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至12月24日,「果城」南充首次為晚熟柑橘量身定製了一場營銷盛會,一批業界人士及省內外客商深入南充晚熟柑橘基地踏訪並建言獻策。這意味著南充到2023年將要建成的100萬畝晚熟柑橘基地、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然而,在當前全國柑橘市場超飽和的局面下,南充的100萬畝晚熟柑橘基地如何如期建成、一步步迎來大投產並在市場立於不敗之地,如何成功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呢?
「千年果城」 發力晚熟柑橘
南充素有「千年果城」之稱,柑橘種植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2016年,市委、市政府在謀劃全市產業發展規劃時,就在思考全市那麼多特色產業,究竟選擇哪一個來作為優勢產業發展。2018年,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論證、科學決策,將晚熟柑橘確定為主導特色產業發展,因為南充發展晚熟柑橘有基礎、有潛力、有前景,地理環境和氣候、土壤等非常適宜,農民易於接受。」南充市果樹站副站長何震說,「規劃在原有30餘萬畝晚熟柑橘基地的情況下,通過逐年新建,到2023年完成新建70萬畝共計100萬畝晚熟柑橘基地,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
據何震介紹,目前南充9個區、縣、市的晚熟柑橘已達70餘萬畝,50%都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管理,市場上所有晚熟柑橘品種在南充的果園應就有盡有,年產量達20萬噸以上。
「由於總體的量還沒有起來,我們的晚熟柑橘目前供不應求。而且,由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投入了巨資,非常重視品質,晚熟柑橘的價格也沒有因為擴種而受到影響。」何震說,「據我所知,愛媛在果園價一般賣10元/斤、春見則賣到了8-10元/斤。」
適宜區少銷路不愁 價格將會理性回歸
根據南充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的設想,2023年,晚熟柑橘達到100萬畝以後,年產量將達到100至150萬噸,是否存在產能過大之嫌?是否存在銷售壓力?
此次南充晚熟柑橘營銷大會就是應對產能放大之後的未雨綢繆之舉。但在業界,倒沒有過多對未來銷路的擔憂。
南充陽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蒲東說:「南充晚熟柑橘比較耐貯存,我比較看好未來的市場行情,關鍵要把品質搞上去,賣4-5元/斤應該比較穩定。」
南充天下農園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子理深入研究過柑橘銷售市場,他一點不擔心晚熟柑橘的銷路,他的理由有兩點:一是晚熟柑橘10多年來的均價普遍穩定在6元/斤;二是全國年產3900萬噸柑橘,晚熟柑橘品種只佔6%,市場潛力巨大。並且晚熟柑橘2月底上市,可以錯季銷售賣到7月。
「柑橘市場有『兩頭』是空當:『一頭』是10至11月的特早熟柑橘;『一頭』是3至6月可供應市場的鮮採的晚熟品種不多。」南部縣果樹站站長謝海波說,「而晚熟柑橘,國內適合種植的區域很少,基本上在雲、貴、川,贛南產不出來,雖然廣西的沃柑晚熟的很多,但必須3月底就要全部下樹。而我們通過『兩晚戰略』,採用晚熟品種、再加留樹保鮮,可以達到特晚熟,在5-6月錯峰上市。」
據省農科院原副院長、二級研究員劉建軍介紹,在國外,晚熟柑橘的比例達到了40%,我國適宜種植晚熟柑橘的區域不多,晚熟柑橘在整個柑橘結構中佔比很小,未來幾年包括南充在內的四川晚熟柑橘均不存在容量壓力,但銷售價格將有正常的回歸。
「目前的晚熟柑橘價格高,是因為量還沒有起來,且有炒作的原因。我們的晚熟柑橘全部投產以後,估計價格會理地回歸到正常水平,賣到消費者手上可能 就是3—4元/斤。」何震說,「但是,平均單產按3000斤計算,畝產值也達9000至12000元,仍有60%的利潤。」
雖無遠期之憂 但需苦練內功
自去年以來,南充市已新建晚熟柑橘基地40萬畝,投入資金40億元,市政府為了鼓勵支持產業發展,按照「正向激勵、鮮明導向、嚴格考核、據實獎補」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晚熟柑橘基地建設市級激勵政策。
今年,南充市農業部門進一步了解廣大經營者晚熟柑桔生產、銷售情況,對全市五年產銷情況(預案)進行了摸底,作出了「南充發展晚熟柑橘產業,打造『中國晚熟柑桔之鄉』正逢其時,不存在大的市場風險」的科學研判。
然而,至今品種和技術已相當成熟的南充晚熟柑橘,雖無遠慮,卻需苦練內功。南充晚熟柑橘,何去何從?
「總的來說,全國柑橘超飽和,但晚熟柑橘是一個亮點,它實現了錯峰上市,具有議價能力。但也不能盲目樂觀。」亞洲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文明辦主任醜天民建議,「南充晚熟柑橘一定要在質量和品牌上多下功夫。而且,在每年的銷售季,一定要遵循市場規律,不要惜售。原因基於兩點:一是一旦錯過了銷售的黃金期,大的批發商就不會再來;二是有可能其他地區採用科學的辦法也培育出了晚熟品種,從而吸引了商家。」
醜天民還認為,南充打造「中國晚熟柑橘之鄉」的方向是對的,但必須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此次南充之行,醜天民切身感受到南充晚熟柑橘基地有的道路還比較窄、錯車不夠方便,他建議:「最好在高速路口附近建設集中採購點,方便批發商收購。」
謝海波認為:「科技支撐要加強,品種結構還要優化。我們南部現有的春見、大雅賣得相當好,但是,我們仍需引進新品種示範推廣,比如,091無核沃柑、晚熟血橙。」
「同樣是晚熟品種,但其內部的成熟期也不盡一致,只有進一步平衡內部的『早、中、晚』結構,才能減輕大投產以後的銷售壓力。」劉建軍建議,南充晚熟柑橘需將消費市場細分、把準市場脈搏,生產既晚熟又適應消費者的品種;有些晚熟品種雖好,但卻不宜貯存、保鮮能力差的就不予發展;要注意小眾品種的開發,針對某些消費者銷售,往往能賣個好價錢;一些不適宜鮮食晚熟品種,可往專用的方面發展,種植出來搞精深加工,用於醫藥、保健功能成份的提取,如此還能體現更高的附加值。
文/圖: 周金泉 朱夢蝶
編輯: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