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30多年前,外國小個體戶怎麼做生意?

2021-01-08 月下泛史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生活在城市之中,上下班途中,總有一些常見的個體戶。賣煎餅的,賣肉夾饃的……方便了很多上班族。30多年前,個體戶都怎麼做生意的?又做些什麼生意?看看當年的馬來西亞,管中窺豹。

1987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街頭的移動小車。車篷,板車造型,跟現在生活中常見的大同小異。看檯面上的炊具,應該是賣小籠包或者粥之類。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馬來西亞發展得不錯。雖然不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躋身亞洲四小虎之列。表現在市民生活中,小個體戶的層出不窮也是一個方面吧。

一位農家大姐,進城售賣蔬菜。流動經營為了便於轉運走街串巷,整了一輛人力三輪車。紅薯、冬瓜土特產,隨身帶了一把臺秤。

當年街頭的小商販,膚色人種不一,這也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體現。早在18世紀的時候,包括印度人、阿拉伯人等不少移民湧入當地。後來上百年變化交流,馬來西亞也呈現出了眼花繚亂的風俗民情。

圖中這位老哥應該來自印度,坐在街頭幹的也是兒童玩具之類的小生意。就是造型誇張,整個鐵絲罩把自己給箍在中間,挺吸引眼球的。對於個體戶,你經常去的有哪些?喜歡吃些什麼?在家呆了這麼久,還有多少記憶呢?

