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美》:通過天文照片和藝術作品,帶你了解天文學知識

2020-12-17 啃書的貓超

小時候,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可能會想像著地球之外會存在怎樣的文明,也可能想到了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星空,是懸在我們頭頂的一個未知的謎團,它引人遐思,啟發著人的幻想。

前幾天的月全食,讓不少天文愛好者大呼過癮,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天文學愛好者,基礎的天文學知識可不能少。

這本《宇宙之美》,堪稱是人類已知宇宙知識的大合集,這本書由雅克保羅,還有讓-呂克羅貝爾-艾斯爾兩位作者共同完成。這兩位作者,分別是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有了這樣的專業背景,可以想見,這本《宇宙之美》必然是一本乾貨滿滿的天文學科普讀物。

在這本書裡收錄了,宇宙從誕生之後的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並且還配有200張高清精美的天文學圖片。通過這200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我們就能夠了解到成系統的天文學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可能還不夠深入,但作為一本面向大眾讀者,尤其是沒有天文學知識的普通讀者的科普讀物,它已經覆蓋了比較全面的關於宇宙發展歷程的重磅信息。

《宇宙之美》這本書,從宇宙誕生之初開始寫起,書中講到了太陽系的誕生,還講到了現在的宇宙。這幾個部分,是從宇宙的發展史來說的,而接下來,作者從天文學的研究歷程開始了講述。通過作者的講述,我們既了解到天文學發展的艱辛歷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天文學在未來時代將如何發展的好奇心。

在一些讀者的固有觀念裡認為,科普讀物就是一本正經地講科學知識。但是,假如你讀過了這本《宇宙之美》,你就會發現,本書的語言並不枯燥。與其說,作者在科普天文學知識,不如說,作者在給我們講述一個關於宇宙的史詩。宇宙從誕生到終結,這期間發生的故事,並不只是科學家的臆想,而是通過觀測研究,得出來的推論。

我們的宇宙,已經有200億年的歷史,雖然,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對頭上的星空產生了好奇,產生了幻想,但實際上,經過千年的研究,我們對宇宙的奧秘,依然知之甚少。所以,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讓我們看到已經確定的事實,更要看到那些尚待認識、還沒有挖掘出的秘密。

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眼前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激發起我們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在這個巨大的宇宙搖籃裡,我們人類不過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子,而我們做出最大的努力,所探知到的領域,可能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小角。

宇宙不斷膨脹,而人類也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正如本書作者所說:「天文學已超出了一門科學的意義,它還代表了我們與宇宙這個萬物之源、人類誕生之所的基因聯繫。」

我們探索星空,探索地外文明,探索銀河系之外的領域,並不能簡單歸結為人類的好奇心在推動,而是因為,我們人類,已經逐漸認識到,我們腳下的地球也會有資源枯竭的一天。待到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就會深入宇宙,為人類尋覓一處暫且棲身的地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也在不斷刷新。宇宙的起源是一場大爆炸,而宇宙的終結則很可能是由於大坍縮。雖然,宇宙也會有終結的時候,但我們不需要悲觀,而應該慶幸,慶幸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那麼多天文奇觀,慶幸我們能夠在先人研究的基礎上,翻開這部關於宇宙從誕生到終結的宏大史詩。

