分制止
2歲的孩子除了在脾氣上見長以外,就是行為上。玩具玩完就亂扔,放的到處就是,家長說很多遍人家就是自顧自的,不管你的事
所以我們這個時候脾氣也是蹭蹭蹭的長,但是不要因為這樣,我們就強加幹涉,容易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影響孩子嘗試新鮮事物的想法,影響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何應付「可怕」的兩歲呢?家長這樣做,輕鬆應對
一、讓孩子自主選擇
我們說過了,家長的心裡始終要有一根弦,不能過於嬌縱孩子。所以我們可以在條件允許且合理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比如說出門穿哪件衣服,穿哪雙鞋子,去哪裡玩等等
比起命令的口氣和嬌縱孩子,倒不如多問幾個選擇題,既鍛鍊了孩子的選擇能力、思考力,還讓孩子不放縱自己,能夠很好地選擇,處理問題,一舉多得
二、尊重孩子
我們說不能忽視孩子,但是也不要強加幹涉孩子,給孩子充足的空間同時尊重孩子。2~3歲是孩子秩序感建立的敏感期,在孩子心裡有他的一套先後順序,只要不是錯誤,我們就不要幹涉孩子,尊重孩子的習慣也是一種鍛鍊
比如說穿衣服,孩子喜歡先穿褲子,再穿上衣,那就尊重他的想法,讓他自己去做,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三、和孩子多商量
不管是我們強行制止還是冷漠處理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所以不如多和孩子商量,多做幾個選擇題。我們給出孩子一些建議,讓孩子自己想想,我們和孩子講明選項的好與不好,讓孩子自己考慮清楚
疑問句遠要比我們的命令式句子強多了,孩子有個思考的鍛鍊,也避免了叛逆帶來的自我心理
兩三歲的孩子多是奇思妙想的時候,對我們說不也正常,神奇爸爸作為過來人想對家長說,寵愛孩子是一回事,但是該有的規矩還是得有,該嚴厲的時候還是得嚴厲
孩子是咱自己的,誰不想讓孩子變優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