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背景:一個朋友的孩子小雪,本科是武漢大學和法國一大2+2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大學畢業後看國內就業情形,希望繼續留學碩士,想去英國,找到我,希望我給介紹一位很專業的顧問,我接到任務,心想澳際有經驗的顧問多,這沒有問題,但事實相違,顧問一聽說學生是合作辦學項目,調侃說,大案子,跨多國項目,需「多方會談」,趕快找即懂法語又了解法國項目的李老師,一陣折騰,明白了,合作辦學學生辦理留學有許多不定因素會影響申請的方案及結果,看似簡單洋氣的合作辦學,在申請他國留學上卻不簡單。為此,《小希顧問專欄》特邀請了行業多年申請經驗的張瑩瑩、鄒春曉、王秋虹老師一起聊聊申請過程中的「不簡單」:
張瑩瑩老師:小希平臺資深留學顧問,留學行業從業十餘年,帶領文籤團隊受理學生量年均達千餘人,成功將學生送到多大,UBC,麥吉爾,女王等世界頂級名校,籤證整體成功率95%以上,遠高於使館及同行平均水平。(下圖中)
鄒春曉老師:小希平臺資深留學顧問,11年留學行業工作經驗,負責澳新及英國文籤團隊,院校申請、籤證成功率均99%以上。(下圖右)
王秋虹老師:小希平臺資深留學顧問,一直從事美國留學服務,從09年到現在,10年期間見證了太多的學生赴美求學以及海外工作。(下圖左)
主持人燕語:像小雪這樣,高考後選擇了國內與國外大學的合作項目就讀,隨著政策的支持及中國教育國際化,合作項目越來越多,選擇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但也帶了新的問題,像小雪的困惑。我們知道,合作辦學本科階段有二種形式,一種是學歷教育項目,通過統招,畢業後獲中外雙方頒發的文憑,第二種是非學歷教育項目,不通過統招,中方入學考試即可,畢業後獲得外方頒發的文憑。這兩類國內外學校文憑在碩士留學申請中是否被認可呢?
鄒春曉老師:小雪當初選擇合作辦學,國內二年,國外二年,原說可以拿國內外兩個文憑,結果項目有變,只能拿國外文憑。小雪大一大二在國內上,GPA3.2,大三大四到法國,因語言的問題,GPA只有2.8,為此申請前期我們與校方做了溝通,基本上只認可巴黎一大的學分。
王秋虹老師:合作辦學表面上走了捷徑,暫時滿足了家長及學生國內名校夢或「留學」夢,但其實它影響了真正的留學之路,並不是所有的美國高校都認可合作辦學學校的課程,沒有良好的教學環境,項目不穩定,境外學校也不能按既定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
主持人燕語:從國內看,能有合作辦學項目的基本上是有實力,品牌度很好的大學,如211、985大學,如走的是學歷教育項目,即學生可拿到國內與國外兩個文憑,是不是就可以採用取優的方式提供材料?
鄒春曉老師:我們見過有部分合作院校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夠獲得兩所學校的完整成績單和學位證等畢業材料,在遞交申請的時候大家往往會猶豫到底是遞交國內院校的還是國外院校的,還是說要求兩個院校的都一起遞交呢。具體的就涉及到所要申請院校的具體要求了。但像小雪讀的是武漢大學與巴黎一大合作辦學的項目,如果她拿到了武漢大學文憑,武大是211,按說入學標準應該按211學校的要求,但事實上,不僅僅是英國,其他國家也有,可能不按照211或985的標準來審核申請,有可能會將它劃入三本院校,這樣與學生的預期就天壤之別了,入學標準高一分就可能是名校申請的攔路虎。
張瑩瑩老師:加拿大的校方會認為,合作辦學看似高大上,實則問題隱患也很多。且不說招生標準,辦學資質,項目風險等,有教育部審核,只說教學質量和未來目標,就十分堪憂。從部分在讀學生那兒了解,合作辦學日常課程的安排量是與本土本校的學生不一的,完成國內課程到國外高校就讀的機會選擇十分受限制,語言水平發展也會出現不理想的情況。在讀學生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讀完項目計劃,拿兩個學位,畢業後學位的認可度低,就業或是考研時可能會被質疑。二是讀到一半轉到國外其他學校,從多年申請案例來看,申請本科轉學的學生無論在國內已學課程還是語言成績方面,都不太樂觀,成績不高,一方面可能是合作辦學院校本就有意壓分,為了讓學生能按部就班留在本校完成項目而不是中途轉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教學質量本身的問題,在許諾的國外體系,英文授課和師資方面縮水,導致學生語言水平並未按預期目標發展,進步不大。所以,大多中途轉學的學生,都不得不到國外的學校也要從語言課開始學習,以及已學課程已並不能獲得理想的學分豁免。
主持人燕語:三位在留學申請方面很有經驗,外行的我有些糊塗了,海外大學不認可文憑,也不認可國內的211,那他們按什麼標準篩選學生呢?