相關焦點

  • 學而思網校攜手上海天文博物館 打造天文學知識盛宴
    為使孩子們更便捷的觀看此次天文現象,並以此生動的天文學案例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天文學知識,學而思網校聯合上海天文博物館和科學隊長,就此次月全食進行了直播。在當晚7點半開始的4個小時的直播中,學而思網校老師與《科學隊長》以及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專家們一起為大家帶來了許多超級月全食背後的有趣知識。
  • 時至今日,天文學如何與藝術結合為天文學藝術的?
    一、視覺藝術(一)建築學建築學中的涉及到的天文知識比你想像的要普遍得多。白晝/黑夜和季節性周期要求建築師適應不斷變化的光線和環境。科學家的肖像是17世紀荷蘭繪畫中最受歡迎的主題,包括這位天文學家和稍晚一點的地理學家在維米爾的作品中都有體現。相關知識延伸閱讀天文學藝術是太空藝術的一個方面,專門用來描繪外太空的奇景。這種藝術的一個主要重點是人類開拓新疆域的空間環境。
  • 天文學:天文學起源及天文年表
    天文學在天文學起源於對自然現象的人的困惑和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時間和導航測量。因此,幾個世紀以來,天文觀測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和改進。一旦與佔星術聯繫起來,天文學已經成為一門嚴謹的科學學科,可以讓人們了解天體的組成,結構和位移。
  • 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 將天文知識融入英語課堂
    繼備受家長與學員喜愛的「玩兒遍世界系列」、 「文學故事系列」等課程種類後,GoGoKid於近期推出「宇宙系列」公開課,帶領孩子們從一些簡單易懂的天文知識中領略宇宙的奇妙魅力,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旨在通過妙趣橫生的科學小常識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培養學員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 宇宙起源是什麼?銀河系長什麼樣?500張圖帶你探索奧秘| 21讀書
    隨著探索的深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被不斷刷新。  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它將帶我們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並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 2020攝影:「間歇泉」極光、「宇宙蝙蝠」星雲入圍「天文圖片獎」
    由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舉辦的天體攝影比賽(是同類國際天體攝影比賽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於2020年7月13日宣布了2張入圍「天文圖片獎」的攝影作品,它們分別是:「間歇泉」極光、「宇宙蝙蝠」星雲。大家不妨看下這兩張入圍「天文圖片獎」的照片到底長啥樣……1、「間歇泉」極光圖片描述:熾熱的北極光掃過漆黑的冰島天空;在遙遠的星雲裡,五顏六色的塵埃和氣體形成了一個光譜蝙蝠狀的形狀;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好像在「打哈欠」,「張牙舞爪」般的巖石質地的細節令人驚嘆。
  • 上海天文臺舉辦「《星際穿越》中的天文學」天之文沙龍主題活動
    主持人龔理作為資深科幻迷,展示了大量經典的太空題材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類似的天文元素,讓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通過對比更容易了解天文元素在科幻作品中的含義;獨立影評人胡寅回到電影藝術本身,從人文和哲學的角度對影片中天文元素的表達手法進行提煉升華,「用科學意義上的黑洞來隱喻人性意義上的心理黑洞」等獨立觀點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共鳴。
  • 一起製作宇宙大片吧 愛好者作品驚豔天文界「大咖」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馬麗)場景恢弘、畫面震撼,宇宙時空中伸縮自如的鏡頭感,個性化的情節故事和配音配樂……這可不是BBC或Discovery製作的天文科普節目,也不是好萊塢重金打造的科幻大片,而是由在校學生和天文愛好者們用手邊的普通電腦製作出的WWT宇宙漫遊課件作品。
  • 天文學鑑賞:《現代天文學》的教學設計,看完長見識了!
    一、前言 天文學是建立在堅實的觀測基礎和嚴密的數理邏輯之上的一門科學,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她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宇宙之美,還激發了我們探索自然的熱情——這是創新的原始推動力。考慮到上述教學背景,我們制定了《現代天文學》的課程任務:通過對天文學總攬式的了解和對天文學前沿課題的追蹤,讓學生們在領略宇宙之美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原創精神和探索熱情,並讓他們認清自己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和肩負的使命,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當前國人在太空中的種種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果,逐步增強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信心。
