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坡、王壠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項目工地。
大通公司在各項目工地進行質量、安全、環保互查。
大通公司文化牆一角。
(聶曉彬 荊素先)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民生工程、安居工程十分關注,國家把棚戶區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接連出臺新策推動這項工作,我市棚戶區改造不斷掀起新的熱潮。
作為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城中村改造五大項目的建設主體單位,陽泉大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載著艱巨而光榮的使命。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卓越品質,回報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為全面快速推進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發揮了重要作用。
秉承使命 為百姓建「福」
大通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隸屬於開發區的一家國有股份制企業,主要負責園區建設的投融資,園區平臺打造和道路建設,開發區舊村改造及保障房建設以及開發區土地收儲,園區項目管理和資產管理等,註冊資金2.04億元,總資產5.03億元。目前,大通公司主要承接河坡王壠、候家溝、洪城北路東、平坦堖村、駝嶺頭五個棚改項目和張家窪扶貧搬遷項目,總投資達25億多元。
為加快棚戶區改造進度,讓棚改區群眾儘早住上新樓房,在開發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大通公司加大工作力度,與施工單位積極溝通,上傳下達,及時調處,緊張忙碌,常常挑燈夜戰。各項目部從成立開始就不分節假日和白天黑夜,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開展工作。
8月15日,立秋後的山城白天氣溫絲毫不減盛夏,炎炎烈日炙烤著大地。在開發區河坡村、王壠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項目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這個佔地近80畝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工程,在不久的將來,將會以高樓林立、標準化住宅小區,配以幼兒園、商業服務用房等完善的配套設施,成為河坡村、王壠村村民安居樂業之地。
張家窪村是開發區東區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通公司被開發區管委會確定為張家窪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主體後,在管委會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通公司與張家窪村通力合作,全力推進搬遷工作。園區打造和扶貧搬遷有機結合,既為張家窪村民帶來了更多的實惠,又為後續的園區打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記者走進張家窪安置點——石榴園小區,正趕上村裡趕廟會,入住村民迎來送往好不熱鬧,生活的環境上了檔次,喜悅的笑容也由衷地寫在了臉上。
今年74歲村民張連慶在張家窪村生活了大半輩子,做夢也沒想到能住進城裡的高樓。去年9月份,老張一家三代,用村裡的舊宅置換了3套百餘平方米的新樓。兩個兒子都在家附近找到了營生,生活有了保障,就業、就醫等難題,都一一化解了。
說到移民搬遷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好處,老張如數家珍,一件件聊了起來。以前的張家窪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外出打工、上學、就醫都不方便,如今搬到了城市,徹底告別了和泥打炭、屋漏修頂的日子。
老張的孫子今年已經大學畢業,馬上就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老張忍不住心中的喜悅:「孫子結婚的房子也都備齊了,要不是趕上國家的好政策,不用說三套房子,就是半套俺也給孩兒們買不起。」
老張家的幸福生活,是張家窪村整體搬遷後的幸福寫照。為了讓轄區更多棚戶區的村民住上高標準、高質量的住宅小區,大通公司 始終堅持以「責任為先、嚴謹踏實、創新合作、誠信共贏」的經營理念,積極投身於開發區城中村改造的工作中,並以一流的規劃、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施工,有效保障和推進了轄區棚戶區改造的順利實施。
落實責任 確保工程安全環保
近日,大通公司洪城北路的項目工地,一輛輛渣土運輸車輛正在進行輪胎衝洗。工地負責人袁平介紹,洪城北路項目施工面積大且施工工地毗鄰市區主幹道,為減輕項目施工對市容市貌造成的影響,在大通公司要求和監管下,該項目部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規範工地的環保工作。
今年以來,圍繞全市實施的「五城聯創」工作,大通公司落實責任,堅持「安全第一,綠色發展」的理念,將安全、環保工作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總經理武浩始終把「6個100%」作為環保生產的底線,嚴格落實各施工單位執行情況。同時,設立專職安全員、環保員崗位,不定期組織對各個項目工地的安全、環保進行抽查檢查。
為營造一個積極向好的氛圍,大通公司組織各項目部互相學習、借鑑的活動,定期組織各項目管理人員進行質量、安全、環保互查,點評各項目的優缺點,學優補差,共同推動公司各項目的安全、質量、環保協調發展。公司總經理武浩要求項目負責人要時刻不放鬆地抓好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認真落實安全、環保生產責任制,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
公司還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調度,通過召開調度會、赴施工現場實地查看等辦法,對棚戶區改造開工在建項目逐個摸清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對重點問題進行專項調度,督促實施單位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進一步完善措施、細化工作、嚴格監管、嚴把質量,確保棚戶區改造高效有序推進。