相關焦點

  • 100多年前的生意人老照片,小夥子和客人討價還價
    100多年前的生意人老照片,做小買賣的年輕小夥子正在和客人討價還價,他手中和地上放的瓷器放到今天估計都是寶物!100多年前的生意人老照片,做修腳生意的手藝人正在忙著給客人修腳,旁邊老大爺伸出頭觀看,看樣子老大爺也想修一下腳!
  • 老照片:外國攝影師鏡頭下80年代的成都,悠閒而舒適的生活
    這是一組外國攝影師所拍攝的80年代的成都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抓取的都是當時的成都市井間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通過這些老照片能夠重溫30多年前那個安逸的老蓉城。圖為80年代的成都,一個家電商場門口擺著各種風扇,30多年前的落地風扇售價187元,價格確實不便宜。
  • 100多年前的北京人,理髮師生意非常火爆,年輕男子獨自哀思
    這一組照片是反映100多年前的北京城普通人家的照片!清朝時期的北京人,一般來說,沒什麼機會拍攝照片!100多年前的北京人老照片,宮廷中白色的瓦礫,襯託出人的哀思,這位清朝男子似乎在眺望著什麼,等待著什麼,遠處的山,遠中有近,很好的烘託出坐在白牆玉瓦上的這位清朝男子!
  • 100多年前的老照片,葬禮現場紙人紙馬製作精良,養鷹男子無聊的曬太陽
    100多年前的老照片,兩位沒事幹的男子一人胳膊上放個鷹,看起來很無聊的樣子,其實這是當時八旗子弟的一種傳統養鷹習慣! 100多年前的老照片,穿著朝服的男子很正氣凜然的坐在椅子上,旁邊的幾位男子應該是他的手下,感覺他們個個橫眉冷對的好嚇人!
  • 如何讓自己做生意
    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個體戶,基本都信奉一個原則叫做和氣生財,買賣不成人情在!如果你太過勢利,翻臉比翻書還快,那麼你的生意也就到頭了.少在生意場上耍小聰明,多講一些商業信譽.因為現在的人都不傻,你只要騙了別人一次,那麼你的生意就開始走到了頭.
  • 老照片裡的河南 | 20多年前的掛號單長什麼樣? 快來看看
    1991年的河南省人民醫院掛號單 圖片由網友黃先生提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檔案見證改革開放,尋找老照片裡的河南。4月24日,大河報與河南省檔案局(館)聯手徵集老照片,活動過去兩天,網友參與熱情高漲,分享了一大批河南改革開放以來的珍貴照片,其中一張1991年的河南省人民醫院掛號單引起了記者的注意。20多年前的掛號單長什麼樣?市民是怎麼看病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白紙藍字,加蓋紅色印章,形狀如超市小票大小,這是1991年的河南省人民醫院掛號單。
  • 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片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教書生涯……
    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片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教書生涯…… 今天是教師節,朋友圈兒各種的問候,各種的祝福。偶然得一張三十一年前的照片,感慨萬分,那是我曾經工作過地方,那時比學生大不了幾歲,照片中的同事有的都已不在了。 人是一種常常產生失落意識的生物。又是一年開學時,當看到一個個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歡歡喜喜走進校園時,我又有意無意有情無情地回憶起我做教師的時光。
  • 老照片:外國人鏡頭下1986年的昆明,小銅鍋煮的小鍋米線回味無窮
    本組老照片是一位外國遊客拍攝的1986年的昆明。主要展現了當時的昆明城市市井生活,還有街頭的普通百姓,商販等民情。通過這組老照片,可以讓我們重溫30多年前的春城的樣子。圖為1986年的昆明東風東路街景,背景中的高層建築是昆明飯店。
  • 罕見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女性真實容貌,最後一位讓人心跳加速
    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小姐,這張老照片是當時的外國攝影師通過後期上色的。
  • 白洋澱30年老照片,看主人公今夕對比!滿滿都是鄉愁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這些老照片也成為回憶白洋澱的一種獨特存在。近年來,張凡在八十年代拍攝的一些老照片通過網際網路迅速傳遍了白洋澱,也使張凡得以與照片中的許多主人公重新建立了聯繫。後來這些普通的、真實的、親近的、活靈活現的記憶,促使張凡一次又一次回到白洋澱,並與白洋澱的鄉親們建立了更深厚的情誼。三十多年前照片裡的那些人,現在都什麼樣了?
  • 10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別再被電視劇欺騙
    一百多年前,照相技術傳入我國,我們能夠通過這些老照片了解真實的晚清歷史,胡適先生曾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歷朝歷代的歷史都會醜化前朝,美化自己的歷史,比如清史一直吹捧康乾盛世
  • 100多年前的清朝人老照片,記錄了最真實的樣子!
    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高高的城門下面的街道兩旁有些棚子,估計是當時生意人臨時歇腳的地方,那位推著小車車的大哥看著好像有些忙!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這裡應該是一個勞力市場,人們每天聚在這裡找活做來養家餬口!
  • 百年前紫禁城珍貴老照片,那時的溥儀還沒有出生!
    一位外國人在沒有人看守的紫禁城閒逛了一圈以後,被紫禁城的建築魅力所折服,花大價錢請攝影師拍下了這些老照片! 百年前紫禁城珍貴老照片,那時的溥儀還沒有出生!
  • 100多年前清朝老照片:每一張都無比揪心,康乾盛世就是個笑話
    一百多年前很多西方的商人傳教士來到我國,他們對這片古老的土地充滿好奇,於是用照相機記錄下來了當時最真實的芸芸眾生,和電視劇演繹的不同,真實的清朝可謂是民不聊生,圖中的這兩個小孩
  • 老照片:1983年的山西大同,真實重現30多年前大同人的生活場景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大同。圖為1983年的大同街景,那時候的街上人來人往,車輛稀疏,空氣也很清新。1983年的大同工人俱樂部。工人俱樂部在當時會放電影,還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1983年的大同御河大橋,大同御河是大同市附近最大的一條河流,幹流長135公裡,匯入桑乾河,屬於海河水系。
  • 老照片喚醒「原味」莞式記憶
    還有上世紀60年代的莞城運河,上世紀70年代的可湖舊貌……  每張老照片,都是一個故事,更是一段歷史。  2月16日,《莞城記憶——陳錦波莞城老照片收藏展》在東莞市人民公園展出。展覽匯集了30多幅專屬於莞城的老照片,這是用影像串聯起的莞城的回憶錄。
  • 清末老照片:百年前人們遊覽泰山也愛拍照
    1903年的泰山風光。中外人士在泰山山頂合影留念。一位官員坐小轎上泰山。坐轎下山的外國遊客。轎子上撐起了遮陽篷,轎夫的服務很周到。話說回來,兩個人抬著一個人上山、下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不僅是體力的問題,更要保持動作的協調、姿態的平穩。
  • 塵封30年前的淮南黑白老照片
    下面是我目前保存的部分30年前紙質的淮南黑白老照片,拍攝者有的是我多年的攝友,更有一些是我當年攝影的「老師、前輩」…… 因為愛好攝影,同樣也喜歡收藏老照片,於是經過多年的積累,就自然收集和保存了一些有關於淮南的部分老照片。
  • 塘沽兒童歡樂谷開放 老照片重現30年前河濱公園
    昨日,塘沽居民劉軍向記者展示了兩張30多年前的老照片,重現了河濱公園遊樂場舊貌。  不同於現在常見的旋轉坐椅,照片中的旋轉坐椅共分兩層,護欄上懸掛著熊貓、老虎、猴子等裝飾畫。9名身穿白襯衫的學生坐在轉椅中間,全部佩戴著紅領巾。劉軍告訴記者,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期,是他的表姐和同學們在加入少先隊當天獲得的「獎勵」。
  • 史實老照片,記錄100多年前與現代的「戰火聖誕節」
    這張老照片是拍攝於1914年底,正值聖誕節期間,地點是位於「東線戰場」,此時的沙皇俄軍正在與德軍對峙,適逢迎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聖誕節。為此,這些最前線的士兵們在戰壕中製作了一棵非常簡易的聖誕樹,來慰藉他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