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容運營到底如何做?從老闆和員工的角度剖析,最後很關鍵!

2020-12-13 騰訊網

內容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為品牌帶來價值,帶來用戶粘性,傳遞自身觀點,節省大量推廣費用。

既然都知道內容的重要,那為何企業做內容很難做好呢?一般有2個因素制約:

1、企業老闆的戰略規劃:

老闆是企業創始人,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尤其中小企業,資金小,生產力薄弱,產品市場競爭力差,自身發展本就掣肘,再來做內容?痴人說夢!

回想下你們公司,有開通雙微一抖嗎?在網上搜過品牌次,最先出現的是什麼內容?跟熱點相關嗎?有用戶評論嗎?估計還停留在傳統新聞稿模式,要麼大談企業新技術、新理念,要麼就是領導人講話,毫無新媒體內容出現。

更甚者,一個企業連公眾號或抖音都沒有。不是非要跟風追熱,而是要通過內容運營規劃,傳播更深遠,更有價值的品牌內容,讓用戶受益。

具體到老闆,也就是頂層規劃,應該如何做呢?

把握未來的市場風向;

多元化嘗試打造平臺內容;

影響更年輕用戶群體。

就拿我們企業來說,老闆對於內容極為關注,不僅帶頭轉發分享創作文章,而且短視頻平臺給予充分資金預算,讓員工學習提升。

因為我老闆早年間從事回答推廣,極其看中公司口碑的影響力!據他說,一條百度知道營銷才5塊錢,卻給我帶來了千萬的訂單。

市場磨礪二十載,終究看到了傳統PC端的沒落,傳統電商的高額成本,從事內容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做內容,而且要做行業最好。

未來的市場如何變?誰都可以預測,但是有一點不變,就是客戶會因為價值而買單,價值不僅體現在產品設備上,未來更可能體現在內容。

而內容傳播平臺上,現在市場已經形成了BAT到TMD的轉變,用戶決定了流量的走向,好內容加上好平臺,自然會得到美麗的粉絲。

所以對於老闆頂層來說,要結合自己公司規劃,制定內容的運營規劃,這個規劃,可分成4部分:

做什麼樣內容?

誰來做內容?

通過內容實現什麼?

投入與產出比是多少?

內容形式太多,有圖文類、視頻類、種草類、如果是傳統設備商,可選擇多種,尤其後面兩類,效果好,見效快,極容易出效果,建議先用。

誰來做內容?一般設備類企業,人員不是太多。一個新媒體運營+一個美工+一個視頻剪輯,基本夠用,起初會很艱難,但時間長了內容效果帶來了訂單,則就要擴充團隊規模。

通過內容實現什麼?當然是品牌價值、盈利變現,爭取在短時間內就能見到效果,而投入產出比,則讓整個項目看得更現實,我花了多少錢?達到了什麼效果?

而在這其中,為了讓員工成員更有動力,可進行內容激勵。

內容激勵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團隊打氣,老闆放權放姿態,讓自己的內容團隊認真創作,大膽創新,按照曝光量或訂單量給予分成,才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氛圍。

2、企業內容團隊的打造

具體到我們員工應該如何做呢?

我們面臨的向上有老闆,向左右皆有技術部或銷售部,全公司都在盯著你看,做的好功成名就,做不好捲鋪蓋走人,反正頂層方向已定,你要拼了老命向前打!

首先你要做整體內容運營規劃,此規劃不同於老闆的頂層規劃,老闆的是方向,他的公司發展有這麼一塊,至於多大多小,取決於人才!

而你的內容規劃是執行層面,細化方案每一步。

比如短視頻平臺來說,一年要實現多少訂單量?產生這些訂單量要具備多少視頻?每個視頻的策劃方向選題,分別承擔多少播放量。而通過數據分析,找到最適合此平臺曝光&轉化的優化模型,圍點打透。

然後根據這些目標,設定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是每天工作目標,相信把這些吃透,不僅你的能力會上升一臺階,還能讓自己在公司擁有話語權。

如果不是方案的制定者,那麼就要在自己崗位中,找到最能體現自己核心價值的地方,比如拍攝剪輯,很簡單但又很關鍵的技術崗,你要做的就是充分,熟悉策劃腳本,拍出高效率高質量片子。

綜上而看,企業要生產好的內容,一方面來自頂層的大力支持,肯投錢,肯投人力和物力,協調企業各部分資源做成這件事,同時執行團隊專業要過硬,至少要持續的輸出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相輔相成,才能走得長遠。

其實做內容就是做營銷,痛點是什麼?用戶群體是誰?解決方案是什麼?如何我專業?一系列問題出來,基本上對於內容運營就有了一個大概思路,其餘的就是努力加上運氣!

