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沒有正式開學的日子裡,我看了不少優秀老師的磨課視頻,有知名的重點小學,也有普通老師的微課。作為語文老師,每一次上公開課,我們必須做的就是吃透《語文新課程標準》,備好一堂語文課,除了寫好教案,還應該備哪些內容?老師不光要熟悉你教的內容,更要「備好學生」,了解你的學生。
有些公開課,可以看出是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表演,是彩排過的。了解學生是上好課的前提,新老師緊張也是正常的,除了練習表情和語調,我們還要注意課堂的重點。很多老師課上得漂亮豐富,但是沒有重點,一篇課文從頭講到尾,相當於讀了幾遍課文。我們的語文課,需要讓學生在一堂課內明確學習的重點,是生字詞還是短句和段落?有目標的學習才是高效的課堂。
小學階段,每個年級的語文教學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聽說讀寫貫穿在語文教學中,如低年級的識字課,那麼一堂45分鐘的語文課,識字一定要佔20分鐘以上,字的結構、筆畫順序、字的意思、組詞都需要老師做好備課準備。有的老師課堂導入了20分鐘,學生聽得高興,但不明白他們這堂課到底要學什麼。 語文老師的備課,備學生該怎麼備?重點該如何突出?我分享一些我的教學經驗,和廣大老師一起探討。
1、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
雖然老師們都知道,不管哪一堂課,教學目標的設計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好,整體班級語文成績都不錯,老師就常略過基礎性的知識點,但其實不對,基礎性的知識點,應該是每一節語文課的重點。並不能因為老師覺得學生們都掌握了,就忽略不講,寥寥幾句帶過。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差,老師也著急,每一堂課為了趕教學進度,不想多講基礎。
事實上,從我的教學經驗,寧可趕不上進度也不能丟下基礎的課堂原則,才是老師們應該把握的。不然,期末考試,班級語文成績又要墊底,基礎不好,能力更差,兩頭都沒撈到。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看似很容易,但是把教學實實在在滲入到每一堂語文課裡,老師把握的節奏,都是要仔細磨好每一堂課的。語文老師下了功夫,到了期末,學生自然能有回報。
2、 老師要學會如何搜索教學資料
我們有些年輕的老師,確實比老教師會利用網絡資源。做的教學PPT漂亮大方、視頻、音頻、練習試卷,都特別會搜集教學資料。備課不光是上好一堂課,更應該是老師的學習和成長。通過備課,找到與課堂相關輔助的學習和教學資料,是我們老師應該掌握的技能。但是,老師們在分享教學資料的時候,一定不要做「伸手黨」,覺得是同事應該分享的。大家都花了心思和精力來做教學資料,多一份虛心就多一份教學研討的經驗。
在教學設計中,我們老師也應該充分發揮搜索教學資料的本事。常有年輕的老師困惑:我就是把握不好課堂,明明也認真備課了,吃透了新課標,備教案也備了學生,重點很突出,但是為什麼學生都不喜歡我的課呢?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和你的教學方法、魅力、經驗息息相關,光有方法沒有魅力也不行。備課是一個大工程,不是抄寫教案這麼簡單,多去觀摩優秀老師的課,進行教學反思,也是提高備課能力的方法。
3、 課堂重點高於課堂氣氛
我們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語文課上成了音樂課、表演課,老師很賣力,學生很喜歡,課堂氣氛非常好。但是課堂的重點沒有,玩和樂就是一堂語文課,那麼學的本質沒有,這就不是一堂成功的備課。老師們在備課中,一定要加入教學的總目標和年級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尤其是善於發揮學生的長處和自己的教學優點,課堂氣氛好,當然好,嚴肅的老師,也能上出高效的語文課,因為課堂重點高於課堂氛圍。關於語文老師如何備好課,也許是一個大命題,但是期待你的經驗分享,歡迎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