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大量出汗後 別忘補充鹽水或含鈉鉀運動飲料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7月18日訊 悶熱的夏天,很多人喜歡飯後運動出出汗……近日,記者從市區多家醫院急診室獲悉,近期高溫天氣低鉀症病人明顯增加,發病原因是流汗過量,其中一些年輕人因運動出汗較多,造成「缺鉀性軟癱」。

  運動後腿腳發軟噁心原來是低鉀症

  林先生是名籃球愛好者。前幾天,他和朋友打球後突然感到四肢鬆軟無力,特別是下肢無力,還有些噁心。眾人以為林先生中暑了,趕緊給其服下十滴水,但症狀並未緩解。隨即,林先生被送醫,醫生告知其實是低血鉀。經過輸液補鉀,林先生很快恢復。

  無獨有偶,在工地高溫作業的錢師傅最近幾天也出現了乏力、四肢麻木的症狀。刮痧後也沒見效,經診斷,錢師傅的症狀是低鉀症引發的。

  「人體含鉀量本不高,夏天大量出汗,很容易引起缺鉀。」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邱賢克醫師介紹,引起低鉀的原因很多,夏季一般是在重體力勞作以及劇烈運動之後,人體大量出汗而導致鉀、鈉的流失。

  低鉀症容易被誤認為中暑

  邱賢克表示,低鉀症很容易被誤認為中暑,主要表現為乏力、四肢麻木,嚴重時會出現呼吸無力,心律不齊甚至心跳停止,而中暑的症狀則較為複雜一些。「近期低鉀患者增多,每周都會接診好幾個。」溫醫大附二院急診室醫生表示,發病原因大多是流汗過量,重症的低鉀患者甚至一度停止呼吸。

  醫生表示,鉀主要維持著體內的水鹽代謝,通過調節體內若干種酶的活性,使肌肉和神經處於正常的興奮狀態。如體內鉀含量少了,血壓不正常,心律也會不正常。不過正常人在日常生活裡,沒大量出汗的話一般不會出現低鉀,因為鉀可通過飲食得到補充,通過汗水、大小便排出,人體可以自行調節、維持血鉀的動態平衡。

  運動量大出汗多可補充含鈉鉀運動飲料

  醫生提醒市民,夏季可多吃含鉀高的食物,比如豆類、瓜果和魚類等,如香蕉、楊梅、梨子含鉀量就很高。

  「補水以少量多次為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溫開水加食鹽分次口服,單純補充白開水意義不大。」邱賢克建議,市民運動後可喝一些含有鈉鉀元素的運動飲料,但不能太甜,含糖量如果過高,會使血糖迅速升高,進而造成血清鉀的減少。

  據介紹,流汗太多,水與電解質很多排出,血液濃縮、黏稠,但機體會做出反饋讓人喝水,但如果只是單純大量飲水會發生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引起惡性心律失常;短時無大量電解質水攝入,會使液體進入腦部,造成腦水腫,嚴重時引起昏迷。

