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2020-12-14 腦洞照亮生活

學習知識總是很枯燥的,但是有的知識還是比較有趣的,像天文學方面的內容,就讓很多人特別的喜歡,畢竟我們人類都存在好奇心,而在浩瀚的宇宙裡,也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些什麼呢?我們的宇宙有沒有邊界?這些有趣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找到準確的答案?今天小編來聊聊,7個天文學冷知識:我們人類還沒有解開,宇宙中存在的秘密!

011,沒有黑洞世界會是什麼樣的

大多數都讓認為,黑洞是一個飢餓的「怪物」,因為它的引力非常的強大,沒有任何的東西(包括了光)都無法逃脫,一旦事物到達事件視界,就再也回不來了。

但是信息本身呢?量子力學描述了所有事物的原理,其聲稱沒有什麼可以破壞資料的信息,但是這個如果也包括了黑洞,那麼就出現了悖論,而已故的物理學家霍金提出了一個想法,是否有可能的黑洞,是沒有事件視界?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視界面,它們只能把事物困住一段時間,而在那之後物質和能量,會以不同的形式溢出,那麼這意味著黑洞將無法消除信息,只能夠對其進行更改,如果霍金這個理論是正確的,事件視界並不存在,那麼我們所知的這個黑洞也就不存在了。

022,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什麼

大多數人認為,宇宙大爆炸是一切開始的地方,但事實上並不是從某一個,而是從某個時刻開始的,在這一切發生之前,宇宙可能是一個超熱的物質,然後宇宙大爆炸就成為了發展的主要時間點。

另外一個說法,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可能存在著另外一個宇宙,它與我們的宇宙相同,但是正在走向大崩墜的階段,如果這樣,那麼大爆炸可能就是從收縮期,到膨脹期的轉變點,這裡有一個更好的理論,就是大反彈理論,這個理論說,在宇宙不斷膨脹收縮和再一次膨脹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無數的宇宙大爆炸,最後形成了今天存在的宇宙,但是這裡必須要說,這只是一個理論,並不代表真實性,至少現在還是未知的。

033,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裡

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裡,那麼宇宙就是一臺巨大的量子計算機,充滿的原子和電子,就像埃隆·馬斯克曾經說過: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未來超先進的巨型模擬器裡面,乍一看,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想法太科幻了。但是不要忘記,就連愛因斯坦在相對論裡面也承認過,時間旅行是完全有可能的,不過,還是那句話,這只限於在科學的理論中,真實的答案目前還是未知。

044,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

天文學家正在肯定,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得越來越大,而且膨脹的速度一直在增加當中,但是整個宇宙正在變成更大的東西,那麼按理講就會存在著邊界的可能性,這些人們不太可能會發現,但是可以的話,那會是怎麼樣的呢?

其實數學上,很多宇宙整體拓撲模型都是可能的,包括有界的和無界的,而在物理上,我們目前不知道,這方面霍金數學上做了很大貢獻,但是物理上沒有結論,目前普遍還是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理論。相信隨著科學的進展,相信未來終究會破解困擾人類許久的問題!

055,宇宙真的是多元宇宙

的確還有一個關於較小的宇宙,所組成巨小宇宙的理論,我們生活的宇宙,就是泡沫宇宙中的一顆,而那些支持這個觀點的科學家們,也都十分確信,泡沫宇宙之間是可以相互聯繫的,然後引力開始在彼此之間流動。

當兩個或者三個宇宙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生了宇宙大爆炸,就像創造宇宙的大爆炸是一樣的,雖然對於多元宇宙的概念,現在還沒有任何的證據來證明,但是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是完全真實的。

066,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

剩下的宇宙裡面,約有27%是暗物質,這是另外一個讓科學家困擾不解的東西,如果暗能量是導致宇宙膨脹的力量,那麼暗物質可以解釋天體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而潛在的暗物質,包括了從奇怪的粒子,到超暗物體不同的東西,雖然天文學家並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卻知道什麼不是暗物質。

因為暗物質很暗,這意味著可以排除可見的恆星和行星,當然,也不可能以正常物質形成的暗雲,不然科學家們就能檢測到它,而暗物質也不是反物質,以及巨大的黑洞,所以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的疑問,也成為了所有天文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

077,人類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級生物

僅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個恆星,想像一下,繞著這些恆星運轉的行星數量有多少,更厲害的是,可見宇宙之中可能有多大2兆個星系,這使得我們人類不太可能是在世界上,唯一的一種高級生物。

但是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科學家們必須要找到可以維持生命的其他行星,這也就是為什麼天文學家,通過地面上和太空中的強大望遠鏡,持續觀測著的太空中的一舉一動的原因,也許有一天,我們就真的找到其他宇宙中的高級生物。

結語:

雖然這些天文方面的難題,依然沒有解開,或者至少是沒有得出準確的結論,但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終究還是會得到答案,而且我們要相信,這一天應該用不了多久,到那時科學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你是如何看待這些宇宙中的存在的秘密呢?可以在下面與我留言!

