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
焦慮並不可怕,如果當我們深入了解了焦慮的根源,並學習掌握了有效控制焦慮的方法。
我們所有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但是只有當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長期處在失衡的狀態中,而且感覺似乎永遠找不到平衡的方法,我們才會容易陷入緊張不安,心煩意亂,過度的焦慮感才會慢慢滋生,並且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如果我們找到正確的方法,對自己的焦慮進行有效的管理,就會不斷恢復工作和生活中的協調感,慢慢就會走出過度焦慮。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時代,但是我們卻經常感到焦慮不安,這些都是因為過於敏感的生存本能所導致的。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名叫《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為什麼你容易焦慮,不安,恐慌和被激怒?》,書中從科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們產生焦慮,不安和恐慌等不適感覺與生存本能之間存在強大的內在聯繫。
並且提出了15個經過作者驗證的有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焦慮,學會使用全新的生活方式迎接新的挑戰。
1, 擺脫對現代技術的依賴。
毋庸置疑,現代技術會加劇我們的整體焦慮。
微信消息,抖音視頻,新聞報導,以及電子郵件等等在很大的程度上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幾乎佔據著我們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時間。
這些現代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會長期存在,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更好地管理其對我們的影響,不要產生完全的依賴。
我們可以規定某些時段,讓自己從數字互動中解放出來,讓自己的心靈與身體喘口氣,焦慮感就會稍微降低一些。
2, 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我們不僅自己要求完美,有時候還期望別人完美,這樣很容易引發內心衝突和別人的爭吵。
其實「不完美」才是我們的常態,不完美才是好東西,有時候還給我們提供了機遇,讓我們逐步改善不完美的狀況,讓我們的生活發生比較大的一些改變。
3, 限制感官通道受到的刺激。
我們很容易形成同時做幾件事的習慣,這樣很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變得注意力不能集中,無精打採。
如果我們每次只刺激一個或者兩個感官通道,就會慢慢養成專注做事情的習慣,工作的效率就會提高,焦慮感就會慢慢減少。
4, 睡前讓自己放鬆起來。
睡前的活動習慣很重要,可以放下手機,聽一些放鬆的音樂或者做睡前瑜伽,冥想,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和大腦完全放鬆起來。這樣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並且收穫高質量的睡眠。
5, 學會放慢速度。
現在我們都處於快節奏生活的包圍中,讓我們很難放慢速度,即使我們知道放慢速度是有價值的,但是卻很難做到。
當我們處於快速模式中,就會緊張不安,高度警惕,自然而然就會引發壓力和焦慮。只有適當的學會放慢速度,這種不適感才會慢慢降下來。
6, 不要拖延,快速行動。
如果我們想好的事情,不要等到非要做才去做,最好能夠快速行動,做好了就沒有那麼多的焦慮。因為拖延很容易導致事情越堆越多,最後導致我們感到非常的焦慮。
7, 不要強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如果我們不顧自己能力的限制而竭力完成所有的工作,我們會感到疲憊不堪,焦慮也會加強。
想要同時完成所有的工作是非常不切實際的,這就像我們想要實現完美一樣不切實際。
8, 接受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
我們往往容易在不確定性面前感到十分的不安和焦慮,這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總是試圖克服不確定性,很多時候往往是徒勞,反而加重不確定性對我們的影響。
最好的方式,還是接受不確定性,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不能改變的規律。
9, 戒掉容易憤怒的習慣。
憤怒和敵意可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重大風險,過於頻繁的憤怒會變成一種上癮症,讓我們很難戒掉,最後只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10,生活要遵循一個有規律的時間表。
遵循有規律的時間表,意思是我們要注意睡覺,吃飯和鍛鍊的時間都要很有規律。而且每天要給自己留下一段時間放下工作,讓自己空閒下來,真正感受到放鬆。
11,拓展你的心理舒適區。
我們往往容易傾向於停留在那些固有的,熟悉的心理舒適區。但是,如果我們的舒適區受到挑戰越少,縮小的就越嚴重,這是我們很容易忽視的地方。
我們的心理舒適區也像肌肉一樣,如果得不到鍛鍊,拓展和運用,最後反而會萎縮與衰弱。
所以,為了防止心理舒適區縮小,我們就要不斷地拓展新的心理舒適區。
12,允許自己休息片刻,緩緩情緒。
我們在高強度快速工作節奏中,很容易忽視內心節奏的需要。如果內心節奏被破壞,很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但是如果我們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允許自己暫時休息片刻,哪怕就是幾分鐘,做幾個深呼吸的訓練,都能夠緩解我們內心的焦慮感,恢復內心的平衡,避免出現不適症狀。
13,延遲你對滿足感的需要。
我們很容易習慣於追求及時滿足感,如果一旦自己的欲望不能及時得到滿足,我們立馬就容易產生一定程度的不適感,慢慢加重焦慮。
如果我們反著來做,不讓自己那麼容易感到及時滿足,慢慢就可以適應延遲滿足的狀態,而不會過於焦慮。
14,嘗試放空自己。
當我們學會放下工作,給自己一段時間來放空自己,聞一聞玫瑰的芬芳,找一個好朋友聊聊家常,或者靜靜地坐著沉思都可以。
嘗試放空一下自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15,多做體育鍛鍊。
我已經體會到了,一定的體育鍛鍊可以降低焦慮水平。
比如每天堅持跑步,做瑜伽,伸展運動,散步等。
時間不需要很長,每次5分鐘,每天數次,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焦慮水平。
———完結———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望親點讚,歡迎關注今日頭條號作者:夢嫻君,我們一起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