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言簡意賅是唐詩千餘年來的魅力所在,唐詩以最少的字,說最多的意思,體現最深入人心的美。而在我們接觸唐詩的過程中,即便有的只有短短四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記住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例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其意思主要在告訴世人,人在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而以醉解愁,自古便有,如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羅隱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這首詩便是羅隱感慨所作。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羅隱的這首詩《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的這首詩,主要表現在對詩歌形象性的追求上。全篇看似直抒情意而無一景語,但詩人所營造的卻是一個具體、形象的抒情氛圍。如首句「得即高歌失即休」,給我們的感受,就是羅隱以半是自白、半是勸世的口吻,告訴我們不必患得患失。這種情語是能夠給人生動形象的感受的。
次句「多愁多恨亦悠悠」,在羅隱看來,整體愁眉苦臉也改變不了什麼,但詩人不說「多愁多恨」的痛苦,反而卻說「亦悠悠」,讓這份每個人都會有的不同愁恨,變得具體生動。同樣,接下來的兩句也一樣,詩人不只是簡單的表達得過且過的思想,而是以更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反而讓其放歌縱酒的曠士形象流露了出來。
這首詩的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羅隱告訴詩人,當面對無法排解的事情時,可以以醉解愁。但仔細分析詩中的意思,卻發現詩人所說的解憂,也只不過是時的排解而已,這點從兩個「今朝」的重複便可看出。或許更多的時候,還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吧!
結尾一句「明日愁來明日愁」,緊承上面的句意,表達了詩人面對自己窮愁潦倒的無奈與傷心。因為以醉解愁是有時間期限的,一旦酒醒之後,還未排解完的舊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這樣全篇看下來,可見詩人的得過且過、無可奈何的悽酸、潦倒。
綜觀羅隱的這首詩《自遣》,本來就是自行排遣寬慰的一首詩。至於詩人能否排解心中的「愁」和「恨」,恐怕還是難以排解,畢竟對於詩人來說,那是社會之愁,家國之愁。當然,如今我們學習這首詩,最主要的是學習其中直率灑脫的一面,不要為事情過於煩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