  • 大學天文學學科專業簡介:關於宇宙和星星的科學
    天文學是六大自然科學基礎之一,是研究天體和宇宙的科學。當今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比如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大爆炸等,都與天體物理學緊密相關。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更是風行一個時代,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喜歡天文學的學子。下面簡單介紹一個國內天文學領域內著名的幾所高校的天文學學科情況。
  • 古代天文之謎,他們竟如此聰明,想到用這種方法探索宇宙!
    現代科技發展,人們對宇宙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小到地球,大到太陽,恆星,我們都能以相對科學的方式去研究學習,甚至還可以登上月球去看看,去拍一張其他星球的照片,現代雖然對宇宙的探索仍然有限,但是我們能慢慢接觸其他星球,說明宇宙給我們的感覺再沒有那麼可望而不可及了,科技使得我們更加進步,也可以更加科學的研究這個世界
  • 觀測月球、天文拓印,北京天文館舉辦新年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館長星夜秀、天文觀測、天文拓印……今晚,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的新年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國家地理推薦,500張炫彩插圖,給孩子最新鮮的宇宙大百科!
    這本書將帶我們系統地了解宇宙,深入淺出地普及專業天文知識,使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不再遙不可及。 ● 500餘幅炫彩圖片,凸顯科學之美 一些專業的天文學書籍,往往文字繁多、晦澀難懂。
  • 「一口大鍋」帶火貴州小鎮,天文體驗館藏著黑洞與宇宙秘密!
    截止到目前為止,通過這口巨型永遠鏡已經發現數十顆脈衝星,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將發現更多宇宙的秘密。因為中國天眼,平塘的旅遊業發展勢頭迅猛。除了天眼本尊,位於山下的天文小鎮同樣遊客如雲。天文小鎮的天文體驗館有四個常設展區,1個高科技特種影院、1個科學藝術長廊、1個主題活動區和1個臨時展區,時刻演繹著「宇宙、生命、人」的永恆主題。在天文體驗館裡可以了解到人類的宇宙探索史,包括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和相關發明。其中最令人讚嘆的是二十四節氣的說法。
  • 星空璀璨,與你同賞|何香濤|天文學|北京師範大學|宇宙
    也許你在校園裡經常看到這樣的身影長槍短炮的攝影大神文藝範兒的美術大佬一臺電腦走天下的技術宅男……等等等等各具氣質的他們身上也帶了不同的專業氣息而你有沒有對別人的專業產生過那麼一絲好奇?始終秉承「觀天習文」的系訓,以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科學普及和文化傳承為己任,培養了一大批極富影響力的優秀專業人才。而對於天文系,非專業人士可能並不太了解,有時甚至會誤解天文學就是用觀測設備觀察星體。事實上,它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動力學、天體物理學三大領域,在多個方向都有極高的要求。
  • 探訪天文體驗館 感受宇宙的奧秘
    天文學又是最前沿的學科,引領著人類一次又一次向未知發起衝擊,為揭秘宇宙起源、天體起源、生命起源這樣的終極問題而努力。對很多人來說,西藏是神秘的,天文也是神秘的,這不禁讓我們更加期待,當天文遇到西藏,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2月14日上午,「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儀式舉行。昨日,記者現場探訪了天文科普體驗館,與科技零距離接觸,感受宇宙的奧秘。
  • 玩遊戲也能學知識!和平精英X《中國國家天文》帶來宇宙聯動!
    金秋時節,隨著第17個全國科普日在9月19日正式到來,《和平精英》攜手《中國國家天文》展開合作,獻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這一次,特種兵可以同時在遊戲內外,通過觀看日食重現、參觀天文展、探索科普物件,以這種充滿趣味性的方式了解天文知識。
  • 雙子座流星雨夜賞天文奇景,左滌江天文臺上尋「科學之光」
    21點10分,在老師短暫的講解了本次觀測的亮點和要點之後,同學們紛紛開始流星雨的觀測。由於場地總體比較開闊,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的觀測位置和方向。另外,現場還有天協愛好者使用指星筆為大家指明雙子座主星的位置,並普及周邊的星象知識。當然,如此合適的機會,《科學之光》課程的同學們自然也把課堂上老師們傳授的天文基本知識進行實踐。
  • 常州市天文學會天文公益課程巡講開始啦!
    誠邀大家參與我們推出的公益科普巡講課程,我們是來自常州市天文學會的天文科普教學團隊,近幾年來,我們已經和常州許多大學和小學等達成了友好的合作關係,也在常州眾多小學開啟了天文公益科普巡講的課程。三年的時間內我們在許多學校、社區、輔導機構等開設公益課程若干次,收穫反響較好,本公益講座旨在用我們的涓滴之力推廣、宣傳天文學,讓科學的萌芽從孩子的心中開始,讓大家從小就在心中埋下天文的種子,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 最為古老的科學-天文學,它究竟是什麼,為何影響著我們
    到了近代,科學家把大氣層內的區域劃分為大氣科學和氣象學,所以雲、彩虹、日暈、幻日這些大氣層內的現象,屬於大氣科學的一部分。有趣的是,當看到彩虹、日暈、幻日這些現象時,有時還會請教天文學家,這些現象的照片也會在天文相關網站或雜誌中發表,雖然這些都是屬於大氣科學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