好了,今天分享結束,我是上班族黃羽,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如何從企業運營角度去理解「阿米巴經營」
    那麼我們要如何從企業運營的角度去理解「阿米巴經營」?(一)經營哲學、經營理念和經營原則經營哲學、經營理念與經營原則這些內容與企業創始人的經歷直接相關。正確劃分阿米巴組織要以設計正確的企業組織結構為前提,而組織結構的設計又直接 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策略。因此,組織劃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決定阿米巴經營成敗的關鍵環節。
  • 如何從戰略角度去運營企業大學
    戰略角度一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了,集團高層管理者往往願意花精力去籌建企業大學,那應該如何籌建和運營呢?建立企業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呢?有人說企業大學要成為集團戰略變革的策源地,也有人說企業大學要成為企業人才發展的搖籃,成為黃埔軍校,更有人說,企業大學要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為企業的發展和人才的成長賦能。其實都沒有問題,只是看企業所處的階段,分步驟去推動和完成。
  • 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為員工選擇工作手機?
    經歷過多次變遷改個,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邁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和私域流量時代。在私域流量時代,因為傳統銷售模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主要以微信來溝通客戶、管理客戶等等,於是很多企業老闆都會選擇給銷售(員工)購買工作手機給員工使用,從而保護客資。
  • 企業微信屬於企業,還是屬於員工?與釘釘對比,哪個是老闆的選擇
    這也意味著騰訊將利用11億微信用戶的流量,對以釘子為首的企業移動辦公工具市場發起全面攻擊。現在業界正在討論如何利用微信來運營企業的私人流量。如何提高客戶回購、客戶單價、精品店流量等。本文將從企業微信功能升級、企業微信與普通微信的區別、企業微信的歸屬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 企業微信私域流量如何運營
    「私域流量」對企業來講,不就是自己的「地攤」嘛,又該如何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之前做私域流量的企業運營們大多都是做在微信個人號進行裂變,但是微信的各種打壓限制,想在個人微信號上做好私域流量是越來越難,在前段時間微信官方突然之間對wetool這個第三方工具進行封殺,在微信被封號的同時,又少了一個輔助運營工具,這一下是讓運營人們紛紛叫苦不堪,騰訊官方這一番操作下來即使對第三方工具的一個打壓
  • 從管理到服務,如何做智慧化行政運營|知行最前沿
    ,為企業和員工賦能提效,也是知行一直以來想要幫助行政人達到的目標。企業想要健康高速發展,就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這就離不開內部的智慧化運營。作為「大後方」的行政如何完成數位化轉型,支持公司高效運營?根據員工業務需求,重新審視服務模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優化。如保留員工常用辦公用品,撤除非常用品,員工領取由登記變為自取,既減輕庫房壓力,又降低用品成本,行政服務也變得更輕盈、效率更高。長此以往沉澱下來的數據,如工位、平米、人的運營成本,可以為下一階段其他行政工作起到決定性的指導作用。如何真正把控到員工需求,提升員工體驗,做到精準服務,為企業加分,是行政一直很關注的一個話題。
  • 郜永華《運營元素》:運營總監到底是做什麼的?
    運營總監—首要是經營力,其次是管理力。這幾天跟一些人一些企業總能談到「運營」和「運營總監」這個職位。有些東西越談便越清晰。最後才是「管理」。兩大方向:運營方向——也就是我上面所謂的經營。以業績為王道。業績是支撐企業繼續向前的資本和基礎。運營總監稱職與否,這個佔到大比例。
  • 如何能讓員工像老闆一樣思考企業經營?
    沒錯,這些人都是人才,但不一定是經營人才,比如說你打算去美國開個分公司,總不能讓老闆親自呆在那裡,或者派個研發總監去做總經理,公司需要派一位和企業老闆理念相同、能夠對經營結果負責的人去。通常企業裡懂得經營的人只有老闆一個,過去創業的時候,老闆裡裡外外一個人,既做生產、又抓銷售、還管研發。
  • 「直擊課程」第152期昆明《企業運營系統3.0》完美落幕!
    2020年11月25日,科略教育集團152期《企業運營系統》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正式開班,課程凝聚了陳中正老師在過去十餘年的時間所有學習和體悟的精華,代表了中國最頂尖的企業運營智慧。作為企業家,也許你擁有過人的創業能力、擁有一定的市場渠道和技術,帶著滿腔熱血投身商海,想要大展宏圖,卻在運營方向和內部管理上栽了跟頭,怎麼辦?醫生對患者身心的診斷,其目的在於維護病人身體和心理的健康;而企業診斷,則在於維護企業管理經營的穩定、健康和發展。
  • 老闆必看:一家企業的員工流失率為零,是如何做到的?
    對待僱工、下屬的態度,一方面證明僱主或老闆的人品和道德,從另一方面看,其實對僱主或老闆也並不是一件無益的事。現在的企業管理思想,在逐漸突出一種「人性化」的傾向,這不僅是現代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平等觀念大範圍普及的結果,同時也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看到,這種思想對企業帶來的好處。
