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就吃藥啊!可能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慣性選擇了,但是,你真的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嗎?
市面上各種品牌的感冒藥五花八門,還有高大上的海淘網紅藥品,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真正了解過它們的區別,選擇感冒藥的時候也是看哪個廣告打的響,或者店員推薦。
但吃藥應該是一件很謹慎的事情,選擇錯誤,亂吃藥,浪費金錢事小,吃出問題事大。
雖然藥品都有各自響亮的品牌,但它們的成分其實大同小異。
常見感冒藥的複方製劑一般是酚麻美敏,氨酚黃那敏,氨酚烷胺等等組合,常見的止咳化痰成分也就是可待因、鹽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等。說這些可能很多人覺得頭大,但如果肯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它們,對我們的生活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酚
首先酚是指什麼?
酚和氨酚都是指對乙醯氨基酚,屬於解熱鎮痛類藥物。其它同類成分還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對乙醯氨基酚是兒童常見的退燒藥,也就是泰諾林的成分,布洛芬(美林)是的主要成分,這兩種解熱鎮痛成分在循證醫學研究上,都是相對安全的退燒藥物,一般作為嬰幼兒的首選退燒藥。(這裡不論退燒藥的治病作用,單純分析成分)。
阿司匹林作為一種非甾體抗炎藥,有較好的解熱作用,但它有個嚴重不良反應,會引起瑞氏症候群。
瑞氏症候群又稱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幾乎專門發生在16歲以下的兒童中,是一種罕見、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死亡率高。本病是以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如阿司匹林)為重要病因。據美國醫學報告,瑞氏症候群死亡率高達42%。因此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是禁用的。
麻
接下來看看麻。它一般是指鹽酸偽麻黃鹼。它的藥理作用是:口服後主要通過刺激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間接起到模擬交感神經作用。具有收縮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減輕鼻塞症狀的作用。
敏
敏是指馬來酸氯苯那敏,又名撲爾敏,抗組胺類藥,通過對H1受體的拮抗起到抗過敏作用。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有一定的抑制中樞的作用,因此副作用是口乾,便秘,睏倦等。同類型成分還有苯海拉明,異丙嗪等。
美
美是指右美沙芬,主要抑制延腦的咳嗽中樞而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指揮你的咳嗽反應系統,讓它不要發出咳嗽的指令。
近年來這個成分頗受爭議,美國不少青少年曾「嗑」過含有右美沙芬的感冒藥,因為這一成分可以使他們產生迷幻感覺。美國消費者保健產品協會認為,右美沙芬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成分。但該組織呼籲進行立法,禁止向18歲以下人群銷售含右美沙芬的產品。
烷胺
烷胺是指鹽酸金剛烷胺。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它是最早被用於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美國FDA也批准它用於抗流感,但它只對A型流感病毒有用,對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無效,而且普遍產生耐藥性。早在2006年加拿大已經明確不推薦金剛烷胺用於流感,因為檢測了47種流感病毒,91%對金剛烷胺耐藥,我國的藥監局也發布過這條藥物警戒快訊。
可待因
可待因,也是中樞神經鎮咳藥,能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樞,讓身體不再產生咳嗽的活動,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乾咳和刺激性咳嗽有效,能抑制呼吸道腺體分泌和纖毛運動。可用於中等度疼痛的鎮痛,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時的輔助用藥,具有鎮靜作用。但18歲以下禁用。
咖啡因
有興奮作用,其它的不良反應就不說了,但其長期使用有成癮性,同樣被禁用於18歲以下。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化痰藥成分,從藥理機制上大概分4類。
遺憾的是,這些化痰成分目前都沒有很好的臨床證據支持它們的有效性。
愈創甘油醚是FDA批准的唯一個針對上呼吸道感染和穩定慢性支氣管炎痰液相關症狀的OTC藥物,但也是基於一些早期研究結果,後續的臨床RCT試驗的結論也不太一致。目前在美國是不建議4歲以下孩子使用的。
N-乙醯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的應用主要在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上,但臨床試驗的結果也是不太一致。
當然,對一些特殊疾病,比如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CF)病人,痰液多且不容易排出,是因為痰液裡含有一些特殊蛋白導致黏度高,而且目前有驗證過可以改善這種狀況。但普通人幾乎不需要用到。
鹽酸氨溴索是溴己新的代謝產物之一。說明書上說它可以調節黏液分泌,促進纖毛擺動,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抗氧化、減少炎性介質釋放等等,但實際它的化痰效果,並沒有很好的臨床結果證實,它上市30多年,目前也未得到FDA批准,只在一些歐洲、亞洲、南美洲國家上市。
2016年歐洲藥品管理局還更新過關於它的嚴重過敏反應及嚴重皮膚損害反應(SCARs)方面的信息。美國兒科學會是不推薦4歲以下孩子用的,英國、加拿大是不建議6歲以下孩子用。
鹽酸克侖特羅,本質是一種強效β2受體激動藥,有擴張支氣管作用,可以改善氣道痙攣,進而改善通氣,在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被批准應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因為可以提高禽畜的瘦肉比,曾被添加到豬飼料裡,鬧出了「瘦肉精」事件。所以FDA沒有批准它在美國作為人用藥上市,只批准過作為獸藥用於治療馬的氣道阻塞。它作為支氣管擴張劑,適應徵幾乎只有哮喘,感冒後的咳嗽、普通的支氣管炎、肺炎,這些非氣道痙攣疾病用克侖特羅沒有任何意義。
由此可見,感冒咳嗽選擇藥物,是一個非常值得推敲的事情,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感冒藥,成分如果有重複,容易過量,對肝腎造成損害。又或者選擇了一些並不需要的成分,白白讓身體承受一場代謝風暴。
近年來很多媽媽喜歡代購國外的感冒藥,價格貴很多不說,究竟有沒有那麼神呢?
