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化太快,誰能想到紅透半邊天的大主播會栽在一款產品上。
快手帶貨一哥辛巴的「假燕窩」事件還在發酵,繼道歉和「退一賠三」後,再被監管機構立案調查。
12月8日,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展開調查,由於涉案金額過大,辛巴本人或許還將面臨15年有期徒刑。
隨著監管的大手日益握緊,直播帶貨的割韭菜時代,或許得到此為止了。
事件持續發酵,賠錢道歉不算完
辛巴最近太難,萬萬沒想到一碗燕窩竟然能給自己搞這麼多麻煩,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整個事件過程應該不用過多贅述,只要是沒「斷網」的朋友都有所耳聞,咱就撿要點說。
11月27日是轉折點,辛巴終於承認誇大宣傳,向消費者道歉並承諾「退一賠三」。當時直播間共完成57820單,銷售金額高達1549.6萬元。
也就是說,辛巴總共要退賠6198.4萬元。
本來,大家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沒想到廣州監管部門直接來了一個回馬槍。
其實,假燕窩帶貨一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科技君特意查了一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涉及到的銷售金額高達200萬以上,就要處以15年有期徒刑或者是無期徒刑。
辛巴賣出的金額可遠超售假最高刑期的200萬元,可能面臨較為嚴重的處罰。
不過,辛巴團隊在此案中屬於銷售者,若對燕窩的質量不知情,則沒有主觀售假的故意性,也就不構成刑事犯罪。
雖然不受處罰,可負面對辛巴團隊必然有所影響,今後還能不能快樂帶貨,很不好說。
有句話說得好,「一夜暴富的方法,都寫在刑法裡」,話雖然糙,可理不糙。
若這件事就是道歉賠錢完事,此口一開,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主播「刀口舔血」。
試想,帶10次假貨就能賺1個億,被發現一次只賠6000萬,還剩4000萬差價進到腰包,還不違法。這麼好的事,犯罪分子聽了都直呼內行!
更重要的是,辛巴不是普通人,是號稱一場直播帶貨過億,本身價值超過很多A股公司的頭部網紅主播。
連最近打算上市的快手,都跟辛巴千絲萬縷,更別提跟他有關的各種概念公司。
多少散戶投資者跟他捆在一起。
這種級別的主播,豈有帶假貨就道歉賠款了事的道理,那接下來某李、某微也跟著,是不是大家都要步入全民假貨時代。
實屬兒戲。
網紅售假被抓,早就有先例
辛巴被調查,可以說是理所應當,無論粉絲再怎麼覺得冤,販賣假產品是事實。
在直播帶貨行業中,有此類行為的網紅多如牛毛,辛巴也不是第一個因涉嫌售假被立案調查的網紅主播。
大家還記得,前不久在直播時被上海警方端了的主播廖某嗎?
其直播間場均觀看人數達到20萬以上,場均銷售額突破7位數,日均收入就高達3~4萬元。
據警方披露的消息,合作商家中,涉嫌銷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直播時不會提及品牌名稱,而是用一些具有極強指向性的奢侈品牌或款式代號進行介紹。
直播結束後,團隊還會刪除所有涉及假冒產品的購買連結、回看視頻等。可見,這有預謀的售假直播。
可怕的是,打算這樣賺一筆快錢的人不在少數。
直播帶貨這個風口,成就了一大批人,也確實給咱們消費者帶來一定好處。
但正因為準入門檻極低,沒有任何規範,導致行業亂象叢生。直播所賣產品與實際不符、各種套路令人眼花繚亂、假冒偽劣產品令人瞠目結舌,又反過來損害大部分消費者的利益。
套用反腐的一句話:老虎蒼蠅都要打。
在直播帶貨行業中,無論是頭部大主播,還是其它小主播,甚至客串的明星藝人,只要違反法律,就應該受到相應懲罰。
此次辛巴被立案調查,意味著監管部門再次出手,未來直播帶貨行業必定從野蠻生長狀態進入規範期,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