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最大石油生產國——挪威原油產量創30年新低

2020-12-22 華爾街見聞

儘管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且海上開採活動增加,挪威這一西歐最大石油生產國2018年的石油產量仍較2017年有所下降,並且預計今年的產量將降至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挪威石油管理局(NPD)在上周發布的年度報告中稱,去年該國石油日產量下降至149萬桶,比2017年的159萬桶減少6.3%。該機構預估顯示,2019年挪威石油產量料將比去年再減少4.7%,達到142萬桶的30年低位。

NPD表示,挪威2018年石油產量的下降幅度超出預期,部分是因為一些新油田的情況比此前設想的更加複雜,加之新鑽井比預期少,導致某些油田的產量不及預期。

去年10月,德國石油公司Wintershall就警告說,由於注水問題,其在挪威的Maria石油和天然氣田未達到產量預期。而NPD總幹事Bente Nyland本周對路透社表示,這些問題尚未解決。

聽起來很糟?不!

最壞的消息是,繼Johan Sverdrup油田和計劃於2022年開始產油的巴倫支海Johan Castberg油田之後,挪威到現在還沒有重大的石油發現和項目來維持其本世紀20年代中期以後的石油生產。根據NPD的資源估算,近三分之二未被發現的資源位於巴倫支海。

NPD去年開始就已經針對20年代中期以後的石油生產發出警告,稱挪威海上石油產量將開始下滑,因此,為了維持20年代中期以後的產量水平,需要迅速發現新的大型油田。

NPD總幹事Bente Nyland在報告中稱:

「高水平的勘探活動證明挪威大陸架具有吸引力。這是好消息。然而,資源以這種水平增長,不足以在2025年之後將產量維持在高水平。因此,未來幾年內更有利可圖的資源必須得到證實,而且時間緊迫。」

與2017年相比,挪威的勘探活動在2018年大幅增加,新增17口勘探井。NPD稱,根據公司計劃,今年勘探活動預計將維持在高位,勘探井數量將接近2018年的水平。

其還指出,勘探活動增加的關鍵原因在於成本降低及油價上漲提高了勘探的利潤空間,以及挪威大陸架大部分地區改進後的新的地震數據。數據顯示,不包括勘探,挪威今年海上石油行業的投資將增長13%,超過1400億挪威克朗。

值得注意的是,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亦即所謂的「石油基金」,從1996年5月開始便將該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收益進行投資,以確保子孫後代能夠獲得養老金。經過幾十年的運作,石油基金目前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但近期油價走弱和美元走強令其資產有了一定程度的縮水。