相關焦點

  • 《宇宙之美》:通過天文照片和藝術作品,帶你了解天文學知識
    這兩位作者,分別是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有了這樣的專業背景,可以想見,這本《宇宙之美》必然是一本乾貨滿滿的天文學科普讀物。在這本書裡收錄了,宇宙從誕生之後的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並且還配有200張高清精美的天文學圖片。通過這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我們就能夠了解到成系統的天文學知識。
  • 這串數字,背負的秘密比圓周率還大,或能解開宇宙的秘密!
    現在我們已經用計算機計算到了圓周率後面的31.4萬位的數字,在未來這個數字還會不斷的刷新,為什麼科學家如此的痴迷想要算出圓周率的盡頭呢?這樣的繼續計算下去又有哪些意義呢?科學家樂此不疲的計算,圓周率肯定有他的道理,科學家聲稱圓周率會一直被計算下去,因為他們認為圓周率這組神奇的數字包含了宇宙的奧秘,如果將圓周率算到盡頭,或許會在宇宙當中的所有秘密。
  • 關於宇宙中7個有趣的冷知識,最後那顆行星你想去嗎?
    宇宙已經誕生137億年的時間了,人類直到上個世紀才開始探索宇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裡總是不斷有新的發現,下面來看看關於宇宙中在哪些奇特的冷知識。1、宇宙中最冷的地方科學家在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半人馬座發現了宇宙中最冷的星雲——回力棒星雲,這片星雲由一顆古老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在爆炸後溫度降到了-272.15攝氏度,只比最低的絕對零度高了1度,理論上來說這片星雲的樣子是不會再變化了,這裡也像是時間被停滯的區域
  • 宇宙給人類留下三大終極難題,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個無窮的寶藏,人類探索宇宙就像是一個遊戲,不斷闖關,解開一個個謎團,最後通關。而在闖關的過程中,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前進升級的過程。如果每一個關卡相當於一次文明等級的提升,那按照科學家對宇宙文明實力的劃分,宇宙可能存在四個關卡,也就是宇宙文明分為四個等級。而人類目前還只是在闖第一個關卡的過程中。
  • 12個冷知識:真實存在,但很少有地方能用到
    12個真實存在但很少有地方能用到的冷知識 1.爛醉如泥中的泥是一種蟲子 爛醉如泥中的「泥」其實並不是指的我們俗稱的那個泥,而是長在南海中的蟲子。
  • 科普知識:宇宙中有多少個銀河系?
    它的半徑在10億光年,比大部分的空洞要大7倍以上,而且還在不斷的擴大。通過觀測發現,宇宙中的星系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合理分布在宇宙中,而是有的地方很多星系聚集在一起,有的地方空空如也。但是像銀河系這樣周圍沒有其他星系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 神奇的宇宙之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冷知識
    神奇的宇宙之中,充滿了讓人嘆為觀止和不可思議的現象,即便是科學家經過長久不懈地對宇宙進行探索和研究,只能夠發現越來越多的奧秘,而且對於宇宙的驚豔仿佛是越來越多,宇宙可以說是無窮的大,我們人類的探索的能力非常的有限,想要了解宇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今天小編就簡單的給大家講解幾個宇宙之中比較有趣的冷知識
  • 用尺度理解我們生存的宇宙
    人類生存的宇宙,從量子的普朗克尺度(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小於這個長度則處於不可觀測範圍。)到宇宙中最為龐大的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寬達100億光年,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全都處於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沒有尺度無以認知世界。
  • 宇宙中的冷知識:風雨雷電是怎麼形成的,對人類生活有哪些幫助?
    宇宙中的冷知識:風雨雷電是怎麼形成的,對人類生活有哪些幫助?宇宙之大浩瀚無比,其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人類文明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揭開了一層一層宇宙中神秘的面紗,不過對於宇宙中的奧妙,人類目前了解到的知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還有更多的玄妙等待著我們去了解。對於浩瀚的宇宙,我們先放且不談,今天先談一下適居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說起環境就離不開風雨雷電的作用了,那麼,風雨雷電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人類四千年前發現了圓周率,π中到底隱藏著什麼?或揭開宇宙奧秘
    早在公元之前,人類就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數字,那就是圓周率π。Π是在數學和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常數,是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必不可缺的一個常數。為什麼說π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呢?首先,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一個永遠算不盡的數字。
  • 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可能會讓人們感到害怕
    在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科學家研究探索整個地球數百萬種以上的生物,發現只有人類是智慧生命。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科學家一直都期望尋找到地外生命甚至是地外文明,可是讓人們失望的是,直到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沒有發現任何地外生命,地外文明存在的痕跡。難道宇宙中不存在其它的外星文明?人類是宇宙唯一的智慧文明?
