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奮鬥」成為當代青年最好的標籤

2020-12-17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讓「奮鬥」成為當代青年最好的標籤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隨著這篇網文的熱傳,「佛系青年」一詞被徹底帶火了。「佛系」所蘊含的自嘲、反諷、吐槽等等意味,也給了各路段子手搞「拼接」的機會。一時間,各種「佛系+」紛紛刷屏,輿論場裡好不熱鬧。

  所謂「佛系」,簡單說就是一種雲淡風輕的處世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與「喪」「宅」等青年流行文化相比,「一切隨緣」體現的並非消極避世的頹廢,而更多是歷經世事之後的平和。這本無可厚非,但一幫「90後」紛紛奉此為圭臬,總讓人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年輕人最是富有銳氣和朝氣,也正處於人生中爬坡過坎、積累經驗的拼搏歲月。初入職場、剛進社會,還未「越過山丘」,就已「世事洞明」,抒發出「烈士暮年」的無可奈何,想要放棄一腔熱情而選擇安逸超然,實在有些浪費青春資本。

  需要看到,成長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光陰流逝、年齡累加,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摸爬滾打、跌倒重來。年輕人走上社會兩手空空,但又何嘗不是輕裝上陣,不管表現出怎樣的心理狀態,在內心深處其實都有著對奮鬥的價值追求。那些催人奮進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成功從來不會靠與世無爭得來,比起閒雲野鶴般的「佛系」,「為了理想奮鬥不止」更應該是青年人的標籤。賈伯斯21歲創造出蘋果電腦,扎克伯格26歲已經擁有5億用戶,劉強東30歲建立京東……這些創業者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說明,奮鬥才是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最佳法寶。縱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好了,各方面物質條件也豐富了,但作為年輕人,倘若沒有那麼一股子勁兒,很難成就真正的自我。在人生最該奮鬥的階段選擇安逸,只怕是等到青春散場,才會後悔來不及、回不去。

