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ible two」,即可怕的兩歲。但凡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它的威力,沒經歷過的家長想必也聽說過。
那麼這個時期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呢?他們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動不動就哭鬧,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比較弱,沒辦法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喜歡用聲嘶力竭的哭喊達到目的。
2、經常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這個年齡段的寶貝佔有欲很強,他們在一起玩耍時很容易出現爭搶玩具,甚至打架的情況。
3、強迫症,情緒捉摸不透,隨時隨地可能爆發。這時候的寶寶就像個強迫症患者,稍有不如意他的情緒就開始爆發。
比如說:
不準她繼續吃土
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阻止他吃電池
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沒辦法幫他把斷掉的麵包重新粘起來
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不準她把手伸進200度的烤箱裡
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2歲為什麼可怕?
面對這些,相信沒有爸媽能夠輕鬆應對。那麼為什麼小天使到了2歲就紛紛變成「小惡魔」了呢?從身心發展規律上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心理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
第二個叛逆期:7-9歲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
其實,「可怕的2歲」不單單指2歲,而是泛指2~3歲這個心理叛逆階段,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他們此時會有較強的獨立自我意識,小腦袋裡每天都想著:
「我是誰?」
「我能做什麼?」
「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
他們想要自己控制一些事情,喜歡和家長唱反調,以此來體現自己的意志。
此外,兩歲之前,孩子很難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區別。他以為所有人都和他一樣,比如說自己喜歡玩小汽車,他就覺得大家都喜歡玩小汽車;自己不愛吃胡蘿蔔,其他人也同樣不愛吃。
因此,在這個階段,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了解、試探別人跟自己的差別。
該如何應對「可怕的2歲」
管理孩子的周邊環境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喜歡和家長作對,家長不允許做的事情,他偏要試試。比如說你告訴他剪刀很危險,小朋友不能在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動剪刀。
但是寶貝因為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反而很想做這件事。所以提前做好預防,將家裡的危險物品收起來或者放在寶貝觸碰不到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護好他。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們在上文提到過,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特別想要感受自己的掌控力,他們喜歡重複,希望不管是順序、方式還是路線、時間安排等都保持不變。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心情,並且滿足他的這種心理需求。
比如說我們在進家門換鞋時,可以問問孩子「寶貝,你想要爸爸把鞋子放在哪裡呀」。晚上睡覺前也可以問問寶貝「今晚寶貝想誰給你講睡前故事呀,是媽媽還是爸爸呢?」
通過這種方法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慢慢地孩子的內心就能安定下來,也就不需要用比較激烈的方式使自己感到安全。
給孩子找事做
還有一個辦法的就是給孩子安排豐富的活動,讓孩子盡情揮灑自己的精力。比如說當孩子有情緒想要發洩,家長可以提供紙張給孩子撕,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慢慢他就會自顧自地玩起來了。
另外,可以給孩子提供形態多變的玩具。比如積木、樂高等,與形態固定的玩具相比,這些玩具可以變化出各種不同的玩法,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書籍推薦
如果家長們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可怕的2歲」的知識,也可以購買一些書籍來閱讀,比如說《可怕的兩歲》、《你的2歲孩子》等,這些書裡介紹了很多引導孩子的辦法,對寶爸寶媽們很有幫助。
-END-
*註:圖片來源:攝圖網、英國那些事。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贏在起點早教學園出品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