這款感冒藥在網絡上人氣很高,號稱「一包就好,兩包鞏固,每家必備。」來看下它的配方。
除了加些維生素,有很奇特嗎,並沒有。相反,同時使用了可待因,咖啡因,麻黃鹼等,可增加成癮性依賴。
這款網紅止痛片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烯丙基異丙基乙醯脲、無水咖啡因組成。布洛芬前面講過,解熱鎮痛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像國內常用的芬必得(緩釋膠囊)和美林(混懸液)的有效成分都是布洛芬。咖啡因也是常用藥物成分,主要用在感冒藥裡,提神醒腦。
比較有爭議的是烯丙基異丙基乙醯脲。這個成分於1926年被羅氏公司推廣上市,英文名為Apronal,商品名為Sedormid。但是現在全世界除了日本,幾乎在其它所有國家都被禁用了,原因是會導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就是說像化療藥一樣有骨髓毒性。
所以,這款吹上天的疼痛神藥,除了這個副作用很大的成分以外,並沒有什麼特別。
這款感冒水是日本的感冒藥,裡面主要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麻黃鹼,馬來酸氯苯那敏,可待因,另外還有天竺子流浸膏。其中可待因在國內早就被禁用於18歲以下。
這個配方除去藍天竺流浸膏,跟泰諾的成分相差不大,也就是酚麻美敏混懸液。國內都可以找到更平價的同類型替代品。
一種捧吹的德國退燒栓劑。實際上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對乙醯氨基酚,也就是泰諾林。要說有什麼特別,就是給藥方式不同,通過肛門給藥,無法口服的情況下的選擇。
這款藥的主要成分就是鹽酸氨溴索,前面分析過,沒什麼特別神奇的地方,要說價格憑什麼貴三倍,那就是代購嘴裡的買它買它買它吧。
通過列舉的幾款海淘藥物,你還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嗎?
我們選擇藥品的時候,尤其是嬰幼兒藥物,更應該慎之又慎,仔細去研讀它的成分用量,而不是只看誰名氣大,宣傳多。如果只是同成分切換使用也就罷了,多花幾個錢也沒啥,怕就怕看不懂說明書,造成使用不當,過量等危害,到時候維權無門。
在這裡要潑個冷水了,不管感冒藥廣告有多麼高大上,自2007年起,歐美國家已禁止6歲及以下幼兒使用兒童類感冒藥,包括止咳、化痰、鼻塞和流鼻涕等常見感冒藥成分。美國FDA指出,感冒藥經常含有一種以上作用成分,如抗組胺藥、減充血藥、鎮咳藥、祛痰藥,千萬不要給兒童使用超過一種以上含有抗組胺成分(流鼻涕、抗過敏等)的藥品。
BMJ發表的一項研究經過檢索Cochrane資料庫,發現許多針對普通感冒的非處方(OTC)治療可以緩解鼻塞症狀,如充血、流鼻涕和打噴嚏,但這些治療的有效性證據有限,且質量低,缺乏明確的指導。
對於兒童普通感冒治療的證據更為有限。不建議在6歲以下兒童中使用減充血劑或含有抗組胺藥的配方,並建議6至12歲之間慎用。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中心曾發文指出,感冒藥給兒童健康帶來的危害超過了其宣稱的正面作用,並提醒醫生和家長要警惕15種危險成分。這些危險成分包括:
(來源:Mieke L van Driel, et al. What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 for common col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BMJ, 2018, 363:k3786.原標題:BMJ文章稱,<6歲兒童不建議吃感冒藥,歐美已禁止)
在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地區,感冒醫生通常不會開藥,大家都知道:感冒沒有特效藥,吃藥只是把症狀掩蓋。
大多數感冒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醫對病毒仍然沒有特效藥。人體本身有自我防衛的本能,這些自我防衛就是通過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等機制來達成。這些你要拼命壓制的症狀,正是身體正邪交鋒產生的。這些感冒藥,不但不能對抗感冒病毒,反而都在打擊自我防衛:(抗組胺、偽麻黃鹼)讓鼻塞打開,鼻涕減少、不打噴嚏;(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讓氣管打開,讓痰的分泌減少;中樞性鎮咳藥,讓肺部排邪停止,病毒長驅直入。表面上症狀改善了,事實上,卻是引狼入室。
咳嗽有痰就需要止咳化痰?實際上痰是呼吸道黏膜產生的分泌物,可以粘附塵埃、病原體。當呼吸道受刺激,比如病原體感染,痰液就會加速分泌,以便粘附、清除這些外邪。痰液產生後,通過呼吸道纖毛擺動,咳嗽等機制,可將痰排出體外,也就把粘附其中的塵埃、細菌、病毒,以及壞死的細胞一起排出去了,呼吸道也就得到了保護。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痰液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所以不是有痰就需要化痰。而更應該看到產生痰液背後的原因,針對病因去解決問題。
雖說以上是針對兒童的研究,實際上也適用於成人。也就是說,你這些年的普通感冒,並不是吃感冒藥治好的,而是身體自然排邪後好轉的。
那很多人可能會問,感冒就乾等著嗎?你當然可以選擇吃藥,但吃藥的目的是緩解感冒的症狀,讓人舒服一些,如果指望它把你「治」好,怕是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