  不光個人家庭、企業單位,大到國家民族,也都是這個道理。從「五四」運動的紅樓下,到嘉興南湖的紅船裡;從大慶油田的黑土上,到經濟特區的灘涂中,處處都閃動著青年奮鬥的身影。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邁入「70萬億俱樂部」,新的「風口」不斷湧現,保持上升勢頭呼喚無數有志青年接續奮鬥;同時,今天的中國,脫貧攻堅還在路上,亟待破解的難題還有很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舊明顯,補上發展短板也需要無數奮鬥青年去勉勵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國家的現實既賦予了青年騰飛之力,又留給他們廣闊的舞臺。趁著春光正好,甩開膀子大幹一番,何其快哉!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先生激勵青年的這段話,今天依然擲地有聲。願廣大青年不要做碌碌無為的人,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敢地闖,無畏地拼,未來就在自己手上。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2020安徽省考面試熱點:青年奮鬥篇
    【熱點背景】十八大以來,領導人多次通過演講、座談等方式與青年頻頻互動,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從這些寄語之中不僅能看到國家對於青年人給予重任,更能看到時代的發展脈絡不斷調整。2013年5月4日領導人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強調「當代青年須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志當存高遠」。
  • 高中語文作文素材:青年,奮鬥與擔當、煥發光彩、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新時代青年,出生在改革開放年代,成長於網際網路浪潮,坐擁父輩辛苦打拼積攢下的奮鬥紅利,背靠國家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紅利。這些都是新時代青年奮鬥出彩的優勢,這些優勢遠大於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現實優勢分析】抓住這些優勢乘勢而上,闖開事業新局,創造新的功績,是當代青年的責任。誰也不要忽視這些優勢,被那些消極亞文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人民網評:追本溯源,奮鬥才是青春的最好選擇
    青年時期正處於價值觀形塑的關鍵一程,好比人生大廈奠基時刻。無論什麼樣的青春場景,腳踏實地、奮鬥實幹,都是創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徑。一些人炒作焦慮情緒和頹廢文化的做法必須批判,但許多青年人輕易被這些消極亞文化捕獲,照見的是更深層次的社會共性問題。為什麼有些青年的銳氣、衝勁、創意在慢慢流失?當代青年遭遇的困擾比前輩們更大、更難克服嗎?怎樣看待壓力和焦慮?
  • 奮鬥是最好的青春宣言
    哲人卡萊爾說,「奮鬥停止,生命也就停止了。」   近段時間以來,「積極廢人」「佛系青年」「隱形貧困人口」等網絡流行語成為青年人自我標榜的符號。有人說這是青年群體中正在流行一股自嘲、頹廢、喪氣、焦慮的情緒,許多人成為了這種情緒的感染者。
  • 用偉大抗疫精神激發當代青年使命擔當
    深厚的家國情懷已經成為當代青年最為突出的價值取向和最為寶貴的精神品質,為其擔負時代使命注入了強大的內生動力。當代青年的精神境界在淬鍊中鍛造升華。實踐是精神成長的豐厚沃土,磨難是精神升華的寶貴契機。在國家、民族遇到重大考驗時,青年群體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受到更直接、更具體的磨礪,也因此被賦予更鮮明、更深刻的時代特徵。
  • 「佛系」,「喪」……這些詞真的能代表當代青年嗎?
    於是,把「喪」和「佛系」掛在嘴邊的青年們,開始被批判萎靡不振、消極怠惰。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佛系」,「喪」......這些詞真的能代表當代青年嗎?今天,思響哥和你聊聊當代青年什麼樣。青年對未來充滿信心嗎?
  • 當代青年該如何審視自我
    美德基於知識,也源於知識,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本性,而未經審慎的生活毫無價值可言,更無法成為真正有德性之人。青年的發展需要不斷地認識和審慎自我,國家的進步更需要有德性的青年。然而部分當代青年的「德性」和養成「認識你自己」的思維模式並沒有提高,反而出現某些道德滑坡現象,陷入價值觀危機。部分青年易在退縮和受挫中漸漸迷失自我自我主體性的迷失。
  • 當代青年要提高擔當作為能力
    繼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在輝煌歷程中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所形成的寶貴的光榮傳統,對於進一步激勵廣大青年新擔當新作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代青年要提高自己的擔當作為能力,就要有「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工作激情,永遠保持革命戰爭時期前輩們的那麼一股幹勁、韌勁和拼勁。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苦幹興業。
  • 當代青年走出「隱秘的角落」的心靈秘方|中國青年閱讀指數
    2017、2018年這段時間,網際網路「思潮」好像都瘋狂湧向青年群體:消費主義走來了,帶著「男生愛你就要給你買口紅」「有錢就要及時買快樂」的調調;喪文化流行起來了,大家一時間都只想安靜地做個鹹魚;「佛系青年」標籤更是適時地為年輕人量身打造出來,網際網路主力軍可能從未如此意見統一,只想集體躺平。時間證明,喪文化、佛系並沒有給青年帶來安全感,更遑論幸福。
  • 培育新時代青年奮鬥精神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要通過多種多樣的途徑培育他們的奮鬥精神,真正發揮其「人民友誼的生力軍」「世界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黨的未來和希望」的地位和作用。  培育青年奮鬥精神要以黨史、新中國史來涵養。輝煌的黨史、新中國史凝結了中國共產黨人感天動地的奮鬥歷程,是涵養新時代青年奮鬥精神的天然營養劑。要教育引導青年以史為師。
  • 重慶工商大學青年發出奮鬥宣言 青春告白祖國
    堅持立德樹人,助力「雙一流」建設,提升服務青年實踐、創新、科研、綜合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我們要肩負起黨賦予的光榮職責,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青年教師蔣光明講到,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有幸生活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
  •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對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啟示
    隨後又與蕭子升等24名青年到北京會合,為赴法勤工儉學做準備工作,這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有相當一部分後來成為革命戰友。毛澤東經楊昌濟介紹認識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徵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圖書館當助理員。李大釗的言行使毛澤東開始具體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此外,毛澤東還首次見到了陳獨秀並深受其影響。
  • 培養新時代青年的愛國奮鬥精神
    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當代青年:「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 總書記的敦敦囑託,是青年工作者培養青年愛國奮鬥精神的指引。用美好山河激發愛國奮鬥的熱情。「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
  • 2020高考作文備考時文導讀:追本溯源,奮鬥才是青春的最好選擇
    青年時期正處於價值觀形塑的關鍵一程,好比人生大廈奠基時刻。無論什麼樣的青春場景,腳踏實地、奮鬥實幹,都是創造出彩人生的根本途徑。一些人炒作焦慮情緒和頹廢文化的做法必須批判,但許多青年人輕易被這些消極亞文化捕獲,照見的是更深層次的社會共性問題。為什麼有些青年的銳氣、衝勁、創意在慢慢流失?當代青年遭遇的困擾比前輩們更大、更難克服嗎?怎樣看待壓力和焦慮?
  • 高考作文審視新時代青年:沒有理想不去奮鬥,不是全面發展的青年
    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近些年來,高考的作文命題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體現其自身的價值。
  •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原標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新青年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青年。今天,我們培育當代新青年,就是要引導廣大青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積極走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列,牢固樹立中國夢遠大理想,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用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和在各行各業創新創業創優的紮實業績,勇挑時代賦予的重任,體現新一代青年對國家和民族的理想與擔當。
  • 新時代新青年 無奮鬥不青春
    在新時代的偉大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有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 習近平這樣關心青年工作:以自身為範例,打牢青年奮鬥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扎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要求,迅速在青年群體中流傳開來,成為當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真經」。
  • 習近平告訴青年的10句座右銘:信念、青春和奮鬥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通過演講、座談、回信等方式與青年朋友互動,對當代青年的發展寄予了殷切期盼。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此梳理了習近平曾勉勵過青年一代的話,供廣大畢業生們品讀。  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  我到農村插隊後,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
  • 做愛國奮鬥的新時代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對廣大青年提出「要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幹家」的要求,希望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時刻將愛國和奮鬥緊密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做意志堅定的愛國者和永不停歇的奮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