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

2020-12-20 金投網

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於9月20日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

本次藝術季的展覽場地坐落於成都東郊記憶——國際藝術展覽中心。作為園區內最大的多功能展覽場館,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這裡曾舉辦「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香奈兒2018早春度假系列成都大秀」等品牌性藝術文化活動。

雙展並行

感受傳統與當代的「碰撞」

ART OF POST TRADITIONAL ERA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下設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及「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兩部分展覽,觀眾既能夠體驗新媒體作品帶來的沉浸感與互動性,還能夠近距離地觀看當代畫家的工筆創作。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中,感受時代的氣息,聚焦「傳統在當代的復興」。

第58屆

威尼斯雙年展

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

ART OF POST TRADITIONAL ERA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威尼斯雙年展帶來成都,讓觀眾不出國門,就可以欣賞到國際頂尖的當代藝術,享受一場多重感官互動、心靈洗滌的藝術之旅。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
    2020年9月19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華區人民政府指導、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國際藝術展覽中心,王晨、吳洪亮、徐累等大咖重磅坐鎮。
  • 成都被稱為「中國的倫敦西區」的東郊記憶
    今天倩倩來到了東郊記憶,原身是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東郊記憶是在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現代文化產業新型園區。
  • 高規格活動雲集 邀您來品成都生活美學之成華體驗
    細細盤點,近期成華還將拉開東郊戲劇展演季、抖音嘉年華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成都站)、「書香中國萬裡行·成都站」2020年第十八屆全國民間讀書年會等活動的帷幕。系列活動將持續點亮成華,以文化賦能助力文商興區、品牌強區,加快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宜業宜居宜遊的現代化典範城區,進一步助推成都「三城三都」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 成都東郊記憶 老廠房長出新經濟(工業旅遊)
    成都東郊記憶內部建築。資料圖片老車間,水塔,煙囪……眾多工業遺址的元素,構成了別有韻味的遊覽勝地——成都東郊記憶。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裡成為我國西部工業企業的集聚區。合理改造,歷史遺蹟加入文旅基因2009年開始,成都市利用東郊老工業區中的工廠舊址,將部分工業特色鮮明的廠區作為工業文明遺址予以保留,並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打造成音樂產業基地,也就是如今的東郊記憶。利用工業遺址發展創意經濟,老舊廠房「長出」新經濟:創智天地、創意大院、影視聚落等主題聚落,將老舊廠房打造成創意工坊。
  • 聚焦成都新發展|文旅劇場、24小時藝術街區來了 「中演院線」落戶...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欣可擁有完美世界、繁星戲劇村、量子數娛、合縱音樂等眾多文創品牌的成都成華區東郊記憶藝術區,又迎來了重量級文旅項目,中演院線正式籤約落戶。11月9日,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成都成華區華天文化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功籤署合作協議,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演院線正式落戶成都成華區東郊記憶藝術區。
  • 成都有個創意園,老工業廠房改造,好過北京798,音樂藝術最獨特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值得去觀賞的藝術勝地,類似於北京的798,在成都也有一個這樣的藝術的高地,名字比798還文藝,叫成都東郊記憶。我在北京的時候,很喜歡去798看藝術展,對於全國各地的藝術園區,都很有興趣,所以到了成都,我也是早早的規劃要到東郊記憶去看看。
  • 成都這座藝術園區,完全可與北京798媲美,被譽為中國的倫敦西區
    提起北京的798藝術區,眾所周知,將一個電子工業老廠區進行改造,形成了極具藝術氣息的旅遊景點,這裡的文藝氣息濃厚,吸引了眾多的文藝青年。其實在我國除了北京擁有798之外,成都也藏了一個「798」,這個地方叫做東郊記憶。
  • DAY4丨東郊記憶的全新版本
