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藍頂藝術區畫上句號 曾見證當代藝術發展

2021-01-16 四川新聞網

藝術區一角 嚴仕康 攝

2012年4月2日,位於簇橋附近的老藍頂藝術區,這裡的藝術家已紛紛離開,圖為藝術區內最後「留守」的三位藝術家之一的郭燕老師在門口留影。

  成都商報記者 喬雪陽 攝影記者 程啟凌

  實習生嚴仕泰

  「老藍頂馬上要淪陷為家具廠了,我這個『留守女人』近期也將最後撤離。雖然這裡冬冷夏熱、條件艱苦,但依然讓人留戀。」清明假期前一天,成都知名女藝術家郭燕的一條微博,引來了圈內人紛紛關注。

  2003年由藝術家自發聚居而誕生的成都藍頂藝術區,是成都乃至中國西南規模最大的藝術聚居區,近10年來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繁榮,在世界上都頗具知名度。如今,這裡的50多位藝術家基本上已搬離,目前只剩下3位,最後一位將在今年6月搬走,把畫室徹底讓給家具廠倉庫。

  2003~2012,這就是成都第一個藝術生態聚集地———老藍頂藝術區的壽命。它用10年的光陰見證了成都當代藝術的發展與蓬勃,如今,它將默默地送走最後一批藝術家,退入喧囂的車水馬龍。

  A 老藍頂最後的倒計時

  如今老藍頂僅剩下3名藝術家「留守」,女畫家郭燕6月最後一個搬走

  她是駐守老藍頂最後的藝術家

  「我就是在藍頂這個小舞臺上,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4月2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老藍頂。雖然已經存在了10年之久,老藍頂周遭的環境和道路狀況並沒有得到多大改善。這一點從女畫家阿嘉娜和郭燕發給記者的指路簡訊中便可見一斑。阿嘉娜已於上月搬離這裡,而郭燕則將駐守到最後一刻。

