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集團正式跨入有機農業領域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中新社香港十月十二日電臺北消息:臺塑集團使用自家的有機肥種蔬菜有成,董事長王永慶天天食用保健養生,更決定擴大生產,預定明年元月將可月產二十多萬公斤有機蔬菜。

  臺塑集團屬下的臺朔環保科技,從廚餘研發有機肥料有成,不僅讓董事長王永慶自家頂樓花園成功培養荔枝樹開花結果,去年九月更在林口球場邊整理出佔地約一公頃的實驗農場,也成功栽種出有機蔬菜,供應講究養生的王永慶日日食用。

  如今,臺塑集團正式跨入有機農業領域,王永慶十一日核准設立楊梅農場,由臺朔環保科技主導新闢二十公頃、投入近億元臺幣作有機農場,未來將生產「臺朔牌有機蔬菜」,先供應企業員工,再逐步推廣宅配到家。

  為避免一般室外栽種會面臨酸雨、蟲害的問題,臺塑的有機農場將採用網室栽種,如此一來可以降低蟲害,不受天候影響收成,保證產量穩定。未來楊梅農場採用與農民籤約的方式生產,由臺塑提供先進的有機科技,邊種邊研發,並與廚餘廠生產的有機肥形成整合,進行一貫化的生產。

  依照規劃,楊梅臺塑農場明年元月就可以收成,估計每個月可生產約二十萬四千公斤的蔬菜。目前臺朔牌有機蔬菜未上市已先轟動,不少人向臺塑詢問經銷權;臺朔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施重德說,有機農場若能規模量產,將評估在臺北市東、西、南、北四區開設門市銷售,更將發展宅配到家的服務。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臺塑集團
    福懋即為臺塑前身。轉自搜狐  王永慶事先就已發現塑料的市場機會。臺灣是國際燒鹼生產基地之一,而燒鹼生產過程中有70%的氯氣被棄置不用,實在是太可惜了。儘管他並不熟悉塑料生產過程,但他知道氯氣是其主要原料,於是他毅然投入自己原來不熟悉的領域。轉自搜狐  但是,事與願違。
  • 臺塑企業
    1965年設立臺化公司,利用山上伐木所砍除的枝梢材及小徑木作為原料生產嫘縈棉、紗、布及成衣,正式跨入紡織業。南亞公司繼之於1968年設廠生產聚酯棉,臺塑亦於同年設廠生產亞克力棉,臺化又於1974年設廠生產耐隆纖維及布。為提高附加價值及提供下遊客戶更完善的服務,並設立規模龐大的染整廠,不但是臺灣唯一能同時生產四種紡織用纖維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纖維生產廠商之一。
  • 大量資本進入雲南農業領域 有機農產品受關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昆明華曦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早已開始著手準備,來年春節即將與大家見面的電子商務網站正好破解這一難題。「在美國的有機生鮮超市,產品價格就比普通超市裡的蔬菜、禽蛋貴一些,可在中國,只要打上有機標籤,有的產品身價連翻10番。我們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就是希望通過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
  • 聯想控股投資拜博口腔跨入醫療服務領域
    聯想控股投資拜博口腔跨入醫療服務領域 2014-06-16 18:15:20聯想控股與拜博口腔醫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聯想控股跨入醫療服務領域。  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和藉助各自的管理資源、品牌價值、市場體系、資產增值等優勢,實現深度融合和互惠共贏。此番成功「牽手」,將助推拜博口腔醫療集團向業界第一品牌進軍。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1960年,臺塑每月PVC粉總產量比最初增加10倍到1200噸,並開始外銷。在塑膠原料及加工奠定基礎之後,臺塑企業持續不斷朝向多元化發展。1965年,臺灣化學纖維工業公司(臺化)成立,利用山上伐木所砍除的枝梢材及小徑木作為原料生產嫘縈棉、紗、布及成衣,正式跨入紡織業,資本額已經高達新臺幣一億元。1967年11月,工廠開工生產,資本額已經追加到新臺幣三億元。
  • 臺塑南亞8寸晶圓廠 擬移到廣東繼續生產
    【本報香港電】臺北消息: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說,南亞科技因為轉投資12晶圓廠的華亞科技開始量產,符合赴大陸投資8晶圓廠的條件,因此如果有機會,南亞科技會適時向臺灣當局提出赴大陸興建8晶圓廠的申請。  王永慶是在13日晚結束大陸行返抵臺灣後作出上述表示的。這已是王永慶今年來第三度到大陸考察訪問。
  • 王永慶逝世10周年,臺塑舉辦特展緬懷創辦人
    ▲臺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逝世多年,臺塑先前舉辦特展緬懷兩位創辦人過去生平,並且透過照片影片來敘說過去的故事。(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臺塑提供)  「經營之神」王永慶從米鋪學徒白手起家,到一手創立臺塑石化王國,如今逝世10周年,一生留下許多經營事業與人生的典範,留給臺塑集團3大葵花寶典,使得臺塑四寶在市場上如日中天,單是2017年全年一口氣賺進237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 臺塑集團南亞塑膠工業公司日前落戶廣東博羅縣
    中新社惠州八月十六日電(記者 宋秀傑)世界知名企業臺塑集團最大成員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惠州市博羅縣石灣鎮投資的塑膠廠項目,將於今年十月份正式投產。  記者今天從當地政府了解到,這是繼今年初臺塑集團旗下南亞公司在蘇州崑山籤下投資合同興建六家工廠後,南亞公司在大陸投資的又一大手筆,也是該公司計劃在大陸投資建設的五座塑膠廠之一。  南亞塑膠工業(惠州)有限公司於去年初正式落戶博羅縣石灣鎮,購地近六十萬平方米,設立塑膠廠和電子廠,以生產新型防水建築材料為主體。
