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被列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

2020-12-20 記者杜利勇
廣武長城下的盛會
老牛灣

12月11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初步形成預計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長城文化公園省級項目庫,全國確定了45個省級重點項目,山西省有3項,偏關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以「道」的類別榮列其中。另外,朔州廣武長城文化公園保護建設項目和大同李二口長城文化博覽苑分別以「址」和「園區」的類別列入。

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的概況為:老牛灣——平型關長城旅遊公路是《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公路規劃綱要(2018—2027)》確定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主線建設項目重要組成部分,沿路古堡、紅色、生態旅遊資源分布集中,是山西重點打造的風景道。項目建設內容為:以邊塞風光、跨越長城為主題,建設融合風景與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於一體的精品旅遊公路和屯堡型服務驛站,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

廣武長城也稱雁門長城,歷史上是雁門關軍事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武長城和雁門關長城緊密相連,打造廣武長城文化公園對雁門關的開發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廣武長城文化公園保護建設項目的概況為:廣武明長城是山西省境內明長城的代表,是國內長城之珍品。廣武邊塞文化旅遊區位於朔州市山陰縣。廣武城堡是山西明長城重要關堡,有新、舊兩座,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居長城之外,是雁門關下的重要城堡,廣武新、舊兩城極具軍事科學研究和旅遊觀賞價值。舊廣武城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項目的建設內容為:以新舊廣武、廣武長城為中心,圍繞廣武邊塞文化促進文旅融合,加強廣武長城遺址保護,完善遊客服務中心、研學基地、觀光道、停車場、給排水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新廣武城文化遊覽區(5平方公裡)、舊廣武村觀光區(8平方公裡)、漢文化博覽區(25平方公裡)、古長城觀光區(10平方公裡)、軍事文化遊憩區(2平方公裡)等旅遊服務環境質量。

隨著國家對長城文化公園的建設打造,對長城保護開發利用的逐步重視,忻州這個長城大市的長城資源一定能夠走向世界,造福忻州。(楊峻峰)

相關焦點

  • 喜訊:文化和旅遊部將偏關老牛灣列入國家長城文化公園45個重點項目...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為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形成示範、帶動作用,12月11日,文化和旅遊部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上,初步形成預計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省級項目庫,偏關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成為全國45個省級重點項目之一。
  • 山陰廣武長城文化公園保護建設項目列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
    12月11日,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山陰縣廣武長城文化公園保護建設項目列入國家文化公園初步建設45個項目。廣武長城「月亮門」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靚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據悉,在組織保障方面,我國成立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發揮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職能優勢,形成推進合力。  在具體實施方面,據相關報導,文化和旅遊部牽頭制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範圍、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36項具體工作,並制定重點工作部內分工方案。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如何推進?這個會議做出安排
    王東峰指出,長城河北段依燕山—太行山脈而建,現存8個不同時期的長城近2500公裡,是河北省豐富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率先編制《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保護規劃》,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河北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抓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長城板塊,山西重點打造三條精品旅遊線路
    來源:山西文旅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在山西境內蜿蜒3500多公裡。山西的長城類型分布非常齊全,譜系非常完整,保留了從戰國到明朝各個歷史時期的長城遺址,見證了歷史上民族與文化逐漸融合的過程。所以,長城博覽在山西,山西就是一座長城博物館。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召開
    本報秦皇島12月11日電(記者張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今天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
  • 國家重點保護!今天,認識一下忻州這四段長城
    2020年11月24日,國家文物局發文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其中忻州四段長城榜上有名,分別為:繁峙縣的明長城茨溝營段、代縣和山陰縣的明長城新廣武——白草口段、偏關縣的明長城小元峁段和明長城老牛灣段。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決策,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長城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代表國家水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靚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 清華同衡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12月11日上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省領導焦彥龍、高志立出席。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單位有關司局以及長城沿線15省(區、市)黨委宣傳部、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廳(局)、文物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河北、陝西擁有最長的裡程
    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
  • 北京將出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護規劃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的規劃範圍共計4929.29平方公裡。其中,管控保護區和主題展示區範圍2228.02平方公裡,文旅融合區範圍2213.63平方公裡,傳統利用區487.64平方公裡……《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建設保護規劃》編制有望完成。
  • 唐山旅遊|水城遷安——長城一直很美
    是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象徵, 是中華民族不朽的歷史文化, 如今, 這份凝結在共同記憶裡的傳統文化, 將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載體, 呈現出她的美麗,
  • 山海關區圓滿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現場觀摩接待工作
    12月11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秦皇島召開。中宣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出席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出席會議。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主持會議。
  • 山丹縣科學謀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工作
    中國張掖網山丹訊近年來,山丹縣持續加大對漢明長城的研究、挖掘、保護力度,按照甘肅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護規劃提出的「三園、三段、八點一線」空間布局,山丹漢明長城被納入「三段」之一打造甘涼咽喉風景道示範段。目前,建設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的規劃方案正在有序推進。
  • 圍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題劉奇葆率全國政協調研組蒞...
    近年來,山西高度重視長城文物遺產保護工作,完善工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在資源調查、遺址保護髮掘、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長城保護利用工作呈現新生面。希望創造更多好做法好經驗,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前列。
  • 大同全力推進長城板塊旅遊開發項目
    當下,大同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舉全省之力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長城板塊旅遊開發項目。近日,山西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相關採訪。「大同長城不僅連通古今,文化多元,還與自然相融,不少長城所處地段山清水秀,植被覆蓋良好,可開展長城+風光、長城+文藝、長城+民俗、長城+休閒養生、長城+體育、長城+研學等領域的文旅項目建設。」姜文說。
  • 平型關戰役景點之一:平型關關口遺址與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平型關關口平型關關口為平型關戰役地標性遺址,位於靈丘縣西南與繁峙縣東北交界處,海拔1500米,距靈丘縣城35公裡。此段南北走向的長城為戰國時修築,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長城基礎上包磚砌石,加寬加高,即現存的明代內長城。
  • 即將誕生的21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金山嶺長城和丁真的家鄉
    公示內容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21家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21家景區中,既有遊客熟悉的金山嶺長城、大明宮等景區,也有今年因丁真火爆的稻城亞丁,此外還有多處世界遺產。
  • 北京昌平區歷史文化縮寫·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境內的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小湯山是溫泉旅遊勝地。歷史沿革簡介昌平自西漢開始設縣,其名稱有自漢代貴族的封爵~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具體位置大概為今居庸關往南一帶。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縣域內設昌平、軍都二縣。三國時期魏國及西晉、東晉時,二縣屬幽州。遼屬析津府。宋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