相關焦點

  • 運動出汗的益處和出汗後需要補充的營養
    適合喝的有這些:1.淡鹽水。大量出汗後只是單一的喝水是不行的,最好喝些淡鹽水,而且要注意分多次、少量飲用,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量。將適量食用鹽放入水中,等鹽溶解之後即可飲用,一般喝10-30度左右水溫的淡鹽水為好。
  • 運動後出現這些症狀 小心是低鉀症
    入秋後天氣變涼,傍晚外出運動的人們多了起來。一些朋友由於運動較為劇烈,沒有及時補水,出現了四肢發軟等症狀。專家提醒,劇烈運動後要注意及時補鉀、補水,小心低鉀症來襲。低鉀血症的高發群體一般為青壯年,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手腳發麻,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一般問題不大,但有些嚴重的低鉀患者會誘發心律失常,甚至出現心臟驟停,這就不能等閒視之了。引起低鉀的原因很多,夏季一般是在重體力勞作以及劇烈運動之後,人體大量出汗而導致鉀、鈉的流失,這時候如果不及時給身體補鹽水,就容易導致低鉀血症。
  • 高溫天連續運動突發四肢無力 大汗後應及時補充電解質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劉蓉通訊員李琪彬)近日廈門天氣持續高溫,但不少市民仍堅持戶外鍛鍊。黃先生就因在高溫天氣下劇烈運動導致電解質流失,突發四肢無力。
  • 運動後猛喝淡鹽水? 專家:單純補充食鹽水不夠健康
    今(24)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急診科主任周人傑教授指出,這樣的「鹽漬」是人體內鹽分大量流失造成的,室外工作者應及時巧妙地喝水,及時補充鹽分。周人傑介紹,在炎熱的夏季,人體大量出汗,人體在出汗的過程中,損失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多種水溶性的礦物質,這種水溶性礦物質,包括了鈉、鉀、氯、鈣等微量元素,待汗液中的水分蒸發後這類無機鹽成分就滲析附著在衣服表面,就像我們平時常見的鹽一樣。
  • 運動時出汗,原來這麼好!
    鈉、鉀等電解質的大量丟失可導致神經-肌肉系統障礙,引起肌肉無力、肌肉痙攣等症狀。學會正確補水運動時補充水分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如果出汗量不大,補充白開水或者礦泉水就好,切記不要喝高糖飲料比如碳酸飲料、果汁等。如果出汗量大,則最好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者鹽水。
  • 運動飲料測評報告二:魔力維他命含鈉過高 營養素飲料並非維生素...
    參考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的數據,18歲以上成年人每天鈉的適宜攝入量為2200mg,鉀的適宜攝入量為2000mg。「運動飲料因為要補充電解質,所以需要含有一定的鈉、鉀等礦物質。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鈉會加快人體對於水分的吸收。不僅如此,鈉還能讓人在鍛鍊時喝下更多的水,幫助人體保持攝入的水分。
  • 你常買的運動飲料,大部分都是假的
    根據這個原則,研究所去電商網站上搜了搜,發現大部分我們認為的運動飲料,竟然都不是運動飲料……舉幾個例子:我們常買的脈*,其實是維生素飲料。從它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就可以看出,主要成分是糖和幾種維生素,完全不含電解質,大量出汗後喝脈* 不能幫助補充排汗流失的電解質。
  • 出汗之後喝鹽水?這種補水方法可能並不靠譜
    夏天天氣炎熱,稍一運動就容易汗流浹背,然而,出汗作為身體的一種生理性調節反應,其實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很多人認為,出汗會造成身體流失微量元素,所以,在出汗後會選擇飲用一些淡鹽水來進行補充。那麼,出汗到底有什麼作用?出汗後是否需要補充淡鹽水?在運動後又該如何補水呢?
  • 迅速補充體力的運動飲料是否適合您喝? 運動飲料有哪些成份?
    迅速補充體力的運動飲料是否適合您喝? 運動飲料有哪些成份?時間:2018-05-02 13:18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迅速補充體力的運動飲料是否適合您喝? 運動飲料有哪些成份?
  • 乾貨;運動後喝鹽水的4大好處,運動型飲料有哪些成分?趕快收藏
    乾貨;運動後喝鹽水的4大好處,運動型飲料有哪些成分?補充鹽水的四大好處:1、 主要是為了補充在運動中隨汗液流失的鈉鹽,預防運動後的低鈉血症。雖然淡鹽水在運動中起著不小的作用,但鈉鹽的攝入也不是越多越好。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普通成年人每人每日食鹽(NaCl)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但由於運動員對鈉的需要量相對較高,所以他們鈉的供給量應相對的高一些。我國推薦,運動員每日鈉的供給量是:常溫下訓練不超過5克,高溫下訓練不超過8克。對於我們日常的鍛鍊,中低強度的運動,個人建議參考下限(5克)即可。
  • 夏天長跑後喝什麼?我們對比了6款運動功能飲料後,得出了答案
