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2020-08-01 貝貝豆育兒課堂

「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閨蜜青青到預產期了,本來想去省內最好的醫院待產,奈何沒有床位,連走廊裡的床位都沒有,退而求其次,只好回了縣裡的一個婦嬰醫院

入院第一天,醫療條件硬體設備略顯簡陋,已經讓青青心涼了半截,可更讓她難以置信、刷新三觀的事情還在後邊。

臨床陪產的婆婆,閒聊時笑呵呵地問她:「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子嗎?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青青高興地分享道:「是個女孩!做四維的時候還挺漂亮的。」

對方明顯一愣,臉上儘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反問道:明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呀?

那位婆婆,自顧自地接著說道:「我跟你說呀,女孩以後都是別人家的,啥用沒有,還得是兒子,我兒媳婦第一胎是男孩,我們還想再要一個兒子,之前有過一個女孩,我沒讓要,這回是男孩才留下的。」

說完後,還用略帶輕蔑地眼神看了眼青青,仿佛懷個女孩就像低人一等似的。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青青是個暴脾氣 ,馬上就懟回去:

「你怎麼這麼說話呢,我們家就喜歡女孩,礙著你了啊?你這麼喜歡兒子,咋不讓你兒子和男的結婚,娶個女的幹啥。」

老太太一下子不說話了。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為什麼會出現「重男輕女」?而如今的「加害者」大多有曾是「受害者」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和青青類似的經歷,不難發現,在這些故事中,被「重男輕女」的思想裹挾著,做出實際行為的大多是女性。

那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曾經的「受害者」,會變成今天的「加害者」呢?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 受周圍環境所影響

很多女性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裡,周圍的人都覺得女人必須生個兒子,那麼在她的認知中,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有的地區甚至有極端的做法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兩個人只舉辦婚禮,不領結婚證、先生孩子,直到女方生出兒子為止,才得到家裡的認可和接納,去補辦結婚證。

生了男孩的人,會自覺有地位了、腰杆硬了後,就有資格去指點沒有生男孩的女性,把自己曾經受到的不公,通過這種方式轉移出去。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 受傳統利益分配方式所影響

在上千年的傳統裡,男孩擁有繼承家裡的財產的權利,和贍養父母的義務,也就是老話說的:「養兒防老」;女孩則被要求的是:出嫁從夫,不只是聽丈夫的,而是要以夫家為主。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特別是古代,如果沒有繼承人,家裡的財產就要被收回到家族裡,女兒沒有繼承的權利,現今也是,大多數女性如果結婚後,過於照顧娘家,會被婆家所不喜。

出於付出和回報來說,大部分家庭更傾向於生個兒子,如果沒有兒子就會認為老無所依。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 受自身經歷所影響

有的女性吃了很多沒有兒子的苦,譬如:被婆家打罵、被周圍人鄙視、更有來自丈夫的指責。

自己意識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更為苛刻,女子生活不易,怕生女兒後,女兒再經歷一遍自己的苦,所以更希望有個兒子。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 受對家庭穩定所影響

以前的女性大多沒有職業和經濟收入,一輩子的目標就是找個好人家嫁了,結婚後退居於家庭之中,相夫教子。

男性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商、從政、從學、從農,並可以在相應的領域內取得成就,更是對一個家庭起到支撐作用,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

出於對家庭穩定以及發展的角度看,男孩更受到青睞。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進入職場、自我意識的覺醒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這種聲音已經弱化很多。