  • 追本溯源:內容運營,到底運營的是什麼?
    追本溯源,內容運營到底運營的是什麼?在各種如何起好標題,如何抓用戶痛點的喧鬧中,是時候談一談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了。一、什麼是內容?要談內容運營,首先需界定什麼是內容。在廣義的角度抽象點說,人通過感官能感受到的,對人的認知產生影響的都可稱之為內容,比如你目前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出門左拐看到的廣告牌,同時不僅僅限於看見,還可以是聞到,或者觸摸。
  • 職場:離職員工如何對待?聰明的老闆都會知道怎樣做!
    可是陸奇卻一再地表示這次離職是因為家庭原因,並沒有所謂的陰謀論,希望大家保持應有的理智和判斷。而百度方面也是一再挽留,且不論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但是我們不難看出的是雙方都不想撕破臉,都想保持良好的關係,其實這就是現代職場最常見的一種關係,一種離職員工和前任公司的關係。
  • 員工頂撞老闆?看資深老闆如何用4個絕招解決!
    你在公司頂撞過自己的老闆嗎,老闆又是如何應對的呢?2. 如果解決不好員工頂撞老闆的難題,會出現什麼新的問題呢?【閒聊】遭遇員工的頂撞,是多數領導者經常會遇到的難題,處理不好,會給領導者本身和員工帶來深深的傷害!那麼,到底該如何做是好呢?
  • 做老闆的隱秘矛盾:又想員工能幹,又怕員工太能幹!
    做老闆,不是投入啟動資金,然後招聘幾個員工就萬事大吉的。如果創業這麼簡單,賺錢這件事也太容易了一點。一般來說,人少的時候,智商越高的人在一起,工作效率越高,越容易出成果,但人一多,就越需要情商的作用。當初蓋茨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高智商的人管理不好公司,偏偏是一些智商不高但情商高的人把公司管理得很好。
  • 企業管理:老闆不講制度,員工就會講條件!
    管理企業也需要一根「繩子」,並且要讓全體成員都拉著它,誰鬆開了手,誰就會受到懲罰。這樣,大家自然會團結起來,團隊才會具備執行力。反之,如果老闆不要這根「繩子」,或這根「繩子」鬆散,對大家就構不成約束力,大家就不會對「繩子」產生敬畏感,這對企業發展是致命的危害。這根繩子是什麼呢?很明顯,它就是「制度」。
  • 對員工慷慨大方、視如親人的老闆,最後都怎麼樣了?案例:胖東來
    胖東來的董事長於東來,對其員工一直以「兄弟姐妹」相稱,希望員工們快樂地工作和生活。他打破了國內零售業無假日的先例,還宣布胖東來每周二閉店休息。雖然胖東來不屬於工廠,但裡面商超的員工跟工廠員工也沒有啥區別,站在員工的角度看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很難碰到這麼好的老闆。
  • 資源的價值交換——企業與員工關係的深度剖析
    商業社會,企業與員工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和處理這種關係?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如果能夠正確理解和處理這種關係,對企業的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商品經濟以價值交換為基礎,這無關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
  • 《灣區有故事之科創下午茶》第三期:科創企業如何做好員工持股和...
    這個問題其實還挺關鍵的,因為我們一直說股權激勵過度激勵和激勵不足都不太好,我們建議參考薪資,把公司的員工按照他所處的層級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分配不同的比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方案設計當中,你還可以在公司和個人之間加一個層級,一般來說就會按業務板塊或者部門劃分去做一些分類,比如說公司層面下有若干的業務板塊,ABC三個業務板塊,那就分業務板塊對每個業務板塊去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這樣子的話A板塊達標了,公司整體沒有達到老闆心中的預期目標。那麼他認為A板塊是OK了, A板塊相應的這些員工也都能拿到相應的份額。
  • 企業數位化轉型到底包含哪些內容
    企業數位化轉型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被普遍提及,技術從業者和企業家們也在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企業數位化轉型,側重完全不同,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那麼企業數位化轉型究竟包含哪些內容,請隨有傳名片君一起來加深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
  • 從老闆的角度:應聘者該如何找到好工作?(自身經驗,原創文章)
    現在很多工廠和企業經營不善,尤其是餐飲、服務業,很多人也面臨找工作。那麼我們求職者該如何在BOSS前面表現和展示自己呢?本人經營了2家小規模工廠,10年期間,我也面試過很多人。那麼,我今天帶大家剖析一下老闆的心態、求職者應有的心態和應聘技巧,絕對的經驗乾貨,請您花點時間讀完,覺得有道理,請點讚、轉發、收藏。一、帶你認識老闆和了解老闆的心態老闆,也是人,我們甚至絕對自己是弱勢群體,所以,不要覺得老闆就高人一等,自卑自吭;希望能找到的員工:技工技術過硬,善於技術攻關,但是不高傲,服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