  • 臺塑集團無敵採購網 終被「有心人」攻破
    臺塑集團的採購防舞弊措施過去堪稱無懈可擊,甚至是企業管理的經典教案,最終卻敗給「有心人」。臺塑集團主管感嘆,「假如有人有心要做不法的事,就算制定再嚴密的機制,還是防不勝防」。    此次臺塑集團採購網被「攻破」,主要問題出在採購「專利」產品,因為是獨家供應,若不向這家廠商買也不行,因此疏於防範。
  • 南通:臺塑集團南亞塑膠南通公司年銷售額破20億
    10月16日-17日,臺塑集團南亞塑膠董事長吳欽仁來到南通,對臺塑集團下屬企業——南亞南通塑膠(南通)公司發展情況進行考察,謀划進一步擴大南亞公司在通投資發展。18日,市委書記丁大衛,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國華,副市長沈振新等會見了吳欽仁一行。  臺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臺灣工商業界龍頭。
  •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 王品臺塑牛排飄香大連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臺塑牛排大連店近日開業,店面設在繁華的人民路新世界酒店,這是亞洲著名的王品餐飲集團首次進駐大連。  王品集團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七十二種中西香料醃浸兩天兩夜後,是唯一能在250℃ 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這一發現與獨創,使王品牛排風靡亞洲。
  • 臺塑集團大陸石化「造系」運動
    據了解,今年2月份,王永慶的女兒王瑞慧等臺塑集團一行人曾到鄭州實地考察,並傳出投資4億美元在鄭州興建長庚醫院的計劃。這讓鄭州的醫療機構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甚至聯名向衛生部陳情,希望主管部門不要「違反現有法令,允許外商獨資企業在河南開設大型醫院。」  現在看來,這似乎是虛驚了一場。  臺塑集團旗下的長庚醫院是臺灣最大的私立醫院集團,共有床位8000張。
  • 【農業科技】臺灣農業——從農藥島到生態島
    有機食物、有機農莊在臺灣已蔚然成風,臺灣人現在拿出當年發展經濟的勁頭來發展有機農業。
  • 匯源攜正谷發力有機農業 欲扭轉果汁業務頹勢
    記者昨天從匯源集團獲悉,匯源與正谷近日結成戰略聯盟,共同發展有機農業。匯源方面表示,集團已完成了三大業務板塊的拆分,與正谷合作意味著公司將加大對有機農業板塊的投入。   據了解,匯源是在4年前開始著手將旗下業務拆分成匯源果汁(上市公司)、匯源果業(上遊原料加工)和匯源農業(以果蔬種植為主)三大板塊。
  • 臺塑集團由七人小組接班 老臣和二代和平共治(圖)
    圖/聯合報提供華夏經緯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驟逝,臺塑高層昨天舉行緊急會議,由集團總裁王文淵發布「致企業全體同仁函」,強調七人小組可以穩定接棒,希望同仁們一起努力開創新局,不辜負王永慶的期待。
  •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靈柩返臺[組圖]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15日在美國過世,17日遺體由臺灣長榮航空班機運回臺灣。王永慶的女兒臺塑集團副總裁王瑞華(左)手捧父親遺照走在靈柩隊伍前方。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赴臺塑美國視察。不料,卻於美國時間10月15日凌晨在睡眠中安詳辭世,享年92歲。其遺體已由夫人李寶珠、女兒王瑞華等親人護送自美返臺。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王永慶遺體由長榮班機載運回臺灣,17日清晨6點18分降落在桃園中正機場,同機返臺的王永慶夫人李寶珠、王瑞華等人則經過特殊禮遇入境後,再前往停機坪接回王永慶遺體。
  • 臺塑集團擬出資1億美元 投入大陸不鏽鋼項目
    一直在大陸有著多元化投資的臺塑集團,又將觸及鋼鐵行業。昨天,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發言人範良棟透露,臺塑集團擬在大陸投資1億美元的不鏽鋼項目,目前正在等待臺灣地區有關部門審批。  如果獲得批准,該投資項目將成為臺塑集團進軍不鏽鋼行業的第一個項目。這一投資也需要大陸有關方面的批准。
  • 臺塑「家族+職業經理人」新模式:「傳賢」+「傳子」
    (2000年,王永慶及家人在廈門海滄大橋下合影)2006年6月5日,王永慶指示成立臺塑企業行政中心,以90歲高齡正式宣步交棒,並由胞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當任集團行政中心總裁,女兒王瑞華出任副總裁,組成由王家人王文淵、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與臺塑經營老臣構成的臺塑權力核心——「七人小組」,臺塑集團從此步入「二代經營」時代。
  • 臺塑集團有意在祖國大陸投資重大石化項目
    新華網臺北11月1日電(記者趙新兵李雲路)臺灣臺塑企業集團日前提出在祖國大陸興建輕油裂解廠計劃。島內輿論認為,這是臺塑繼臺灣「六輕」廠建設後的又一項重大石化投資案,顯示臺塑集團石化產業布局的重心瞄準了大陸。     臺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臺塑計劃中的輕油裂解廠設計乙烯年產量為120萬噸。
  • 臺塑集團旗下上市企業2005年營收首度突破兆元
    中新網1月9日電 島內知名企業臺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去年營收總額首度突破新臺幣兆元大關,這也是臺灣第一家上市企業營收總額突破兆元的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