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學習時間,為什麼學霸的學習效果更好?
因為專注力!
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高效管理時間,提高學習專注力的方法:番茄鍾學習法。
番茄鍾學習法是從番茄工作法衍化而來的。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裡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時間管理方法。這種時間管理方法可以應用在學習和工作中,提高人們的專注力和工作效率。
番茄學習法:25分鐘等於一個番茄時間。將一項未完成任務拆成就幾個番茄時間完成,每完成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就休息5分鐘。完成4個番茄鍾後,休息15分鐘。
只要準備一個計時器、一張任務表就可以開始了。
第一步是收集想法。
這裡說的收集想法指的是,把你需要做的學習任務全部列出來,寫成一個學習任務清單。
各項學習任務最好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排序,這樣需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一清二楚。
在學習任務清單中勾選出今日待完成的學習任務,做成今日待辦任務表。
一天只有24小時,但我們也不是24小時都在學習。為了更好安排時間,建議同學們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3個時間塊,分別是「上午」、「下午」和「晚上」。
於是,我們的學習任務就可以分別安排到上午做、下午做和晚上做。
接下來就是將每一項學習任務分解成番茄鍾了。
我們在每項任務後面寫上預估的番茄鍾,比如今日第一項任務是寫一次函數練習題,預估是3個番茄鍾(75分鐘),就可以在任務後面畫上三個記號。
現在,打開計時器就可以開始專注學習了。
每學完一個番茄鍾,就休息5分鐘,學完4個番茄鍾就可以休息15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
1)在番茄時間內,不能中斷學習,一旦中斷學習(比如玩了一下手機),這個番茄時間就是無效的,要重新開始計時。
2)在番茄時間內提前完成了這項任務,也不要去做別的任務,將多餘的時間用在優化已完成的這些任務上。
3)休息時間到了,就要放下手上的學習任務,放鬆一下,儘量不要玩手機,因為你會停不住手。你可以起來上廁所、喝水以及走動一下。
4)休息的時候,不要想上一個番茄鐘的任務,也不要做下一個番茄鐘的任務。
5)不想行動的話,可以一開始先把書本和文具全都擺好在桌上,營造學習的儀式感,督促自己快點開始學習。不要逃避,只要硬著頭皮開始學5分鐘,後面你就會進入學習的狀態了。
6)如果覺得番茄鍾時間太長或太短的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整,不過剛開始使用番茄鍾學習法,建議25分鐘為準,慢慢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最後一步是記錄你實際完成的番茄數,分析原因,找到改進的方法。
比如寫一次函數練習題這個任務,原本預估的番茄數是3個番茄鍾,實際完成的番茄數4個。
分析了一下原因,是因為刷了一下朋友圈。那怎麼呢?給出的改進方法是:把手機關機或者讓手機遠離書桌,放在自己不能一手夠到的地方。
(點擊大圖查看)
效率=專注度×時間
番茄鍾學習法可以幫助你提高專注力,有效利用時間,從而達到高效率學習和勞逸結合。
同時,這樣學習還能增強你的自控力,抵擋誘惑,解決了你的畏難情緒和拖延症,快速執行任務。
當然,這個方法對你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真正能幫到你的是學習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