  • 如果有一天人類到達宇宙邊界,把手伸出宇宙外,會摸到什麼事物?
    地球上第1個生命究竟從何而來呢?關於這一問題,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準確答案,對此科學家們只能把所有的目光放在宇宙中心,希望解開關於宇宙的秘密,便能解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進入宇宙後才發現,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迄今為止人類只能在太陽系內活動,並不能走出太陽系,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這讓大家對宇宙更為好奇,對此有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表示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成功到達宇宙邊緣,自己手是否能伸出去呢?手伸出宇宙邊界會發生什麼?
  • 細菌比人類小上一倍,那宇宙中有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呢?
    那麼咱們今天說討論的就是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呢?在莊子的《逍遙遊》中,描述了一種很大的動物,它就是鯤,當然它跟我們在手機中見到的各種鯤的段子都不一樣。按照莊子的話來說「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但即使鯤的長度達到了幾千裡,也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按照我們一個人1米7來計算的話,比人類大1億倍,那它的高度應該達到17萬公裡。
  • 10個冷知識:從事情發生到我們感知,存在80毫秒的延遲時間
    10個冷知識:從事情發生到我們感知,存在80毫秒的延遲時間星雲04.布莫讓星雲的溫度為零下272攝氏度,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一個溫度低於背景輻射的天體,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宇宙中最冷、氣溫最低的地方。「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段話曾經風靡一時,不少人都在個人帳戶中轉發過這段話,不過根據統計發現,79%的轉發者在轉發後的半年中,哪裡也沒有去過。
  • 大家是否知道宇宙中居然存在著「雙胞胎」的星體!
    怪星之謎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星體,有的熾熱異常,有的非常寒冷,但是同一個星體的溫度一般是穩定在一個 範圍內的。然而,30年代,天文學家在觀測星空時卻發現了種奇怪的天體。 對它的光譜進行的分析表明, 它既是「冷」的,只有兩三千度;同時又是十分熱的,達到幾十萬度。
  • 天文學鑑賞:《現代天文學》的教學設計,看完長見識了!
    一、前言 天文學是建立在堅實的觀測基礎和嚴密的數理邏輯之上的一門科學,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她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宇宙之美,還激發了我們探索自然的熱情——這是創新的原始推動力。考慮到上述教學背景,我們制定了《現代天文學》的課程任務:通過對天文學總攬式的了解和對天文學前沿課題的追蹤,讓學生們在領略宇宙之美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原創精神和探索熱情,並讓他們認清自己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和肩負的使命,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當前國人在太空中的種種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果,逐步增強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信心。
  • 圓周率中蘊含宇宙終極密碼?若算出結果,人類會怎麼樣?
    圓周率其實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也就是說圓周率其實是沒有盡頭的,現在人們之所以這麼關注圓周率,是因為在圓周率的數字裡面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能使用到的數字,所以說有些人認為圓周率其實就是宇宙中的終極密碼,只要我們可以解開的它,那麼我們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宇宙。
  • 最為古老的科學-天文學,它究竟是什麼,為何影響著我們
    物理學是最接近天文學的科學,實際上天文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天文學家運用物理學的知識和定律,來解釋我們所觀測到的現象。天文和物理最大的差別在於,物理通常可以在實驗室作實驗,而天文卻不能,天文學家只能觀測「實驗」的結果,天文實驗可能是「造物者」專屬的權利!天文學所研究的範圍通常是指我們太陽系以外的區域,包括了恆星、星系和整個宇宙。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是否真的存在於我們現實之中
    嚴格的講,在天文學名詞中並沒有「平行宇宙」一詞,它被叫做「多重宇宙」。多重宇宙中的不同宇宙可被稱為「平行宇宙」。目前這種理論在物理學裡只是尚未被證實的一種假說,但量子論中的一些方程式可以描述它,如薛丁格貓。本文將粗略講解下多重宇宙。
  • 對於宇宙而言,我們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人類向來以「統治者」自居,而對於宇宙來說,整個太陽系都是渺小的存在,更不用說在太陽系中一個行星上生存的人類。從這點上看,人類對於宇宙來說確實小到連塵埃都不如。那麼,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甚至我們無法從現在的認知下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