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折舊的方法

2020-12-11 中華會計網校

  計提折舊,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是未實際支付的折舊費用。

  計提:1、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準備。

     2、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計提折舊時需要區分會計期間和折舊期間,這兩者所指的期間不一定相同。折舊期間指的是開始計提折舊時依次順延的年限,比方說從2000年3月開始計提折舊,對於折舊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會計期間在我國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見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以及年數總和法。

  一、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例:甲企業有一廠房,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可使用10年,預計報廢時的淨殘值為5000元,廠房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該廠房的年折舊額。

  年折舊額:(300000-5000)/10=29500元。

  二、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例:乙企業有一輛專門用於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裡程為300000公裡,(假設報廢時無淨殘值),本月行駛30000公裡,要求計算該卡車的月折舊額。

  解: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30000/300000=0.1(元/公裡)

  本月折舊額=30000×0.1=3000元。

  目前最常用的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這種方法。

  三、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原值減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的分數計算年折舊額,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則分母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為10,第二年分子為9以此類推。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例]某企業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60000元,預計淨殘值為3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該項固定資產按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該項固定資產的年數總和為:

  年數總和=5+4+3+2+1=15或=5×(5+1)÷2=15

  各年折舊率和折舊額計算詳見圖表

  折舊計算表

  (年數總和法)

年份

應計提折舊總額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1

60000-3000=57000

5/15

19000

19000

2

57000

4/15

15200

34200

3

57000

3/15

11400

45600

4

57000

2/15

7600

53200

5

57000

1/15

3800

57000

  四、雙倍餘額遞減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雙倍餘額遞減法是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帳面淨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帳面淨值÷12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帳面淨值×年折舊率

  最後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帳面淨值-預計淨殘值)÷2

  實行雙倍餘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二年內,將固定資產淨值扣除殘值後的淨額平均分攤。

相關焦點

  •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的總結
    計提折舊時需要區分會計期間和折舊期間,這兩者所指的期間不一定相同。折舊期間指的是開始計提折舊時依次順延的年限,比方說從2000年3月開始計提折舊,對於折舊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會計期間在我國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 對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如何計提折舊?
    《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為固定資產折舊作出明確定義:「折舊,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如果已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 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思考
    並且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更是將其在企業運行中不斷的應用在企業管理之中,成為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把企業在固定資產預算過程中的各種手段和後期計算的方式都進行分類,使企業在固定資產使用的前期計提較多的折舊,通過後期直線計算來進行固定資產的成本控制。這種財務管理方法同直線法計提折舊相比,有著各種先天性優勢,加速折舊法符合固定資產本身的價值減損過程。
  • 如何正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淨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會計準則》(簡稱準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簡稱稅法)分別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作了相應規定。只有把握固定資產計提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納稅不受影響。現就影響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各因素分別從準則、稅法作以比較。
  •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這3種方法,90%的會計不知道!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折舊方法有:①年限平均法;②雙倍餘額遞減法;③不提折舊2在好會計中如何進行操作呢?
  • 計提折舊不應該考慮預計清理費用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時以應提的折舊總額為準。所謂應提的折舊總額是指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殘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筆者認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不應考慮預計清理費用。
  • 省物價局關於印發《定價成本監審專門技術規範―固定資產折舊計提...
    第七條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預計淨殘值,是指預計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固定資產處置過程中所發生的處置收入扣除處置費用後的餘額,等於固定資產原值乘以預計淨殘值率。
  •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帳務處理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淨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 如何調整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錯誤
    a審計人員在審核b公司2019年帳務情況時發現,該公司帳上的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計提錯誤,而且從開始入帳時點延續至今,財務人員已無法按照正確的折舊金額進行入帳。又因為折舊錯誤,從而導致出售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清理金額也存在錯誤,相應的損益金額不正確。
  • 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節稅方法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費用和收入,甚至影響到國家的稅收收入,所以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需根據經濟利益預期實現的方式進行選擇。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僅定為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四種,由企業自行選擇使用。當企業取得一項固定資產時,採用那種方法計提折舊呢?
  • 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能一次性計提折舊嗎?
    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能一次性計提折舊嗎? 彭懷文 問 融資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能一次性計提折舊嗎?
  • 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選擇的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餘額遞減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如果企業在對摺舊方法定期的覆核中,發現固定資產包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則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變更時應報有關部門進行備案,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 注會備考指導: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和維修費用的相關規定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通過「累計折舊」科目核算,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例如,1、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   2、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製造費用;   3、管理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   4、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計入銷售費用;   5、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其應提的折舊額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 案例解答:為什麼要攤銷開辦費要計提折舊?
    奇葩問題——計提折舊不就是要股東二次投資嗎?如果不考慮攤銷開辦費,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可供股東分紅的利潤就為300萬元。但是,在分紅前,因為首先需要從「銷售利潤」中扣減出100萬元來,用於彌補籌建初期「費用化」的那部分虛擬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所以,可供分紅的利潤就變為200萬元。
  • 會計上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淨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1-預計淨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舊額會隨資產的工作量而不斷變化。
  • 關於船舶按重置成本進行折舊的方法探討
    同其他固定資產一樣,船舶也通過折舊來計算其在營運生產過程中的耗費,以達到補償的目的。如何選擇恰當的折舊方法,科學、客觀地計算和反映船舶在營運生產中的耗費,對航運企業的資本保全,維持經營的持續性有著重要意義。但我國持續的物價上漲已動搖了歷史成本會計的基礎,嚴重地歪曲了會計的信息。本文針對現行航運企業所採用的船舶折舊方法的弊端,探討船舶按重置成本進行折舊的方法。
  • 會計-未使用設備計提折舊計入哪個科目及能否稅前扣除
    會員:我公司是生產企業,實行《企業會計準則》,為車間購入的設備中有一臺設備一直未使用,請問會計上計提折舊應該計入哪個會計科目?計提的折舊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大成方略:《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準則的通知》(財會〔2006〕3號)中《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帳的土地除外。
  • 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重要考點:計提折舊的空間範圍
    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重要考點:計提折舊的空間範圍 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公告已經發布,考試科目包括《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考試於2021年5月15日至19日,5月22日至23日,分兩個時間段進行
  • 土地估價師知識點:固定資產及其折舊的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以採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
  • 2017年注會考試會計考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考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考頻】高頻考點【難度】較難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選用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將影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內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此,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