在工程建設中,大通公司總經理武浩多次帶隊,深入工地全面了解公司在建地的實際情況。他不分節假日,深入工地一線,多次召開安全生產工作現場會議,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具體工作要求。同時,針對節假日工地不停工,監管薄弱,建築安全生產事故易發的現實特點,武浩提出了有效措施,組織開展建築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督查、檢查和巡查,起到了良好的預警效果和指導作用,確保了關鍵時段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安全生產「零事故」。
棚戶區改造項目涉及範圍很廣,尤其是新開工項目的前期工作手續繁雜,涉及部門眾多,大通公司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在土地審批、規劃設計、施工許可、房屋拆遷、招投標等方面加強協調、加快速度,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此外,大通公司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履職盡責、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抓責任落實,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增強員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推進公司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全面落實。
大通公司總經理武浩說:「公司之所以制定落實嚴格的生產責任制,就是要確保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完成,讓更多棚戶區百姓早日遷入新居,享受城鄉一體化成果。」
知行合一 助力企業發展
走進大通公司的辦公大樓,樓道裡黨建文化牆奪人眼目。潔白的牆壁上,「責任為先,嚴謹踏實,創新合作,誠信共贏」十六個紅色大字莊重有力,詮釋著大通公司務實的經營理念。大通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趙岱信說:「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們企業的動力之源,是企業的『根』和『魂』。」
2016年大通公司剛剛起步階段,就在開發區黨工委的指導下及時成立了黨支部,保證了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貫穿於企業發展全過程。通過建章立制,強化學教,提高了黨員素質,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全體黨員的引領帶動下,大通公司在成立不久就快速進入角色,為開發區的棚改工作打開了嶄新的局面。
為更好地教育引導黨員「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增強黨員幹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大通公司積極完善了「三會一課」制度,按照機關黨委的學習要求,緊緊圍繞公司中心工作,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與落實行政工作同步組織實施,切實做到了將支部工作與行政工作同時布置、同時落實、同時檢查。
根據開發區黨工委工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公司先後制訂了《大通公司黨支部黨日活動工作方案》《黨支部黨員考核細則》等制度,確立了全年黨日活動思路和工作計劃,同時對黨員的考核實現了量化、細化、標準化,黨員考核與公司全員績效考核有機結合起來,使黨員幹事有激情,工作有動力。如今,在大通公司,黨員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幹力量、核心力量,他們鑽研業務知識,爭當業務專家和崗位精英,湧現出了一個個先進的典型。
作為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趙岱信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今年「七一」,趙岱信被評為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成為公司全員學習的榜樣。
周彩燕是大通公司財務科的一名員工,也是全區的「優秀共產黨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周彩燕兢兢業業、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和作風,贏得了公司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2017年度,公司累計完成支付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拆遷補償費用及建設管理費用共計3.1億元,在工作頭緒繁雜,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周彩燕合理安排時間,圓滿高效地完成了任務,做到了工作零差錯,為公司的健康運行作出了突出貢獻。
青年黨員史令敏是公司預算崗位的骨幹。由於預算崗位工作量大,她常常加班加點審查各項目預算編制情況,既能確保按時完成審核,又能保證不出差錯。在懷孕和哺育期間,她不提要求,不計報酬,克服重重困難,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圓滿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以嬌小的身影映照出黨員的高大形象。
在優秀黨員幹部的示範帶動下,公司上下個個比學趕幫,爭優創先,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
今年26歲的姜圓是一名年輕的90後,也是大通公司的新生力量。2017年3月入職工程項目部。儘管入職時間不長,但她勤學好鑽,工作認真,表現突出。在2017年的公司年終評比考核中,她被評選為崗位能手。
姜圓說:「雖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從我初來乍到時,就被公司濃厚的學習氛圍所影響,身邊的每一個同事對待工作的認真盡責的態度感染著我。我要向他們學習,在工作崗位上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有這樣奮發向上的團隊,何愁無往而不勝!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大通公司在棚戶區改造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今,在開發區這塊熱土上,棚改區廣大群眾翹首以盼的一棟棟別致的樓房正在拔地而起。放眼開發區廣袤的土地,園區建設、融資開發,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他們。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大通公司在做好棚改工作的同時,勇當開發區經濟建設的排頭兵,正在籌劃新的發展藍圖,向新的發展徵途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