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年:去年被清理的華為又有人入選IEEE Fellow

2020-12-11 快科技

這次2021 IEEE Fellow裡,出現了華為科學家。

有點意外。

畢竟此前,IEEE Fellow上已經連續2年沒有出現過華為員工的身影了。

而就在去年,IEEE還有件震動整個科學界的事情:

清理華為審稿人。

如今,新一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華為首席終端天線專家王漢陽上榜。

這是繼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前主任李航、華為(加拿大)高級副總裁、5G專家朱佩英之後,又一位科學家以華為員工的身份入選新晉IEEE Fellow。

前兩者分別是2016年、2017年入選Fellow。

此次入選理由是,因對移動終端天線的貢獻而入選。

在這個規模最大的學術組織IEEE千裡挑一的王漢陽,究竟什麼來頭?而他在華為又做了什麼?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誰是王漢陽?

王漢陽,華為技術首席終端天線專家、華為Fellow、IETFellow,IEEE Fellow。

1986年至1991年,王漢陽曾在山東大學先後任職講師和副教授。

之後,王漢陽攻讀於英國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於199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1995年到1999年期間,他還在分別在伯明罕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9年開始到2000年,王博士在英國牛津向量場有限公司擔任軟體開發和微波工程顧問工程師職位。

而在2001年,他加入了諾基亞,擔任了移動天線專家,一待便是11年。

直至2012年,王漢陽選擇加入了華為,任職至今。他目前是華為技術首席終端天線專家和華為移動天線技術部門的負責人。

多樣的履歷中,王漢陽也獲得了諸多的榮譽,如2005年諾基亞年度發明家稱號、2011年諾基亞卓越獎、2012年華為個人金獎、2013年和2014年華為團隊金獎等。

此外,他還是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的副主編。

王漢陽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小型多波段移動終端天線、5G移動通信天線和陣列、解決電磁輻射和散射問題的數值方法。

目前,他在這些領域發表論文有100餘篇,並且擁有US/WO/PCT/CN的專利50餘項。

在2015年華為評選的十大專利獎中,他的專利中排名第一。

移動終端天線

在這些研究方向和專利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此次入選IEEE Fellow的理由:移動終端天線。

天線,是用於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設備,是信號收發的重要關卡。

天線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基站側與終端側。不論哪一方面,天線都承擔了信號發射與接收的任務,也因此,這二者其中一方性能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通信的質量。

移動終端天線,便是終端側中在行動裝置上的天線,在移動終端設備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在移動終端設備的天線上,有著許多的要求,如:小型化、多頻段、寬頻段、可調諧。

而隨著5G的普及與應用,移動終端天線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要求移動終端必須能夠同時搭載支持4G和5G同軸的天線,同時在5G串聯多輸入多輸出(MIMO)特性。

而王漢陽,便是這方面的專家,在改進和創新移動終端的天線上。

比如寬頻段,有類似此類的專利: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及其天線的製備方法。

讓天線在不影響移動終端的外觀的前提下,有效增加天線的輻射單元距離電路板的高度;同時還進而增加天線的帶寬與效率,使天線可涵蓋在手持通訊系統使用頻段。

此外,還有在移動終端集成與結合上的各種創新與實踐。

而這次入選IEEE Fellow,無疑是對其貢獻的一大肯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入選的朱佩英也是因為其在5G無線通信系統中的領先地位而入選的IEEE Fellow,也足可見華為在此方面的強勢了。

IEEE Fellow總體情況

最後,來簡單了解下本次IEEE Fellow的名單情況。

IEEE,也叫做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是當今世界電子、電氣、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領域最著名、規模最大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

IEEE Fellow為協會最高等級會員,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員中評選出,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會員總人數的千分之一。

今年共有282名科學家成為新晉Fellow,其中華人科學家佔比近三成。

其中,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清華大學唐傑教授、阿里首席通信科學家謝崇進、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霖濤等紛紛入選。

清華大學共有5位教授入選,浙江大學有3位教授入選,此外還有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二十餘所大陸高校教授上榜。

有網友表示,此次榜單中至少有6位中科大校友。

最後,恭喜此次入選IEEE Fellow的科學家們,如果你身邊有新晉Fellow,歡迎與我們分享~

傳送門如下:

IEEE Fellow:https://ticket-assets.baai.ac.cn/uploads/Elevation%20Society%20Report.pdf

