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暴羚羊
最近在公眾號後臺常收到兩個問題:
1.零基礎,從沒接觸過公考,能考上公務員麼?
2.我現在備考學課程,還來得及麼?
1.零基礎,能考上公務員麼?
對於問這種問題的同學,主要有三類:
1)自己對於考公這件事,本身還有點猶豫2)擔心競爭對手已經備考很久,然自己還沒開始3)確實對公務員考試一點也不了解
對於第1類我的建議一般是:
如果你本身對於考公目標不夠堅定,是一個挺畏難的人,且拖延症嚴重,執行力不強,那還是不建議你去考了。
公務員考試是能力測試,對於行測、申論的學習本身能夠讓你逐步提升這些能力。但你存在的這些問題,跟國家對於公務員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
如果硬是去趟這渾水,也只是去增加「分母」而已。
如果你本身不畏難,能吃苦,能有效去執行學習計劃。那我還是建議你去備考的。
因為公務員工作相對穩定,福利待遇同比同地區其他不少工作要好,且公務員本身帶來的「隱性好處」是很多的。
且這裡也是再次提醒:
當你看到:公職人員工資太低,公務員離職潮;公務員都是沒有什麼能力的人的選擇;七天上岸秘籍,我一朋友天天在玩都沒怎麼備考就考上了公務員……
這些信息時,請你多動動腦子,又不是第一次見識這個社會,第一次應對大考了。
對於第2類我的建議一般是:
如果你是真想考上公務員,那還一直去擔心時間,那你這輩子可能都考不上。
在同一需要跑幾十天,甚至更久的跑道上,如果你起步慢,要趕超他人:
(1)速度更快
(2)每天付出更多時間
(3)不跑錯方向
對於第3類我的建議是:
如果是因為沒有接觸過公務員考試,不了解行測考什麼,其實問題不大。
行測本身就是需要經受系統學習的--系統化的課程、老師的一對一答疑指導、個人努力。
而我的課程五個階段(入門、基礎、爆發、提升、實戰)的首階--入門階:認識行測能夠通過幾節課讓你迅速明確行測考什麼,怎麼去備考等問題。入門階:認識行測2個章節,共7個課時建議學習時間:150分鐘第一章:行測概述與行測思維(共2課時)公務員考試為什麼要考行測?怎麼考?考什麼?本章將通過《公務員行測考試大綱》,及歷年聯考的考情分析,揭示行測那些不為眾知的「秘密」,帶你走進行測的真實世界。第二章:2018省考考情+大綱解讀(共5課時)結合曆年考試情況,詳細解讀2018省考常識判斷大綱、判斷推理、言語理解、數學運算、資料分析五大模塊的基本考情,為你接下來的備考指明方向。
其實,從廣義上來講,沒有所謂的零基礎考生!因為能夠參加公考的考生基本都有大學文憑。而就行測而言,題目都是基於中小學試題衍生而來的。
但是,確實大多數考生中小學成績也並不好,或者因為很久沒有接觸,很多知識點遺忘了。
所以,在我的課程五個階段中,「基礎階」的課程,就是去圍繞「回顧中小學基礎知識」展開。
基礎階:中小學基礎知識回顧3個章節,共16個課時,15份訓練建議學習時間:350分鐘第一章:中小學數理知識回顧(共9課時/9個訓練)本章主要帶領大家喚醒行測中跟數學和邏輯推理有關塵封在同學們腦海多年的基礎知識,為學習行測的「數學運算」、「資料分析」和「判斷推理」這三大模塊打好基礎。第二章:必須梳理的語法及閱讀習慣(共5課時/4個訓練)言語理解需要兩個基礎作支撐一是詞彙積累,二是正確的閱讀習慣本章就是立足這兩個方面,幫你提升閱讀能力,以充分迎接「言語理解」的挑戰。第三章:基礎常識知識回顧(共2課時/2個訓練)常識還不知應從何下手?那就先從這堂課開始吧!學懂了,你也就知道要怎麼去積累常識、學習「常識判斷」考點了。
簡而言之,不管你是什麼情況,500分鐘,基本上能夠讓你快速與其他本身基礎非常好的同學齊步。
2.現在備考學課程是否來得及?
問這種問題的同學,我估計都特別希望我能給一個「包過」的承諾。
先不說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四條明文規定:
嚴禁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違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一個違反國家法律,或者連這點法律常識都不知道的老師,能教出公務員?
其實,嚴格來講,如果你現在備考省考,是來得及的。因為就我的課程而言,正常人170個小時左右是能夠學完所有課程的。
只要你能遵照計劃去執行!
永遠不要去抱有僥倖心理,寄望於「運氣」。還是那句話:心想事成,是需要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