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並不只是一種動物,雖然它們看上去長的都很相像。全世界的鱷魚都屬於爬行綱(REPTILIA)鱷目(CROCODYLIA),包括生活在美洲、非洲、澳洲和亞洲等地的23種。它們通常生活在氣候炎熱地方的河流、湖泊和沼澤,或者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只有我們最熟悉的,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和它的美國近親,密西西比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生活在溫帶。
「我要吃香蕉!我要變強壯!」
有個童話說:不知多少多少年以後,鱷魚們每天靠吃香蕉過活。突然有一天,小鱷魚奇奇不吃香蕉,而想吃個小孩兒。奇奇的爸爸媽媽給他找香腸、做巧克力蛋糕,想盡辦法都無濟於事。奇奇終於在河邊發現一個粗心大意的小女孩兒,衝上去,卻被小姑娘當寵物玩兒了半天。小鱷魚屈辱的跑回家,大喊:「爸爸!媽媽!香蕉!快! 我要吃香蕉!我要變強壯!……然後再去吃小孩兒!」
你看,即便在童話世界,鱷魚仍沒法轉變其食肉動物的形象。
保護鱷魚奇奇
在現實生活中,鱷魚奇奇們體型巨大,身披甲冑,四肢短小,匍匐而行,從頭到腳強健有力。兇殘版的鱷魚奇奇不用勉強自己吃香蕉。它們每天以魚、蛙,各種小動物為食,經常把身體隱藏在水下,只露出鼻孔和眼睛,窺視著對它來說滿是弱者的世界。
(凱門鱷)
鱷魚是爬行動物中的壽星。遠古代時代的鱷魚能長到12米長,曾經是恐龍們的夥伴。歷經進2億年的滄海桑田,這類動物仍活力十足。如果不出意外,鱷魚奇奇能活150年之久。
但在現實中,鱷魚奇奇兇猛暴戾,即便吃不到小孩兒,也可能傷人,因此,被人類視為想當然的害蟲。不過與想吃小孩兒的相反,人們曾經吃掉很多鱷魚,另有大量鱷魚因為人類對高檔皮革的需求而被捕殺。在人類看來,鱷魚皮是重要珍貴的皮革,製造錢包、皮帶、皮包、鞋、衣物等高檔奢侈品特別漂亮。鱷魚皮的國際貿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1945~1970年曾達到了頂峰,每年光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鱷魚皮就超過了300萬張。鱷魚奇奇們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
為了保護奇奇這些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很多國家積極立法嚴格管理對鱷魚的捕捉、獵殺、馴養、運輸和貿易。在國際上,鱷魚及其產品的貿易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的嚴格控制。CITES公約是國家間的關於瀕危野生動物植物約定,於1973年開放籤署,1975年正式生效。CITES公約把可能受到國際貿易影響的野生動植物分別列入三個附錄,目前管理著大約33,000種野生動植物種的國際貿易。
因為CITES公約對鱷魚及其產品的國際貿易實行了嚴格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野生鱷魚皮的國際貿易量越來越少。在野外情況下,鱷魚奇奇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大,但在人類協助下可以茁壯成長。人工飼養鱷魚減輕了皮革買賣對野生鱷魚的需求。而鱷魚皮革買賣給當地窮苦人民帶來的收益,轉變了他們對鱷魚奇奇們的看法。
34年過去了,CITES公約成功拯救了鱷魚奇奇和它的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