- THE END -

#華為#科學家

原文連結:量子位 責任編輯:上方文Q

相關焦點

  • 時隔3年:去年還被清理的華為又有人入選IEEE Fellow 王漢陽上榜
    這次2021 IEEE Fellow裡,出現了華為科學家。  有點意外。  畢竟此前,IEEE Fellow上已經連續2年沒有出現過華為員工的身影了。  而就在去年,IEEE還有件震動整個科學界的事情:  清理華為審稿人。
  • 時隔3年,華為又有人入選IEEE Fellow
    畢竟此前,IEEE Fellow上已經連續2年沒有出現過華為員工的身影了。而就在去年,IEEE還有件震動整個科學界的事情:清理華為審稿人。這是繼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前主任李航、華為(加拿大)高級副總裁、5G專家朱佩英之後,又一位科學家以「華為員工」的身份入選新晉IEEE Fellow。前兩者分別是2016年、2017年入選Fellow。
  • ieee限制華為相關專家參與審稿 ieee是什麼組織機構
    ieee限制華為相關專家參與審稿 ieee是什麼組織機構  今日,一封郵件傳遍了學術界:IEEE禁止華為的同事擔任審稿人或編輯。  IEEE全稱「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成立於1963年1月1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在全球 160 多個國家擁有 430000 多名會員。
  • 系列報導 | 2021 IEEE Fellow學術大盤點(6)
    近日,IEEE Fellow 2021 入選名單揭曉,這一獎項代表學術科技領域權威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
  • IEEE Fellow、AAAS Fellow 同日公布,數十位華人入選
    去年,機器之心對IEEE 2020 Fellow進行了報導。據統計,去年晉升 IEEE Fellow 的華人學者中有北京大學教授陳寶權、百度商業智能實驗室主任熊輝、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 / 滴滴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葉傑平、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數學教授 / 前騰訊 AI Lab 主任張潼等。
  • 2019 IEEE Fellow名單曝光,90多位華人入選,大陸學者33位
    對比2018年中國大陸17名學者當選,33位是個不小的成績。2017和2018公布的當選名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本都是傑青、長江學者和千人計劃引進人才等各領域知名科學家。與IEEE Fellow 2018不同的是,IEEE Fellow 2019,中國有6位企業研究員入選。
  • 從華為的IEEE Fellow們,看華為的技術實力
    近日,IEEE官方公布2021年新增Fellow名單,新增的全球282位Fellow中,有一位華為專家王漢陽,王漢陽因其對移動終端天線的傑出貢獻而當選。
  • 2020年IEEE Fellow名單揭曉!哪些中國學者入選?
    獲電子工程學士(91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94年清華大學),和計算機科學博士(99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2、陳山枝: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 入選理由:在變電站和牽引電源保護等方面的貢獻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1994年3月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動化系。
  • IEEE Fellow 2021名單揭曉:兩電一郵,不敵清華浙大
    2020年11 月 25 日,全世界IEEE Fellow 2021 入選名單公布,全球共有 282 人入選,令人驚喜的是,其中華人學者高達 75 人,佔比 26.6%。咱們看看在咱們國內各高校的入選情況。這個國內IEEE最厲害的是誰呢?
  • IEEE官方確認限制華為審稿:為保護會員,必須遵守美國法規
    2019 年 5 月 16 日星期四,負責管理和執行 EAR 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簡稱「BIS」)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 68 個附屬公司(在以下段落中統稱為「華為」)加入限制名單。見 EAR 第 744 部分的第 4 號補充內容。違反 EAR 的行為將受到重大的民事或刑事處罰,包括罰款或監禁。
  • IEEE Fellow 2021入選名單4
    IEEE Fellow 2021入選名單4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6 09:12:43 近日,IEEE Fellow 2021 入選名單揭曉,這一獎項代表學術科技領域權威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
  • IEEE Fellow 2021 完整名單 及 2012-2020 IEEE Fellow 華人名單
    Nruednc我們在其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比如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唐傑、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厚強、北京郵電大學馬華東和合肥工業大學汪萌等……Nruednc2020 年 11 月 25 日,IEEE Fellow 2021 入選名單公布,這一獎項代表學術科技領域權威榮譽和重要職業成就。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雖然IEEE Fellow2019評選結果還未正式出爐,但2018年IEEE董事會會議已於11月召開,已有部分入選名單流出,其中共有 41 位華人入選,其中國內高校共有 21 位入選華人,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
  • lan Goodfellow IEEESSP最新演講:對抗性實例安全性研究及其未來
    大數據文摘作品作者:鄭璇真繼上周密集更新的推特小課堂後,時刻操心著大家學習的Ian Goodfellow先來回顧一下上周的推特小課堂:學界 | Ian Goodfellow發推講2個機器學習黑魔法,教你如何推導公式學界 | Ian Goodfellow推特小課堂又開課啦:數學求導的小技巧
  • IEEE突然宣布解除對華為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圖:英文官網聲明:https://www.ieee.org/about/news/2019/statement-update-ieee-lifts-restrictions-on-editorial-and-peer-review-activities.html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與此同時,產業界也於2020年獲批多項NMPA三類證。醫學影像AI,終於迎來了正統意義上的元年。IEEE 是國際性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學會,在1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會員。IEEE會員有四級:student member,member,senior member,fellow。Fellow是其中最高級別,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0 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在今年新入選的 IEEE Fellow 中,孫富春教授、梅濤博士、魏少軍教授分別是由雷鋒網承辦的 CCF-GAIR 2016、2017 和 2018 年報告嘉賓,一年一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次、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多次;代表大陸學者第一次獲JCN最佳論文獎;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10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出版書籍7本,多篇SCI檢索論文,具有較高影響因子;獲授權發明專利授權131項,其中關鍵的技術已經形成了7項國際標準。
  • 華中科大4學子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姚婷今年,華中科技大學又有兩位博士張霽、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加上去年入選的左鵬飛和鍾釗,華中科大一共有4名學子入選。這些「天才少年」是如何過五關斬六將,獲得華為的offer?他拒絕更高薪工作選擇華為華為「天才少年」計劃,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早在2019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到,在2019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還將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
  • 京東何曉冬、梅濤入選IEEEFellow強大AI能力落地助推行業發展
    2018年11月22日,京東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博士和副院長梅濤博士正式入選IEEEFellow(IEEE會士/院士),該榮譽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是京東歷史上首次有在職科學家晉級IEEEFellow,也是兩位京東人同時獲得這一殊榮,代表著京東在研發領域出色的人才布局和人工智慧研發領域強大的實力。
  • 東大這位教授當選2020年IEEE Fellow!
    東大這位教授當選2020年IEEE Fellow!在新增名單中共有 282 位學者入選,其中 79 位華人學者(佔總人數的28%),來自中國的學者有 37 位。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李世華教授入選!李世華簡介李世華,男, 1975年12月生,中共黨員。1995年本科畢業於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1998年碩士畢業於東南大學自動化所, 2001年博士畢業於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專業,其後留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