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可能會想像著地球之外會存在怎樣的文明,也可能想到了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星空,是懸在我們頭頂的一個未知的謎團,它引人遐思,啟發著人的幻想。
前幾天的月全食,讓不少天文愛好者大呼過癮,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天文學愛好者,基礎的天文學知識可不能少。
這本《宇宙之美》,堪稱是人類已知宇宙知識的大合集,這本書由雅克保羅,還有讓-呂克羅貝爾-艾斯爾兩位作者共同完成。這兩位作者,分別是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有了這樣的專業背景,可以想見,這本《宇宙之美》必然是一本乾貨滿滿的天文學科普讀物。
在這本書裡收錄了,宇宙從誕生之後的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並且還配有200張高清精美的天文學圖片。通過這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我們就能夠了解到成系統的天文學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可能還不夠深入,但作為一本面向大眾讀者,尤其是沒有天文學知識的普通讀者的科普讀物,它已經覆蓋了比較全面的關於宇宙發展歷程的重磅信息。
《宇宙之美》這本書,從宇宙誕生之初開始寫起,書中講到了太陽系的誕生,還講到了現在的宇宙。這幾個部分,是從宇宙的發展史來說的,而接下來,作者從天文學的研究歷程開始了講述。通過作者的講述,我們既了解到天文學發展的艱辛歷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天文學在未來時代將如何發展的好奇心。
在一些讀者的固有觀念裡認為,科普讀物就是一本正經地講科學知識。但是,假如你讀過了這本《宇宙之美》,你就會發現,本書的語言並不枯燥。與其說,作者在科普天文學知識,不如說,作者在給我們講述一個關於宇宙的史詩。宇宙從誕生到終結,這期間發生的故事,並不只是科學家的臆想,而是通過觀測研究,得出來的推論。
我們的宇宙,已經有200億年的歷史,雖然,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對頭上的星空產生了好奇,產生了幻想,但實際上,經過千年的研究,我們對宇宙的奧秘,依然知之甚少。所以,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讓我們看到已經確定的事實,更要看到那些尚待認識、還沒有挖掘出的秘密。
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眼前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激發起我們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在這個巨大的宇宙搖籃裡,我們人類不過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子,而我們做出最大的努力,所探知到的領域,可能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小角。
宇宙不斷膨脹,而人類也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正如本書作者所說:「天文學已超出了一門科學的意義,它還代表了我們與宇宙這個萬物之源、人類誕生之所的基因聯繫。」
我們探索星空,探索地外文明,探索銀河系之外的領域,並不能簡單歸結為人類的好奇心在推動,而是因為,我們人類,已經逐漸認識到,我們腳下的地球也會有資源枯竭的一天。待到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就會深入宇宙,為人類尋覓一處暫且棲身的地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也在不斷刷新。宇宙的起源是一場大爆炸,而宇宙的終結則很可能是由於大坍縮。雖然,宇宙也會有終結的時候,但我們不需要悲觀,而應該慶幸,慶幸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那麼多天文奇觀,慶幸我們能夠在先人研究的基礎上,翻開這部關於宇宙從誕生到終結的宏大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