    主要包括運動飲料、能量飲料以及其他保健作用的飲料。一般功能飲料的主要作用是抗疲勞和補充能量。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功能飲料,如:紅牛、脈動、樂虎、力保健等等。運動飲料中除了水、糖分、鈉、鉀外,也可能含有一些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 運動後喝什麼水
    文章導讀 運動後喝什麼水?我們都知道,人體每天是需要補充足夠水分的,尤其是在夏季,因為夏季更容易出汗,電解質流失量大,此時,最好添加一些含有電解質的運動型飲料,它可以維持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並避免一些不適。
  • 運動後體重下降4%需補充電解質
    運動後補啥水 體重說了算一運動就帶上一瓶功能性飲料,已成為不少運動愛好者的習慣。不過,美國「MSNBC」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人們現在過於迷信電解質飲料如佳得樂和脈動、加強性飲料如紅牛等的功效,很多時候你可能並不需要它們。
  • 運動飲料的成分及適合人群
    添加的鈉元素也可以幫助改善運動飲料的口味,這樣的飲料每升中一般含有250~500毫克鈉元素。  運動飲料中鈉元素更重要的一個好處就是維持血漿含量。在運動後的恢復期,直到所有損失的鈉元素都重新補充了之後才能進行徹底的水合作用。運動飲料中的鈉元素能幫助身體保持吸收的水分而不僅僅是「短暫借用」。愛運動的人的血液含量一般比不愛運動的人多。
  • 功能飲料適用成年人大量運動後 青少年喝適得其反
    炎炎夏日,冰涼飲品受到追捧,但是在飲料區有這樣一類產品隱藏風險,那就是功能飲料。很多功能飲料的廣告吹噓自己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或是在運動後能夠迅速恢復體力。越來越多青少年被其口感、包裝、宣傳而吸引,出現過量或不正確飲用功能性飲料。
  • 健身知識:運動飲料到底該怎么喝?
    原標題:健康飲食:運動飲料到底該怎么喝? 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相對比較快,運動能更好的促進血液流通,排汗排毒。夏季運動時,除了要注意不要在高溫時間運動,還要多補水,尤其是流汗時更需要補充鹽分和水分。運動飲料或許是不少運動達人的補水之選,但運動飲料怎么喝也是有講究的!
  • 常州女子為排毒喝5000ml自製鹽水 結果水中毒
    經詢問得知,原來這名女子從網上看到一個偏方,說大量喝鹽水可以排毒養顏,於是就在家自己配置了5000ml鹽水(差不多普通5磅暖瓶兩瓶),3小時內全部喝完。誰知她剛喝完,就出現了上述症狀。 「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被稀釋,從而導致水分滲透到細胞內而細胞水腫,這也就是水中毒」,常州四院急診內科醫師張倪君介紹說:「患者雖然自己配置的是鹽水,估計比例也不對,來醫院檢查後發現她有嚴重低鈉、低鉀血症。」據醫生介紹,人渴了再喝水,也不利於健康,但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則會出現水中毒。 那麼怎樣正確喝水呢?
  • 女子自製鹽水排毒養顏 3小時灌下兩暖瓶水中毒了
    經詢問得知,原來這名女子從網上看到一個偏方,說大量喝鹽水可以排毒養顏,於是就在家自己配置了5000ml鹽水(差不多普通5磅暖瓶兩瓶),3小時內全部喝完。誰知她剛喝完,就出現了上述症狀。  「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被稀釋,從而導致水分滲透到細胞內而細胞水腫,這也就是水中毒」,常州四院急診內科醫師張倪君介紹說:「患者雖然自己配置的是鹽水,估計比例也不對,來醫院檢查後發現她有嚴重低鈉、低鉀血症。」據醫生介紹,人渴了再喝水,也不利於健康,但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則會出現水中毒。  那麼怎樣正確喝水呢?
  •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運動飲料!
    可快速補充水分和營養元素運動飲料是根據運動時生理消耗的特點而配製的,可以有針對性地補充運動時丟失的營養,起到保持、提高運動能力,加速運動後消除疲勞的作用。能夠在運動後為人體迅速補充水分和多種營養元素。按照一般劃分方法,功能飲料一般可分為運動飲料、能量飲料、營養素飲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飲料四大類。
  • 熱҈熱҈熱҈ | 炎炎夏日出汗多,流失的可能不只是水分
    ,在前幾天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後,大汗淋漓的小王突感噁心、四肢無力、全身抽搐,球友趕緊將小王送至我院急診室,經檢查後診斷為低鉀血症,予以補液、吸氧等積極治療後,情況好轉出院。我院急診科主任虞振委醫師表示,正常人一般不會出現低鉀,因為鉀可以通過飲食得到補充,通過汗水、大小便排出,人體可以自行調解、維持血鉀的動態平衡。近期低鉀患者增多,主要與夏季高溫天氣密切相關。青壯年是低鉀血症的高發群體,高溫天氣,重體力勞作以及劇烈運動之後,人體大量出汗而導致鉀、鈉的流失,這時候如果不及時給身體補鹽水,就容易導致低鉀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