相關焦點

  • 成都老藍頂當代藝術區被雨淹 畫家痛心到哭(圖)
    損失  ●老藍頂藝術區四五十間工作室無一倖免,油畫泡成「水墨畫」,損失估計超過500萬元。  影響  ●隨著畫家的搬離,老藍頂這個成都曾輝煌一時的文化地標也許將結束其歷史使命。  「我看到數十幅油畫泡在水裡,心都涼了,一個晚上沒睡好覺……」昨日下午,穿著白色背心的藝術家許力忙得滿頭大汗,他正在和女兒一起把被水浸泡過的畫一張張重疊在高處。7月3日成都暴雨,使機場路附近老藍頂當代藝術區蒙受重大損失。  昨天老藍頂的藝術家都無心繪畫,朝外舀水和搶救畫作成為他們新的工作。
  • 成都藍頂藝術區的成功之謎:要聚藝術家要與城市共生
    中國老牌的藝術園區一般都經歷過原始生成階段以及產業園區建設階段,它們進入後一階段的時間有先後,但往往都背上了產業化的十字架。如今,我們正面臨全國性的文化建設與城鎮化建設大潮,藝術區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與機遇?這種挑戰與機遇又將如何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與市場呢?四川成都藍頂藝術區10年的發展歷程也許可以作為一個樣本,幫助我們認識藝術園區的功能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藍頂藝術區:何以讓藝術家「偏安」
    雖然「飢餓裡誕生作家,對抗孕育藝術家」是一個創作的普遍真理,但是,用曾經離開過成都幾年去北京北漂,如今又回到成都的藝術家羅發輝的話來說:「當代藝術家們需要的是與自己內心的鬥爭,而不要把力量消耗在無謂的與外部世界的鬥爭裡。」藍頂的存在正是為當代藝術家們的生活提供了這樣一種不再被驅趕、不再動蕩的可能性。
  • 成都藝術區:有人歡喜有人愁
    春節剛過,四川成都的濃園、藍頂等幾大藝術區負責人又開始籌備新一年的展覽了,而藝術家們也開始繼續創作。然而,筆者發現,這幾年前先後在成都興起的各藝術區發展並不平衡。     2月10日,筆者來到位於成都市新都區的北村藝術區。這個建於一片廠房裡的藝術區曾經因為匯聚了著名油畫家何多苓、劉勇以及眾多青年藝術家而聲名大噪。如今,廠門外立柱上,「北村藝術區」的牌子已經斑駁,不遠處,已掛上一家物流公司的新招牌。
  • 藍頂樣本:藝術園區產業化的挑戰
    如今,我們正面臨全國性的文化建設與城鎮化建設大潮,藝術區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與機遇?這種挑戰與機遇又將如何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與市場呢?成都藍頂藝術區10年的發展歷程也許可以作為一個樣本,幫助我們認識藝術園區的功能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北京798藝術區設「兩元門票」:商業與藝術的博弈
    藝術家需不需要聚集藝術區   中國的藝術區,從早期的圓明園時期到現在才短短20餘年,而西方的藝術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西方藝術區的形成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不僅體現了西方藝術潮流與藝術中心的變遷,更可以為中國提供可資借鑑之處。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西方美術史的王端廷說:「藝術家需要扎堆,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一個傳統。
  • 【雅昌專欄】高嶺:從新藍頂看全國藝術區生態的發展模式
    成都新藍頂藝術區在中國,沒有任何時代能夠像現在這樣湧現出如此眾多的藝術聚居地,也沒有任何時代能夠像現在這樣因為聚居地的拆遷糾紛而使得藝術的創作環境一如既往地被動、不穩定並且充滿著危機!他們租賃下城市閒置或者倒閉的廠房倉庫,用自己充滿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雙手,表達著自己對於一個在短時間內從百廢待興而迅速崛起的中國社會的種種感觸、思考和體認,以視覺文化的方式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和巨變,成為當代中國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的創造者。
  • 肖波:成都藍頂當代藝術區柒拾玖號別院設計
    建築的改建改造是本案的核心靈魂,攝影師和室內設計師雙重身份在做室內設計時卻花大量的精力研究建築,空間,光影的關係,加建的灰空間部分強烈對與光的追求,探索建築與光影共生的藝術空間。光一旦進入了人所設計、建造的建築,就被賦予了更加深遠的含義,成為了某種表達,而建築也成為了柯布西耶口中「光線下形狀正確、絕妙、神奇的遊戲。
  • 成都藍頂藝術節「雲上」網際網路藝術展周末開幕
    2015成都藍頂藝術節即將於26日拉開帷幕,這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盛宴。據悉,此次藍頂藝術節將持續至12月31日。藝術節以藍頂藝術區為主要展覽活動場域,豐富活動遍布市內的藝術機構、社區及文化休閒場所。本屆主題為「眾在•參與」。
  • 在藝術、美食與小貓咪的包圍下,解鎖三聖鄉的冬天丨周末YOU成都
    作為天府成都生活美學地圖,YOU成都每天都會上新許多成都周末遊新去處,每天,都有玩家、達人為我們分享私藏的成都遊玩攻略。>  · 看展  走入藍頂藝術區你就會知道,無論冬日多深,藝術都不會在此休眠。
  •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
    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將於9月20日亮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本次藝術季的展覽場地坐落於成都東郊記憶——國際藝術展覽中心。作為園區內最大的多功能展覽場館,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
  • 「與時代同行」見證時代變遷 張曉剛 何多苓 周春芽等十五位藝術大...
    封面新聞記者獲悉,1月29日晚7點,成都博物館主辦,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將正式揭幕,和「好雨時節「一樣,這場展覽同樣也是以見證四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要敘事線索。展覽集結了15位西南地區的重要藝術家,包括高小華、何多苓、羅中立、龐茂琨、王川、葉永青、周春芽、張曉剛等,展示的82幅(組)作品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區40多年來藝術及社會發展的縮影。
  • 「生聲」中國當代生態藝術展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
    11月8日,「生聲」中國當代生態藝術展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此次展覽作為「2020北京798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北京798藝術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央美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偉擔任學術主持,孫菁、韓琳聯合策展。
  • 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798藝術區舉辦
    創造出新時代的藝術作品,展示了近現代中國畫藝術家的情懷與自信,奮發與革新。隨後,開幕式主旨論壇於798藝術區藝術中心二層舉辦。周秉德女士、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原外交部部長助理胡正躍、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李磊、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鄭浩、中共朝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豐春秋等出席。
  • 北京798藝術區,紅磚美術館,藝術展覽到底有多神秘?
    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區,798藝術區是中國的,獨一無二的。在798有各種畫廊,不同國家,這裡就像是一個文化藝術聯合國,但它是中國的,因中國文化獨特的底蘊而有的包容和開放成為世界的文化瑰寶。
  • 成都:2020,畫上句號;2021,揚帆開局!
    2020,畫上句號 2021,揚帆開局 站在「十三五」邁向「十四五」的歷史節點,細數成都近年來的變化,城市的空間格局、發展質量和區域輻射力、國際影響力,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擁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這四家寶藏級美術館,你都去過嗎?
    看來自古成都就有著滋養藝術的沃土,如今的成都作為發展、宜居、旅行都排名前列的熱門城市,所有的主人和客人,都開始不止談論美食了,那些肩負大眾美育功能的藝術空間,漸漸的成為了城市的標誌。今天「神鵰俠旅」帶你解鎖成都周邊的美術館,赴一場視覺上的藝術盛宴。「那感覺就像空白畫布」——何多苓美術館要說成都的藝術家都聚集在哪?首推的就是藍頂藝術區。有人說藝術家是群居動物,有人說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走到一起。
  • 新高尚美學藝術展「移動的理想國·形影」在798藝術區啟幕
    邀請大家在展覽中共同見證新高尚美學與藝術、設計、汽車文化的相映成輝!「  藝術展總策劃張子康在致辭中表示:「美術史家石守謙先生所著《移動的桃花源》談到了中國文人畫中桃花源的意象傳播,』移動的理想國』則把當下和一種東西方傳統文化中的理想結合在一起,實際上體現出文化的流動性和傳播屬性。這種普遍性和放大正符合了當代藝術與新高尚美學兩者對話的目的。而這種理想與願景同時也是一汽紅旗以及新高尚美學孜孜以求的目標」。
  • 深度| 798藝術區被大眾趣味佔領了嗎
    原創 羅書銀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藝術34#畫廊1#展覽13作為具有指向性的畫廊聚集地——798藝術區,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代表了當代藝術最實驗、最前沿之地。幾年前,還有許多聲音在討論:798藝術區「應該重藝術還是重商業?」
  • 當代陶瓷藝術發展態勢
    當代陶瓷藝術是創造主體充分發揮想像空間、實現精神價值的載體,傳遞著創作者的當代審美觀、藝術觀和時代精神。多樣性、豐富性、包容性是當代陶瓷藝術發展的總體趨勢,在共性中呈現鮮明的個性特徵,在強烈的個性中構成相似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