如今有的家庭會期盼生個女兒,認為女兒更貼心。

相信在無數女性的努力下,這個世界重男輕女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知道是女兒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寶媽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然而很多人卻是因為第一胎生下的是女兒,所以還想要個兒子。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發現這樣重男輕女的現象其實還存在著,反而是一些年輕父母卻並沒有要二胎的打算。「怎麼知道是女兒還留著」,寶媽聽到這話後怒懟臨床家屬
  • 「明知是女兒為啥留?」寶媽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婆婆刷新三觀
    待產媽媽入院一天,被臨床的婆婆刷新三觀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即將待產的朋友本來想去比較好的醫院待產,但是醫院病房比較緊缺,所以被迫住進了縣城的醫院,最初她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差別,只要醫生的技術高超,孩子都會平安降生,可第一天的經歷卻讓她三觀盡毀。
  • 「知道是女兒為啥還留著?」鄰床家屬的一番話,刷新孕媽的三觀
    孕媽滿懷期待入院待產,卻被鄰床家屬刷新三觀林女士懷孕頭胎,全家人都非常高興,期待著這個新生命的降臨。林女士與丈夫都希望能夠生一個女孩,然後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像個公主似的,林女士想到就覺得幸福。林女士的鄰床也是一位年輕的準寶媽,陪護家屬正是這位寶媽的婆婆。這位婆婆看到林女士在鄰床後,便過來跟林女士搭話。老人詢問林女士懷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林女士表示根據平常的反應回答:「醫生說有可能是女孩。」聽到了這個話後,老人的臉瞬間變得不屑起來,跟林女士說:「知道是女兒為啥還留著?要是我就不留了,要女兒沒有用。」
  • 「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孕媽醫院待產,鄰床家屬一句話讓人無語
    於是小張就安心在縣城醫院裡待產。在住院的時候,隔壁床是婆婆在陪護。閒聊之間,那個婆婆問小張知不知道孩子的性別。小張表示之前有認識的朋友看了一眼,說是女孩。一聽這話,對方就問,「那明知道知道是女孩,咋還留下了?」小張聽完這話一下子愣住了。
  • 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最好及時入院待產!
    有一些屬於媽媽也好奇,明明還沒到預產期,為什麼寶寶就要提前出生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比較好?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孕媽趕緊去醫院生孩子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最好及時入院待產!
  • 冬季入院待產包的精簡裝備,給準備順產或剖腹產的媽媽參考!
    陪妻子去醫院產檢的時候,聽到兩夫妻的談話,大致的對話是這樣:男方:醫生說可以順產,那入院待產包的東西還需要準備什麼?女方:我列了清單,我找給你看看。男方:看著架勢,是準備把超市搬到醫院來啊?【都需要準備的物品】1、入院證件:產檢材料、入院通知單、準生證、夫妻雙方身份證、醫保卡、戶口本、結婚證。2、記錄工具手機、充電器、充電寶、相機、記事本、筆。3、洗漱用品牙刷、漱口杯、梳子、香皂、洗衣粉、洗臉盆。
  • 何時入院待產,才是最佳時期?
    入院待產,越早越好嗎? 如果孕期有定期產檢,並且沒有發現妊娠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胎兒等不適的情況下,那麼則不需要不要過早入院。 入院時間太長,醫院的環境容易造成產婦精神緊張,待產時間越久,易導致疲乏勞累,不利於產程的進展,容易導致產程懈怠。 然而,入院太晚也不好,特別是經產婦,產程進展迅速,來不及送醫院在院外分娩,得不到專業人員的護理,衛生條件沒有保證,不管對胎兒和孕婦來說都有生命危險。
  • 懷孕時,孕媽什麼時候入院待產比較好?狀況不同,入院時間也不同
    這兩天婆婆打電話來問說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小夢和老公也拿不定主意,老公說不行就早點去,省得到時候在家裡有一些突發情況,應對不過來。但是小夢有朋友告訴她說不要太早去醫院待產,說醫院人多病菌也多。還說小夢看著那麼多生孩子的媽媽疼的死去活來產婦,會更害怕。其實作為過來人,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什麼狀態下去醫院待產比較好。但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真的拿不準這個時間。
  • 孕婦多次產檢仍生下唇顎裂女兒 家屬要求醫院擔責
