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的大電影開畫的首周末,就創下了一個美國電影史上的新記錄。
爛番茄新鮮指數:0%
這個年頭,任何有一點網紅跡象的東西,都可以被稱作一個IP,而每一個IP,都有可能被投資人們認作一部極具市場的電影。
我們看到了各種經典故事的翻拍,不論邏輯、不論歷史、不論情節;無數加長版綜藝大電影,讓爹媽帶著孩子去逛動物園,或者成年男子相互追逐的集體反智遊戲,在除了明星出場費之外的低成本運作後,被拉長為一部90分鐘的電影;動輒幾億美元的好萊塢製作團隊,換來一堆不知來自哪個星球的大動作人物。
爛片,正在不斷刷新電影的下線,而值得我們欣慰的是,這次的這部破紀錄大片,來自好萊塢。雖然Emoji從全世界人民手機裡的表情包,變成了年度單詞,被當代藝術家們奉為靈感的源泉,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這些都不代表,它應該被拍成一部電影。
索尼卻用一部毫無內容、毫無邏輯、畫面粗糙的大頭娃娃,引來了無數的惡評。從兩年前宣布拍攝計劃,到Emoji在坎城場外蹭節宣傳,關於表情包拍電影的質疑就沒有中斷,不過,大家依舊想像過,一部以幽默的形式進行的反諷,或者像去年的最汙動畫《香腸派對》那樣,將簡單的動畫拍出成人世界的內涵。
可惜,Emoji的大電影,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成就了表情包們可預見的失利。不過,據說Emoji大電影將在今年引進中國,不知道,叛逆的中國觀眾,會不會為了一睹0好評電影,買張票,吐槽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