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坐落在北京大學深圳國際化一流校區,學院充分結合北京大學的學科優勢和深圳的信息產業優勢,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新模式。
信息工程學院目前開設的招生專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理學碩士、博士)、集成電路與系統(理學碩士、博士)、計算機應用技術(理學碩士、博士)。研究方向包括:微納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集成系統晶片(SOC)、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系統晶片設計驗證與測試、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工程、人機互動與機器人系統等。學院在「前沿領域、交叉學科、應用學術、國際標準」方針的指引下,建立了集成微系統科學工程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深圳市雲計算關鍵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信息工程學院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自2002年成立以來,先後與珠三角地區多家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校在科研項目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融入了深港粵產學研創新體系。
目前,信息工程學院已培養畢業生600多人,多數畢業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香港等地高新技術企業任職。
招生目錄
參考20招生
學習方式
全日制
招生人數
2020年擬招收75人,含推免48人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01計算機專業基礎
考試科目④計算機專業基礎使用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試題。本專業學習年限為3年。
複試線
2020年複試線:55/55/90/90/310
2019年複試線:55/55/90/90/310
2018年複試線:50/50/90/90/310
錄取信息
2020錄取:
預計招收統考生28人
36人複試
初試分為:324—389
26人錄取
初試分為:324—389
2019錄取:
40人複試
初試分為:338—400
33人錄取
初試分為:340—400
2018錄取:
17人複試
初試分為:327—369
24人錄取(含調劑)
初試分為:316—369
參考書目
801參考書籍:
1.《數據結構與算法》,張銘、王騰蛟、趙海燕,2008-06,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體與軟體接口》,David Patterson & John Hennessy 著,英文版·第4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3.《微型計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王克義 編著,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4.《現代作業系統》(原書第4版),(荷)Andrews S. Tanenbaum著,陳向群、馬洪兵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07;
5.《作業系統—精髓與設計原理》(原書第8版),(美)William Stallings著,陳向群、陳渝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03;
6.《計算機網絡》(中英文)第五版,Andrew S. Tanenebaum and David J. Wetherall, 清華出版社,2012-03。
補充習題:
數據結構與算法-學習指導與習題解析 張銘,趙海燕,王騰蛟 高等教育出版社
(極其重要,樹圖查找排序課後題必須一一落實)
複習指導
以下僅供參考,每個學生的複習時間、本身基礎、吸收情況都不一樣,可進行調整
計算機組成原理(一輪)
7.15-7.31
課時1、2、3——計算機基本結構、指令系統體系結構
課時4、5、6——算術邏輯單元、乘法器和除法器
課時7、8、9——單周期處理器、流水線處理器
課時10——存儲層次結構
課時11、12、13——中斷與異常、輸入輸出設備
作業系統(一輪)
8.1-8.15
課時14、15——作業系統概述、作業系統運行環境
課時16、17、18——進程線程模型
課時19、20、21——處理器調度
課時22、23、24——同步機制
課時25、26——存儲模型
課時27、28——文件系統
課時29、30——I/O系統
數據結構(二輪,一周左右)8.16-8.23
課時31——數據結構基礎(線性表、棧與隊列)、字符串應用(KMP算法)
課時32——樹
課時33——圖
課時34——查找排序
課時35——高級數據結構
· 計算機網絡(二輪,一周左右)8.24-8.31
課時36——計算機網絡概述
課時37——數據鏈路層概述
課時38——網絡層概述
課時39——傳輸層概述
課時40——應用層概述
· 計算機組成原理(二輪,一周左右)9.1-9.7
課時41——算術邏輯單元、乘法器和除法器
課時42、43——單周期處理器、流水線處理器
課時44——存儲層次結構
課時45——中斷與異常、輸入輸出設備
作業系統(二輪,一周左右)9.8-9.15
課時46——進程線程模型
課時47——調度算法
課時48——同步機制、死鎖
課時49——存儲模型
課時50——文件系統
課時51——I/O系統
· 套題及綜合訓練
9.16-11月 每周一次講解,可以穿插重難點突破
複試詳情
參考2020
複試基本內容、複試方式
1.基本內容
a. 考察考生基本情況;
b. 考核考生英語水平(聽力及口語)
c. 考核考生專業基礎知識情況;
d. 考察學術背景及科研潛力;
2.複試方式
我院複試採用遠程面試的形式進行,面試時間每人一般不少於20分鐘。本學院將設立一定數量的題庫,事先確定評分標準,由考生隨機抽取適量的試題回答。考生的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複試中進行。面試結束後,由專家複試組成員現場獨立評分,其平均分即為考生的複試成績。
複試成績及錄取
1.總成績計算
考生總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即初試成績、複試成績。
總成績=60%×初試各門總成績/5+複試成績(換算成百分制)×40%
2.錄取
各專業擬錄取名單依據考生總成績名次先後確定,複試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此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PKU燕園考研聯盟,由佳明老師整理髮布xxxfeng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