    家屬:為何沒查出問題1月9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來到灌陽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見到了周先生的女兒小佳樂,小佳樂很可愛,但唇部有缺陷。張醫生說,小佳樂是因黃疸住院,住院5天後黃疸就退了,但患兒家屬一直不肯接她出院。該醫院沒有條件做唇顎裂修復手術,建議家屬將孩子接走,去大醫院治療。
  • 去醫院待產卻像搬家?貼心入院待產清單,按這三類準備足夠了!
    結果是她老公接的電話,說欣然已經入院待產了。在我們這個年齡,基本上不是一個娃就是倆娃的老母親了,但欣然結婚比較晚,這是她的第一個寶寶。所以,從懷孕開始,欣然就異常緊張,時不時地就要問我一些孕期的注意事項。
  • 去醫院待產卻像搬家?貼心入院待產清單,按這三類準備足夠了
    一到病房,我就驚訝了,還沒有看到欣然本人,就先看到了滿地的東西。孕媽媽在第一次準備待產清單的時候,總有一種要出去旅遊的感覺。生怕出門在外有哪項用品沒帶上,讓人措手不及。但入院和出遠門不是一個概念,一是就在自己的城市,如果真有什麼忘記了,也來得及取。
  • 孕媽媽何時入院待產最合適?情況不同,入院時間不同,孕媽要有數
    待產真的是要掌握好時間,去的太早醫生一看離生還早呢,就會讓你回家,於是這來回的顛簸可能導致胎兒提前出生。我妹妹當時就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是心理作用吧,覺得自己肚子宮縮間隔短了,但是到醫院之後,醫生說還不行就讓回家,結果回家當晚真的宮縮來臨,一家人又急急忙忙的趕回醫院。到底該什麼時候入院待產呢?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的情況不同應對。
  • 待產孕婦入院要準備哪些東西?附:超實用清單
    一家子匆匆忙忙趕去醫院,才發現很多東西還沒來得及準備,一時間手忙腳亂。如果還碰上是在深夜發作,那更是會急得團團轉。所以不如趁孕期寶寶狀態穩定時,就慢慢準備好最適合自己的用品,讓自己有備無患,從容面對生產。一、基礎證件清單首先來看看要準備的最基礎的東西。
  • 入院待產時,記得帶上6種不起眼的東西,用處都挺大
    入院待產時,記得帶上6種不起眼的東西,用處都挺大現在一個家庭有人懷孕了,全家上下都忙的不可開交,尤其是預產期快要到來的時候,有些家屬比孕婦還有緊張、激動,為的就是迎接小生命的到來,所以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入院待產時,雖然帶了大包小包一堆東西,記得一定帶上6種不起眼的東西,用處都挺大,而且都要提前準備,被到時候手忙腳亂忘了帶。
  • 醫生:產婦臨盆入院不宜過早或過晚,出現這5個徵兆最合適
    @小小婷:我懷孕剛滿38周,終於熬到了足月,於是急著去醫院待產。這不剛到醫院,醫生檢查過後,就又把我趕回了家,還讓她回家等「發動」。其實像小婷這樣的孕媽媽還要很多,她們一足月,或者是覺得自己快要生產了,就急著住院待產,她們覺得這樣才有安全感,然而醫生並不認為。
  • 當男生看《魔道祖師》香爐篇的時候,會刷新什麼樣的三觀?
    那麼如果是男生看香爐篇,會刷新怎樣的三觀呢?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男生看香爐篇的感受,反正就是有一天,小編我突發奇想,把《魔道祖師》推薦給了一位鋼鐵直男,還點名說一定要看香爐篇,然後鋼鐵直男的三觀就被刷新了!
  • 孕媽入院待產,待產包內能包含這3類東西,不然受罪的是自己
    但是在孕婦進入醫院待產的時候,你知道待產包中究竟要裝哪些東西嗎?案例:小王自從懷孕之後,他的丈夫我就小心翼翼地照顧著他,眼看著小王就要進入了待產期,他的丈夫比他還要緊張。這小王離預產期越來越近的時候,他的丈夫更是慌張的不行,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在為小王準備著待產所用的產品。可是在他看來,什麼東西都需要帶,因為他覺得產後什麼東西都會用得上。於是就將所有可能用得上的東西,都放到了預產包中,可是眼看著待產包已經沒有了地方,但大多數東西都留在外面,沒有辦法放入待產包中。
  • 冬季入院待產包之使用篇
    一眨眼生完寶寶已經八個多月了,一直想抽空整理一下我的待產包。一是為了方便過兩年生二胎高效準備待產包,二來也給初為母親的姐妹們提供一些經驗。我的預產期是二月份,記得孕七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做各種待產包攻略了,就是為了趕在雙十一囤貨。我那時候是順產,因為產後有些大出血,所以住院5天。
  • 孕晚期不建議提前住院,這些原因很客觀,孕媽什麼時候入院好呢?
    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住院待產的,是到了預產期就住院了,還是等「發動」才趕往醫院呢?懷大寶我是發動後去的醫院,二寶因為是私立醫院,住一天交一天的錢就可以了。我是提前了一天,辦理了入院手續,當天凌晨生產的。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產婦預產期是10.16日,到了17日開始有腹痛現象,趕到醫院後,醫生表示未達到住院條件,建議回答待產。可這位女士離開醫院2小時後,就在附近的酒店產下一名男嬰。看到這裡有不少網友很氣憤「為啥不讓住院?這還好在酒店生了,這要是在大街上、路上,出了事兒醫院負責嗎?」
  • 入院待產包準備清單表
    產婦們在快要臨產之前必須要先去醫院待產,但是待產的時候需要準備好足夠的用具,這樣才可以讓生產變得更加的順利一些,最主要的就是應該要準備好換洗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