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豬肉時,一定喊出這6個字,老闆一聽是懂行的,不敢糊弄你
很多人去買豬肉,說要買瘦肉,只要看到不是肥肉,隨便挑一塊就稱重了!不少人眼裡,豬肉只有肥瘦和骨頭之分!
其實豬身上的肉那麼多,每一個部分的肉質都是不一樣的,口感有嫩有硬,如果不懂行,老闆有可能以次充好,用不好的部位的肉搭配好的一起來賣,那就吃虧了,但是如果你在買肉的時候,跟老闆說,要「梅花肉」,「前槽肉」,只要一喊出這6個字,老闆一聽就知道你是懂行的,也不敢隨意忽悠你!
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豬身上這幾塊肉,也給你在買豬肉時做一些參考!
一. 梅花肉
梅花肉也叫梅頭肉,頸背肉,位於豬肩胛上的肉,梅花肉這個名字的得來,是因為這塊肉很特別,瘦肉當中夾著均勻的少許肥肉,像雪花一樣,又形同梅花,於是就有了這個名字。
梅花肉是豬身上最好吃的一塊肉,肥瘦相間,肉中沒有筋,口感細膩,廣東地區最愛用這塊肉來做叉燒了,煎成豬排吃也同樣美味,不會太瘦太柴,也不會太肥膩。一隻豬身上的梅花肉只有5-6斤,比較稀少,當然價格也比較貴。
二. 裡脊肉
裡脊肉位於豬背,就是中間豬脊骨下面,排骨上面的肉,它的肉比較瘦,脂肪少,沒有筋,肉質很嫩,適合用來切片炒著吃,糖醋裡脊是裡脊肉最出名的一種吃法,由於裡脊肉口感好,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也是平時豬肉檔比較搶手的一塊肉。,
三. 前腿肉和後腿肉
生活中提到「豬手」,就是豬的前蹄,而前腿肉就是前蹄上面的肉,行話叫前槽肉,只要你說出這三個字,老闆就知道你很懂豬肉,也不敢糊弄你。
由於平時豬前腿的活動量大,所以它的肥肉較少,瘦肉多,彈性大,買回來炒菜吃,或者做餃子和包子餡,口感都比較好。
後腿肉就是我們說的豬腳,後腿豬蹄上面的肉就是後腿肉,因為缺少鍛鍊,筋膜比較多,肥肉多,肉質比較生硬,用來炒菜吃會覺得太老,塞牙縫,用來做丸子或者燉大肘子,就比較合適。
相比較前腿肉比後腿肉貴,但是如果你要做燉肘子,就沒必要花高價買前腿肉來做了。
四. 豬頸肉
豬頸肉就是豬脖子的肉,一般屠宰豬的時候,都是從頸部下刀放血,所以這裡的肉看起來不太好,也叫「血脖子肉」,一般人都不會買這裡的人,因為這塊肉含有大量的淋巴結和各種腺體,吃了會對身體有害。
但是也有專家說,只要在烹飪前把這些有害組織去掉,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就像不少餐廳,都有這道菜「炭燒豬頸肉」,賣得還挺火的,所以我們要買豬頸肉最好是去正規的店買,如果不確定商家是否有處理好,那還是選擇買其它部位吧。
很多新手在買菜的時候,一定要多了解挑選菜的技巧,不要覺得差不多就行,最後結果可能肉的質量和錢都差很多。
我是「果果郭美食記」,愛烹飪愛分享的美食愛好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或者覺得不錯,希望您能給我一個贊或者關注「果果郭美食記」,我會每天分享更多的美食烹飪技巧和知識,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