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薦信,是自招、綜評等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除了成績單和獲獎證書以外最能夠讓高校老師了解同學的途徑;是面試環節中,面試老師發問的重要依據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自薦信到底應該怎麼寫,才能夠讓面試官眼前一亮。自薦信是初審最重要的環節,是高校教授對你的第一印象,也是面試問題的重要來源,要有說服力和可讀性,同時自薦信也是極具個性化的事情,要做到「成績可靠不造假、經歷真實不吹噓、語言真摯不浮誇」。「誠實」是各個高校招生中的紅線之一,一旦被發現自薦材料造假,高校將不予錄取,即使一時「瞞天過海」被錄取,後續發現也會被取消資格。既不要講大話和空話,過高地宣揚自己,也不要過于謙虛,將自己的能力說得平平,這都不利於自薦和用人單位的挑選。最好是用成績和事實來代替華而不實的修飾語,恰如其分地介紹自己。不要一味地在自薦信羅列自己的獎項、愛好、特長等,更不要把自己明明是一小點的成績形容為「成就」、「奇蹟」,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在自薦信中撰寫出自己本沒有過的經歷。
也不要在自薦信中過度地吹噓自己有多那麼厲害,這是你給自己挖的坑。因為往往在最後面試一輪中,考官問你的問題很多都是根據你的這封信提出來的。如果你在自薦信裡吹噓自己「熟讀四書五經」,那麼到時候考官問你的問題就可能是「你能說說『XXX,XX』(出自四書五經)這句話的內涵嗎?」,萬一答不上來,可能會令考官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在自薦信中表示出最真實的你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語言方面,寫作風格上無論是氣勢磅薄還是字字珠璣的寫法都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但切忌言辭乾癟或是過於華麗而沒有實際內容,避免太多重複性的、口號式的語言而沒有實際內容。對於該高校的熱愛需要通過實際的語言、最好是事跡經歷來表述,而非空洞地誇它多麼多麼好、自己多麼多麼喜愛它。另一方面,不建議過度地運用看似創新卻實則沒有內涵的「新型」語言和文體,「雨女無瓜」「好嗨喲」「檸檬精」之類網絡用語更是大忌。特別是那些報考的是文史哲相關的專業的考生。最起碼一點要做到語句通順,邏輯清晰。不要用一些支離破碎,充滿歧義,層次不清,用詞不當的表述。首先簡要客觀描述目標學校,適當地抒發對它的喜愛和嚮往,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經歷、故事(若有),比如家庭的淵源、活動的經歷等,並且著重寫出你自身的特質與該高校相匹配之處,比如性格特質、學科特點、專業選擇等,避免「我成績好,復旦好,所以我選擇復旦;經濟熱門,所以我選擇復旦經管」的描述方式。
最好結合想要學習的專業,比如你後文會提到你想報考的是數學專業,那你就可以在前文中提到自己的數學學科優勢。
對於學科特長的表述可以不單單是對於校內學習成績和獎項的羅列、更可以是一些在該學科上面的想法、發現,體現出你與同樣在該學科上有著優秀成績的其他同學的不同。興趣愛好的講述不一定要說自己在這項技能方面多麼多麼的突出和優秀,重點是融入真情實感,讓審閱自薦信的老師通過你的自述了解到你活生生的真實形象。而個人特質包括了對於個人性格和優缺點的簡述,適當地寫上少量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非但不會影響到個人的整體形象反而會增加真實性,當然切忌不可過度批評自己顯得十分缺乏自信,讓人懷疑你的實力是否達到高校要求。個人經歷若故事豐富則可獨成一段,也可以穿插在全文各敘述部分當中,比如在寫為什麼選擇復旦時可以加入一些與復旦的淵源、或者曾經到過校園遊覽而有感等之類的故事;在寫專業選擇時,也可以通過活動經歷來更好地寫出自己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這一塊內容是全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今年自招專業選擇極為狹窄的情況下,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生死。首先要注意的是,在學生的心中是否有真正想去的專業,而這個專業的選擇究竟是因為心之嚮往還是盲目追求熱門,這些都是老師在審閱自薦信過程中會得到的感受。簡要描述對這個專業的理解,可以在寫自薦信的過程中逐漸加深理解,但不要盲目地將網上搜來而自己實際不懂的資料放到自薦信上以免在面試中給自己帶來麻煩。初審報名就在四月,奮戰在學業第一線的你,到時候哪裡有時間靜下來準備這些繁瑣的資料。寒假期間同學有大把時間梳理思路,精心撰寫,四月只要提交即可。昂立推出自薦信定製修改服務(詳細可諮詢申老師<微信ID:onlyedu05>),以下是2019年交大口腔醫學自薦信修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