鄒春曉老師:英國校方會看重學生完整的學習記錄,同樣是合作辦學,我們有一位同學,就讀於上海理工中英國際學院,對接的院校是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學生由於個人原因被迫選擇國內學習四年,由於該學生在校成績非常高,處於年級前3名的層次,預估能夠在大四畢業去的一等學位,但是由於無法確定認可程度,我們第一次定位的院校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的伯明罕大學。因為學生有四年完整的並且良好的四年成績,於是決定嘗試增加申請UCL,曼徹斯特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在我,學生,家長和同事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幫龐同學遞交了世界排名第9的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碩士申請,不想,意外收穫,二個月後UCL的offer就來了。
張瑩瑩老師:從加拿大的申請看,本科轉學或碩士申請一方面要看學生已學課程的內容和成績,另一個方面要看學生的語言水平,即雅思或託福的分數。主持人燕語:從三位前面的描述,沒有感覺到合作辦學項目在留學上的優勢,但學生畢竟在國外學習了一年或二年,這方面的優勢,校方不考慮嗎?
鄒春曉老師:澳大利亞的學校會認為,如果合作辦學海外學習國家的母語是英語,海外學習達到一定的時間長度的話,申請澳洲部分大學的部分專業,有機會申請雅思豁免。這是與純國內學生申請相比,很有優勢的地方。
主持人燕語: 以上留學國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2018年7月10日,中國教育部宣布依法終止23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我們從名單中可以發現,不僅是普通的學校項目被教育部取消,其中還包括985/211,這就更說明了國內各大院校合作辦學的水分之大,國外的一流大學對於合作辦學非常謹慎,合作的多三流的國外院校,加之招生入學標準要求低,海外學習和體驗的課程少等因素讓其質量堪憂。對於這類學生的後續留學申請,各位有沒有什麼建議?
鄒春曉老師:建議,學生們選擇合作項目時慎重,後續學歷對這段的學習質量會有要求。不建議選擇以下合作辦學項目:1、教育部不認可的項目。2、了解實際辦學情況。在質量方面要關注決定與影響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的幾個關鍵因素,如,學生入學標準;師資配備情況,包括是否配備了一定數量和比例的比較好的外方教師;教授什麼樣的課程; 3、項目有風險,有不穩定因素,如是否無一學生國外入讀經歷,或像小雪就讀的項目,宣傳中承諾國內外文憑,結果只有國外文憑。或國外就讀的課程與本大學的同類課程差異過大等。4、國外就讀沒有門檻,如無需雅思等。當然這些不入讀時「取證」有些難度,一旦入讀,發現情況不對,早止損,選擇大一轉學,英國和澳洲有些學校或專業還可以帶學分申請。
張瑩瑩老師:就加拿大留學來說,如果想就讀國外高校,享受高質的高等教育,莫不如早些出國,直接從語言或大一讀起,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又能有更多學校的自由選擇,選擇適合學生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完成完整的高等教育,獲得全球高認可度的學歷和文憑。
主持人燕語:回想多年前,女兒高考填報志願時,第三志願就是首經貿大學+美萊特州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回想當時的想法,雖然孩子高考失利,但掛靠首經貿利於就業,二年國外大學,英語優勢明顯,心想如果孩子能上這個項目就業妥妥的超過全國90%的就業大軍。這是大多數高考後家長的思維,但想起就慶幸,女兒如果做此選擇,考研更困難,留學是最佳選擇,建議家長和孩子謹慎,最好選擇有經驗的顧問協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