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中秋節」的歷史由來

2020-12-22 神渡說廣西廣東

一.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除了春節外,最為隆重的傳統民俗節日。即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即中秋節,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二.中秋節別稱: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有些地方又叫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月夕、秋節等。在唐朝時期,「中秋節」也叫「端正月」。

「團圓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仲秋節」、「中秋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八月節」、「八月會」:因中秋節這天在農曆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

「月節」「月夕」: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

三.「中秋」的起源:

(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大概意思是到了每一年的秋季(即「仲秋」),(由地方的縣、道官府調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朝廷賜給這些老人粥喝。「仲秋」即「中秋」。

(二)「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天子春天朝拜太陽,,秋天朝拜月亮;在清晨朝拜太陽,在黃昏朝拜月亮.

(三)「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時間,正是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的季節,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四.中秋節「月餅」的起源:

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這天,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五.「中秋節」作為固定的、正式的節日出現在什麼時候:

唐朝時期,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在唐朝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六.「團圓節」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團圓節」這一稱呼,最早見於明朝的史記記載。

(一)《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意思是農曆八月十五這天叫做中秋節,民間這天都相互以月餅饋贈親朋好友,希望團團圓圓的意思。

(二)《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要求祭拜月亮所用的餅要圓的,所用的西瓜呢,也應該劃成蓮花形狀......如果有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的,這天也必須返回婆家,也就是說這一天是團圓的節日。

七.全世界都有哪些國家過「中秋節」:

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也是韓國、日本等國的傳統節日。

(一)韓國:韓國人過中秋節,韓國人又稱中秋節為「秋夕」或「感恩節」。「中秋節」在韓國放假五天,是韓國一年中放假最長的節日。

(二)日本:日本人過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在日本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裡稱為「月見」。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

(三)越南:越南人過中秋節,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在越南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

(四)新加坡:新加坡人過中秋節,新加坡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因為新加坡這個國家是一個華人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是一個華人國家。

(五)朝鮮:朝鮮人過中秋節,在朝鮮稱中秋為「秋夕」。

(六)泰國:泰國人過中秋節,在泰國中秋節叫做「祈月節」。

(七)尼泊爾:尼泊爾人過中秋節,在尼泊爾中秋節叫「德賽節」。

(八)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人過中秋節,在印度尼西亞中秋節叫「大月節」。(九)寮國:寮國人過中秋節,在寮國中秋節叫做「月福節」。

(十)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主要是馬來西亞當地華人)過中秋節,馬來西亞的華人在中秋節時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賞月、吃月餅、提燈籠遊行。

(十一)柬埔寨:柬埔寨人過中秋節,在柬埔寨中秋節叫「拜月節」。

(十二)緬甸:緬甸人過中秋節,在緬甸中秋節叫「光明節」。

八.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國家和中國一樣過中秋節:

(一)地域相近:與中國一同過中秋節的這些國家,都是位於東亞、東南亞地區,這些國家都是與中國相鄰。

(二)文化相近:這些地區的國家在文化上、風俗上、傳統上都差不多,而且都屬於漢文化圈。

(三)歷史原因:這些國家在歷史上,絕大部分都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更有些國家以前直接就屬於中國的領土,是中國直接管轄。

因而,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這些國家祭月、祈月、賞月、團聚等風情都基本一致。

相關焦點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你準備好和家人團聚了嗎?胖丁兒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希望你們都可以吃胖胖噠!說到中秋啊,其他國家是否也跟我們一樣在歡慶「中秋節」呢?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燈許下願望哦首先,跟大家來聊聊那些有趣的歪果仁的大話中秋,當你問他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 中秋節的由來簡短故事 臨沂人從小就知道嫦娥奔月
    中秋節不僅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中秋節的浪漫傳說,你知道哪些呢?   中秋節由來簡介: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
  • 關於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由來
    3、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4、吃月餅: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歷史上月餅的由來,朱元璋月餅中藏紙條起義成功!
    月餅的由來從唐朝便開始有記載,直到明朝朱元璋起義,用月餅中的字條來傳遞信息,獲勝後定義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由來也有可能是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用小麥製成的月餅用來皇家祭拜天地神明,祈求風調雨順。一、歷史上月餅的由來月餅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唐代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美好、愛與和諧,年年歲歲,花好月圓,古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亦有此意。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節由來的故事吧!
  • 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 中秋節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關於中秋的神話傳說嗎?
    中秋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歷史源遠流長,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中秋源於上古時代,因為當時人們對天象的崇拜,是從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供奉月亮,是我國古代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就是古代的「供奉月亮的節日」。
  • 201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是什麼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是什麼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中秋節#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秋節應該是除了春節最重要的節日了一提到中秋節,人們就會想到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 其實端午節不只是中國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歷史由來你了解多少?
    其實端午節不只是中國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歷史由來你了解多少?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共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也與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國慶統稱為中國七個法定節假日。端午節即將來臨,除了吃粽子,懷念屈原,關於對端午節的歷史由來,大家還有多少了解呢?另外,你們知道嗎,其實端午節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
  • 中秋節的由來、傳說故事、各地風俗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
  • 中秋節都過了,關於中秋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每年都過中秋節,但是很少有小夥伴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今年的中秋已經過去半個月了,今天給大家說下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中國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古時候帝王們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一年一年的傳下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相繼效仿,逐步傳到民間。慢慢地發展成為了現在的中秋節。最遠能夠追溯到唐朝時期,普及於漢代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