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寶剛出生那會,真是萌化了,我恨不得每天抱著大寶不撒手,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生物啊!大寶的一舉一動都能讓我開懷大笑,但好景不長,也就在大寶兩歲的時候吧,我才發現自己養了個「小惡魔」!
剛開始聽不少寶媽說孩子的2歲很可怕,但是我不信,不過等大寶2歲左右我不得不相信,原本那個可愛的小天使漸漸離開了我,一個小惡魔漸漸出生了。每天動不動就哭鬧、總是說不要,甚至有時候會動手打人、抓人頭髮,為什麼我家大寶會變成這樣?
經過我的了解發現,兩歲原來是寶寶成長的分水嶺,在孩子兩歲前沒有能力去認知世界,只是無意識的生活,但是在兩歲之後孩子就會有自己的感知能力,甚至有自己的觀點。
有著名的心理學家對2歲孩子的心理進行研究發現:2歲孩子會有兩種表現,正是這兩種表現導致孩子性格大變。
1、認知能力發展
兩歲孩子有個最明顯的表現,那就是認知能力快速發展。一歲孩子還很好騙,你把手機給他玩,可能玩一會兒,他就扔在一旁你拿走他也不會管,但是兩歲之後你再將手機給他玩兒,如果你想拿走,孩子肯定會哭鬧,這就是兩歲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一個表現,也正因如此,很多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無緣無故的就發脾氣。
2、自我意識的產生
孩子在一歲的時候,一般都沒有自我意識,全憑家長擺布,但是到兩歲自我意識就開始萌發了,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總是會拒絕家長,面對家長的要求說不要,家長們千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只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變化,要用平常心去面對,一定要耐心的勸說引導孩子。千萬別吼孩子,吼孩子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一、理解孩子堅持自己
哈佛大學專家伯頓·懷特曾經花費37年做了一項實驗,發現從孩子14個月開始,就已經進入了2歲的叛逆期,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雖然孩子可能跟之前判若兩人,但是這都是因為叛逆期惹的禍,因此你要對孩子保持理解心態,並且堅持自己的決定,讓孩子明白,世界不是所有東西都如他所願成長,家長是為他好的。
二、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當孩子擁有自我意識之後,就想擁有自己的主動權,很多時候會拒絕父母的選擇,而是去選擇自己想要的,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利,不要去強迫孩子,就比如吃飯的時候桌上有饅頭和米飯,孩子想吃饅頭,但你卻想讓孩子吃米飯,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三、通過繪本引導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一提到繪本,可能很多父母都是表示拒絕,覺得兩歲孩子看不懂繪本,其實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看懂繪本,而是讓孩子通過故事理解一些道理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我家孩子兩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鮮豔的圖案,並且喜歡聽故事。
所以我就利用他的喜好,給孩子買了一套培養行為習慣,養成好性格的繪本,每天讓孩子看上面的色彩鮮豔的圖片,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在故事當中孩子懂了很多東西,不刷牙就會長蟲牙、飯前必須要洗手、衣服要自己穿……
孩子的脾氣要發生改變了,因為故事讓他知道生氣是沒有用的,我就是這樣讓我家孩子平穩的度過了兩歲的叛逆期,今天我就將這套繪本分享給各位父母,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