根據美國著名能源期刊《石油情報周刊》(PIW)公布了2018年全球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挪威Equinor公司(此前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位列第27位。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油氣產量突破2億噸,天然氣當量首超原油
    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歷史首次突破2億噸,這是繼1978年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之後,實現的又一個歷史性跨越。天然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1億噸,同比增加116億立方米,是歷史增量最大的一年,首次超過國內原油產量。
  • NYMEX原油創近十八年新低 IMF稱經濟衰退或創90年之最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NYMEX原油創近十八年新低,IMF稱經濟衰退或創90年之最,川普重啟經濟料面臨抗命周三(4月15日)歐洲時段,國際油價轉跌並迅速擴大跌幅,NYMEX原油創近18年新低,因擔心OPEC
  • 英國石油狀況簡介
    北海油田石油儲備佔歐洲總石油儲備的大多數,是全世界最大的非歐佩克生產地區之一。其多數儲備位於屬於英國和挪威的領海之下,另有一部分油田屬於丹麥、荷蘭和德國。   大多數主要的石油公司都已經在北海投資。1999年,北海油田的產量問及峰值,達到600萬桶 (950,000 m³)/天。
  • INE原油跌逾3%,創一周半新低!減產進程慢條斯理,存儲空間警報響起
    周三(4月15日)上海原油價格下跌。主力合約SC2006,以274.5元/桶收盤,下跌9.2元,跌幅為3.24%,創一周半新低。美國原油滑向20美元/桶的水平,因投資者押注全球產油國新達成的創紀錄減產協議,難以抵消新冠疫情造成的燃料需求破壞。
  • 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量高於往年
    2019年大幅增加風險勘探投入,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油氣增儲上產捷報頻傳,準噶爾盆地高探1井等一批風險探井取得重要突破,發現10億噸級慶城大油田、四川頁巖氣和塔裡木博孜―大北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國內原油產量止跌回升、佔全國一半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大幅增長、佔國內產量近70%,油氣保障「壓艙石」地位更加鞏固。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18%,藍色火焰溫暖億萬民眾。
  • 大宗商品持續暴挫,原油跌破23美元創18年新低!美國頁巖油巨頭被壓垮
    國際油價一路狂跌,3月18日晚間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時,油價暴跌14%,盤中一度跌破23美元關口,創下18年新低。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跌超過48%,接近腰斬。其中,滬銅跌停,跌破40000元大關,滬錫、滬鉛也相繼跌停;塑料、PTA等化工品更是跌破2015年的低點……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鼠年開年以來,國內商品共有25個品種跌幅超過10%,16個品種跌幅超過15%,8個品種跌幅超過20%。僅3月17日一天就有五個品種的價格創下上市以來新低。在疫情和石油價格戰雙雙衝擊下的大宗商品,正在陷入泥潭。
  • 油價創18年新低,一文讀懂歷次暴跌及啟示
    2020年3月9日,註定要給「風雲詭秘」的原油市場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受OPEC+聯合減產失敗、沙特增產降價開啟「價格戰」的影響,WTI原油主力合約早上開盤即暴跌22%,數分鐘後跌幅擴大到27%逼近30美元/桶,創下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緊接著就是全球股市暴跌,美股熔斷。
  • INE原油跌超4% 破290關口 創一周半新低!API庫存意外大增 川普還...
    周三(12月23日)上海原油價格大跌至12月14日以來新低,盤中一度跌落290大關,主力合約2102終盤收於291.4元/桶,跌13.1元/桶,跌幅4.3%。由於人們預計英國新冠狀病毒變種和相關的旅行限制將削弱本已飽受壓力的全球燃料需求,國際油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技術面初步形成見頂信號,由於最新出爐的API原油庫存也意外增加,短線油價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
  • INE原油跌近2.7%,創一周半新低!美元走高施壓大宗商品,且多項數據...
    周四(9月3日)上海原油價格下跌。主力合約2010,以285.8元/桶收盤,下跌7.9元/桶,跌幅2.69%,創一周半新低。投資者對全球需求前景依舊信心不足,且美元的走強也額外打壓了以美元計價的油價水平,此外數據顯示,美國8月民間就業崗位增幅連續第二個月低於預期。
  • 全球石油儲量和產量排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2019年我國進口的原油已經突破了5億噸,相當於每天進口1010萬桶左右。除了石油進口外,我國在石油儲量、石油產量和石油消耗方面在全球又處在什麼位置呢?
  • 川普大呼石油回歸,美國數千家頁巖油公司就此倖免破產?
    4月30日收盤時,WTI原油期貨價格報收18.8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收25.27美元/桶。進入5月,史上最大減產協議生效,加之沙特、科威特等國額外的減產措施,國際原油市場顯著好轉。隨著油價回升,美國總統川普也在推特上大呼「石油(能源)的回歸」。
  • INE原油一度暴跌7% 創四周新低!OPEC+必須做出新決斷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INE原油一度暴跌7%,創四周新低!OPEC+必須做出新決斷,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三、四個月周一(4月20日)上海原油價格下跌。主力合約SC2006,以242.8元/桶收盤,下跌9.3元,跌幅為3.69%,一度大跌7%,創四周新低。
  • 今年原油價格會大漲嗎
    新年伊始,隨著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堅挺,原油價格似乎蠢蠢欲動,市場反轉的浪潮悄然形成。上周五(1月8日)收盤,紐交所WTI交易價格上漲2.77%,收報每桶52.24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收報55.99美元,當日上漲2.96%,均創下去年2月份以來新高。
  • 小匯評油丨在接下來3個月內做好增加原油產量和出口量準備
    2、聯合聲明:法國、英國和德國表示,伊朗的新法律與《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相衝突。法國、英國和德國表示,他們密切注意到伊朗議會最近通過的一項法律,如果這項法律得到實施,將擴大伊朗的核計劃並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準入。法國、英國、德國表示,伊朗最近宣布打算在納坦茲再安裝三個串聯的先進離心機,這與伊核協議背道而馳,令人深感擔憂。
  • INE原油暴漲逾6% 創兩周半新高!三大重磅利多因素共振 價格戰露出...
    兩名知情人士稱,這些額外的貨物之後將從Sidi Kerir港口被再次出口,這是沙特以極低價格儘可能多地向市場供應石油計劃中的一部分。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導致需求受到衝擊,原油市場低迷。沙特的折扣意味著,以當前價格來看,一些低品質石油可能實際上以低至約每桶10美元的價格賣給歐洲。沙特此前承諾加大生產和出口。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沙特原油總出口量一直在700萬桶/天。
  • 石油大戰:陰謀籠罩?
    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收盤價從年初的每桶68.91美元,一路下跌至3月末的22.74美元,WTI原油期貨甚至有兩個交易日盤中跌穿20美元,創近20年新低。進入4月,響應美國總統川普與沙特王子的電話溝通,布倫特原油飆升到36.29美元。4月10-12日,歐佩克+組織初步達成未來減產協議,但油價不升反降。
  • 國際油價創1991年來最大日內漲幅 國內油價周四上漲概率大
    摘要 【國際油價創1991年來最大日內漲幅 國內油價周四上漲概率大】國際原油市場迎來近期最大一隻「黑天鵝」。沙特阿美主要石油設施被襲擊,讓本來陷入下行趨勢的國際原油市場轉勢「飛」起。
  •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產量增加到1230萬桶每天,就不怕石油資源枯竭嗎?
    最近我們發現,由於各種原因,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兩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談判破裂,並開啟了互相增加產量的「相互傷害」模式。從而導致了國際油價大幅下降,使得國際油價在兩個星期之內,從40多美元一桶下跌到了近20美元一桶,幾乎被「腰斬」。
  • 我國石油進口量全球第一,石油儲量、產量和消費量,全球排第幾?
    文/龍小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2019年我國進口的原油已經突破了5億噸,相當於每天進口1010萬桶左右。除了石油進口外,我國在石油儲量、石油產量和石油消耗方面在全球又處在什麼位置呢?
  • 為何富有的挪威,選擇拒絕成為歐盟成員國
    挪威發家致富有三寶,油氣,水電,三文魚,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有國家,數據顯示挪威原油及天然氣預計總儲量為141億立方米,已經開採45%。2016年挪威約50%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全國11%的工作崗位對世界石油需求高度敏感,33萬人從事和石油工業有關的工作,目前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第八大石油出口國。挪威境內多高山峽谷水力資源極為豐富,水力發電量佔全國發電量的比例為99.5%,實現了水電出口,因為電力豐富而廉價帶動了挪威冶金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