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嘴給我閉上、我說一個數你立馬上車、無腦下單」......
前段時間這個梗因誇張卻不失生動地揭露了無良主播和商家在直播間帶貨砍價戲碼,諷刺當前直播帶貨亂相,引來不少網紅紛紛模仿翻拍同類型視頻,火遍全網。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們因直播砍價梗大笑的同時,這些靠套路直播賣貨的商家們卻悄悄地把錢給賺了。
一、直播砍價賣貨,全是套路劇本
現在的直播間,主播和商家沒點影帝影后級的演技傍身還真賣不了貨,相信大家在直播間都有看到過類似這種對話:
「我們貼了多少你知道麼?貼了兩千多萬。」 「不要再貼了!」「平臺貼了幾十億,不就是為了回饋買家嗎?」「再倒貼的話,我們公司要破產了。」「那我可不管,今晚的銷量就是要破億,破億!!!」
為了吸引流量,搶佔用戶時間,各個大V的直播間充斥著演戲式直播、劇本式賣貨等獵奇、炒作手段,各種套路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實際上,整個直播間劇本式賣貨的套路無非就是下面幾種:
1、咆哮式帶貨
商家報價,主播砍價商家靠賣慘拒絕降價,劇本的高潮階段就是主播「咆哮式」砍價,宣稱我最良心,腰斬價格並進一步向商家索要其他福利,緊接著商家被逼無奈,含淚答應儘量滿足主播的條件,最後主播呼籲粉絲下單。
2、「倒貼」式帶貨
主播拼命向商家砍價,砍不下來後憤而表示 「自掏腰包補齊差價」,以便給粉絲創造低價折扣,再配合上一旁的助理痛心疾首的大吼「不能再貼了」、「已經貼了2000萬了」等等。
主播和助理雙方聲嘶力竭,但最後主播還是不惜自掏腰包,不惜把助理氣到情緒失控也要為自己的粉絲拿到福利。
3、罵戰式帶貨
為給粉絲謀福利,在直播間將產品價格壓到所謂的「歷史最低折扣」與品牌方大力互掐,吵到面紅耳赤甚至把商家罵得狗血淋頭。
雙方在經過幾輪罵戰,主播在把品牌方氣的又是「律師函」警告又是當場離開直播間之後,價格終於定下來,讓粉絲知道自己盡了全力拿到這個「最低價」,全部無腦下單衝衝衝。
4、「倫理劇」式帶貨
在直播間,夫妻為了低價吵成一團,婆媳撕逼,小姑子和小姨子互掐,這是直播間的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事情,觀眾紛紛稱讚主播敬業寵粉,寧可和家人吵架也要給粉絲謀福利,無腦下單衝衝衝!
甚至還有主播在直播時打電話給對象,結果卻「無意間」發現對方出軌,一氣之下全部東西特價出售,不幹了。
不過,一旦直播結束後,開始計算帶貨收益的他們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密友好。
這裡無非是直播間利用人為製造的矛盾衝突引起用戶注意,一些「演技」不錯的主播和商家演繹的十分真實,最後砍價成功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再加上主播的煽風點火,讓大家覺得真的搶到了便宜。
一套砍價流程下來,觀眾的情緒成功被主播和商家的傾情演繹帶著走,營造出一種「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的感覺,這個時候觀眾自然就顧不上「真不真,值不值」了,先搶再說!
不管觀眾是出於看熱鬧吃瓜心理還是純粹將主播當成了「笑話」圍觀,但這也讓很多直播在短時間內引來了大量流量,炒熱了整體氣氛和直播間人氣。
有流量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業內甚至出現了直播帶貨劇本的產業鏈,有人專門賣起了帶貨方案和腳本。
經過深入調查分析後,小編發現了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二、賣直播腳本的致富之路
為了帶貨,主播們可以說是花樣百出,各顯神通,那麼相關的「主播必備話術、直播腳本素材」自然就成了熱銷產品。
一套包含164套非劇情直播帶貨素材的大禮包最低只要九塊九就能把它帶回家!就問你心不心動?
小編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直播帶貨」「劇本」等關鍵詞,並打開了其中銷量和評價較佳的一款直播腳本素材。
內容涵蓋主播必備的幾百條基礎話術、直播公司運營資料、直播培訓資料、多個大V直播流程概述、各品類直播話術等等,可謂是腳本在手天下我有。
9.9元的直播腳本素材/圖片源自公眾號@鋅財經
在該商品下方,還有「寶貝評價」顯示:「內容很多,很詳細。再也不會被割韭菜了。」
小編看完詳情頁之後只有一個感受,這就是典型的收割智商稅的例子,其中的電子資料基本就像目錄一樣,內容很少,所謂的話術模板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收集的。
但是這種十幾塊的直播腳本素材大禮包已經有了500+的銷量,銷售額高達六千多元。
除了這種十來塊的電子素材之外,還有商家單獨賣進階版的直播帶貨腳本,如「階梯降價」、「誤標價格」等。
所謂的「誤標價格」,就是故意製造價格漏洞,在原本提出的價格上再降低一些價格,讓觀眾覺得自己撿到了「大便宜」,以此提高轉化率。
而「階梯降價」則是利用組合套餐優惠,這樣比起直接宣布最低價,給人感覺優惠力度更大,還提高了人均銷量。
比如薇婭的直播間經常會出這樣的組合套餐價:第一件99元,第二件49.9,第三件0元。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價格拍三件最划算。
除此之外,還有根據不同品牌和品類進行獨家定製的帶貨腳本,不僅可以出直播方案、話術、臺本,甚至可以出分鏡腳本,價格基本在100元起步。
據鋅刻度報導,一份定製劇情的、30分鐘至40分鐘時長的帶貨腳本價格多在500元至1000元。
當直播腳本素材被批量出售,直播間賣貨套路同質化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各種經典賣貨劇情換湯不換藥的在不同直播間上演。
結語
事實上,此類演戲式直播、劇本式賣貨不僅帶有欺騙性質,往往還是劣質商品的重災區,平臺對這些充滿誇張炒作的直播帳號一直毫不手軟。
就在不久前,抖音宣布開展對電商低質畫風的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演戲、炒作、賣貨、賣慘營銷等擾亂平臺秩序的行為。
雙12前,快手推出「匹諾曹行動」,封禁9名千萬粉絲級主播,嚴控劇本炒人氣帶貨行為。
演戲式直播賣貨,如果只是單純為增加消費者的購物樂趣和內容體驗固然是可取的,但不斷刷新下限,演繹各種砍價套路的本質就是炒作欺騙,這種帶貨方式都應該被堅決抵制。
想要玩好直播帶貨,實現流量變現的小夥伴們,最好的辦法還是安心做好直播選品,保證產品質量,少些套路,多些真誠。
最後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對待網紅帶貨,選擇合適的產品,不要花冤枉錢以及衝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