    黃金周第四天,我們想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東郊記憶的全新玩法。以前常被我們稱為「音樂公園」的東郊記憶,現在又叫「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你可能會覺得,只不過名字變了而已,能有什麼特別的麼?誰能料到,東郊記憶一旦決定要變時尚,原本硬核的工業風,居然完全可以實現無縫切換呢?
  • 2020成都中考招生諮詢會,7月29-30日在東郊記憶舉行
    2020成都中考招生諮詢會7月29-30日在東郊記憶國際藝術展覽中心舉行,100多所學校,親自教會考生填報中考志願。7月29日,12萬成都中考生三件大事:1.成都考試院將公布中考重點線和普高線,及考生位次;2.考生將從29日下午1:00起,查詢中考成績;3.考生將從29日下午3點開始,填報中考志願。
  • 成都藝術區:有人歡喜有人愁
    春節剛過,四川成都的濃園、藍頂等幾大藝術區負責人又開始籌備新一年的展覽了,而藝術家們也開始繼續創作。    「北村藝術區在去年初就已經解體了,現在我正打算另找一個地方,以一種新的方式重組藝術區。」曾經的北村藝術區村長、川音成都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劉勇顯得有些無奈。     成都藍頂藝術中心E區的一藝術家阿嘉娜告訴筆者,最近這裡傳出了將要拆遷的消息。據了解,受周邊環境影響,包括周春芽在內的一些知名藝術家早已將工作室搬到了成都三聖鄉「荷塘月色」的新藍頂藝術中心。
  • 成都老藍頂藝術區畫上句號 曾見證當代藝術發展
    藝術區一角 嚴仕康 攝 2012年4月2日,位於簇橋附近的老藍頂藝術區,這裡的藝術家已紛紛離開,圖為藝術區內最後「留守」的三位藝術家之一的郭燕老師在門口留影。  成都商報記者 喬雪陽 攝影記者 程啟凌  實習生嚴仕泰  「老藍頂馬上要淪陷為家具廠了,我這個『留守女人』近期也將最後撤離。雖然這裡冬冷夏熱、條件艱苦,但依然讓人留戀。」清明假期前一天,成都知名女藝術家郭燕的一條微博,引來了圈內人紛紛關注。
  • 老舊廠房悄然變身,打造南寧「798藝術區」
    南國早報記者 周婉貞攝歷史:一度為全國六大薴麻紡織工廠之一原南寧絹紡廠的歷史要追溯到1964年,當年8月,廣西決定籌建南寧絹紡廠,並招收學徒500多人,分赴上海等地學習;1965年,南寧絹紡廠在亭洪路旁的石柱嶺興建投產,兩年後絹綿綢的年產量就達到248萬米;1985年前後,絹紡廠工廠規模達頂峰,
  • 這31個成都文創園區個個都是打卡聖地 哪個美出新高度?
    、華興街道,區內歷史文化悠久,三國蜀漢文化是其歷史文化的主體和特色,以蜀錦為代表的傳統絲綢產業作為其優勢產業。>藍頂藝術區藍頂藝術區位於成都東郊三聖鄉,得名於周春芽等一批藝術家最初在成都郊外一間藍色頂棚廠房設立的工作室。
  • 小導遊帶你看成華 | 東郊記憶和沙河城市公園
    ▲此次活動的3名小導遊小導遊們將帶領大家遊覽成華的東郊記憶、沙河城市公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北湖生態公園。接下來,趕緊跟著華仔來「參團」吧!本期,我將帶大家走進充滿音樂藝術的東郊記憶和充滿工業風的沙河城市公園。點擊觀看視頻▼▼▼01
  • 高雄的記憶:臺灣最牛的創意藝術區駁二藝術特區
    臺灣最屌的創意藝術區,簡單的來概括這裡,就是北京的798、成都的東郊記憶、深圳的華僑城。「駁二」是指第二號接駁碼頭,這裡原先是港口倉庫。改建的駁二藝術特區,極具後現代風格,裡面有藝術家工作室、視覺、表演藝術空間與餐飲設施,並保留了原來倉庫的斑駁鐵門與裸露水泥牆。
  • 康季鴻公館:成都東郊一段凝固的工業記憶
    康季鴻,民國時期成都頗為有名的民族企業家。從海外回到成都的他希望實業救國,曾創建沙場、農場等實業,其中罐頭廠是成都罐頭食品廠的前身。如今,成都罐頭食品廠早已搬離,惟有這棟公館還在訴說著成都東郊的工業記憶。
  • 2020中國遊戲行業年會成都舉行 關於數字娛樂發展大咖們這樣說
    「成都的數娛樂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此次中國遊戲行業精英和知名企業齊聚成都,將有助於提升成都遊戲行業的顯示度、知名度,有利於成都文化產業、遊戲行業做大做強。」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五年前我就來過東郊記憶,今天的東郊記憶和五年前相比,商業氣氛更濃了,工業文明和現代時尚結合的氣息也更加緊密。」大玩家娛樂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和萬達集團合作的重要戰略夥伴,明年大玩家娛樂將在成都在開5家新店。
  • 成都東郊的「三橋五路」
    水碾河路連接東風路,是市區進入東郊的重要通道,這一帶在清代中葉還是一片荒涼,沙河支流東溝經過此地雙林盤。後來人們在小河上建了座水碾,供附近農民磨麵、碾米,因水碾正處於雙林盤至龍潭寺的鄉道上,人們便稱此地為水碾河。1958年興建東風路時,為方便東郊工業建設,將東風路向東延伸了1500多米,形成了一條通汽車的公路,也就是水碾河路。
  • 網際網路大咖齊聚成都東郊 這個周末大有可「玩」
    今天是本次嘉年華活動最後一天,更多精彩快來東郊記憶現場體驗吧!  五大主題展區 40家網際網路文化企業帶你玩轉高科技  繼市民體驗行之後,為幫助成都網際網路企業發展,搭建企業與市民之間的溝通橋梁,進一步繁榮成都市網際網路文化,助力西部文創中心、西部科技中心建設。1月13日~15日,成都市網際網路文化協會攜手全市40家優秀網際網路文化企業亮相東郊記憶成都舞臺,為市民帶來一場網際網路文化與視聽盛宴。
  • 重建和改造的選擇中,東郊記憶的前身紅光電子管廠是個幸運兒
    似乎每個城市都有幾個舊廠房改造後的文創街區,最早被大家熟知的要數北京的798了,而去過成都的朋友,東郊記憶一定不能錯過。在感受成都「慢」的同時,在東郊記憶裡你還能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老成都。東郊記憶被稱為「 中國的倫敦西區」,前身是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後來改造成成都東區音樂公園,直到2012年11月1日才升級更名為東郊記憶。這裡主要分為東郊記憶館、星光牆、火車頭廣場、錦頌東方藝術展覽中心等幾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