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裸女畫賣3.2億,富豪上演「龍松大戰」,揭秘大佬的「藝術圈」

2020-12-15 界面新聞

文|金融街偵探

「不懂藝術」劉益謙的龍美術館有眾多鎮館之寶,「獨立藝術家」王中軍的松美術館也多有藝術珍品。

在一次拍賣場上的「龍松大戰」後,劉益謙難掩失落地發了條朋友圈……

王健林最成功的投資可能是增值了n倍的書畫,他還自創一套「口袋與腦袋」的收藏經。王中軍收藏的國內外藝術珍品也曾救華誼兄弟於困境之中。

馬未都說,收藏江湖就是學會辨物辨人辨世界。

然而,即便是富有經驗的買主,面對神秘的拍賣場,也曾遭遇滑鐵盧。

有人陷入「損失該找誰」的困惑,也有人找到了收藏贗品的快樂。

01、「龍松大戰」後,大佬劉益謙難掩失落

7月10日晚,港島中環燈火通明。歷山大廈22樓,一場特殊的拍賣盛會正在上演。

全身僅著一條淡藍色髮帶的曼妙裸女油畫,引得富豪爭相叫價。

競價牌此伏彼起,攝像機搖擺追蹤。幾個電話委託經過數輪舉牌後,《裸體與歡愉畫》被香港某神秘買家以4624.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成交價拿下,成為當晚最貴的藝術品。

《裸體與歡愉畫》(左);常玉《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右)圖片來源:佳士得拍賣官網

「藝術收藏是大家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在聊起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等這些富人圈子時,華誼兄弟王中軍曾有過這番簡述。

「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麼都可以賣掉,這個沒有什麼丟人的。」面對接連虧損的華誼兄弟,王中軍話語間也有「壯士斷腕」的豪情。2018年,華誼兄弟上市十年首虧;2019年,又巨虧近40億元。

前不久,他將香港中半山富匯豪庭2座高層A、B室相連的房子,以2.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出售。這套房子是王中軍2010年花1.32億港元購入的,時隔十年出售,淨賺88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00萬元),漲幅約66%。

比房價漲勢更兇的是字畫。

在甩賣香港豪宅前,王中軍已經靠賣畫解決了部分現金流問題。

「嘉德的一場拍賣會上,有一半都是我的畫。」去年亞布力論壇上,王中軍自曝,2018年秋,他以1265萬元的價格,賣掉劉曉東油畫作品《求婚》。這幅畫是他十四年前花11萬元入手的。一來一去,回報百倍。

作為圈內有名的收藏家,王中軍小學時期便因畫技出彩,在同學間小有名氣。小學三年級,他在美術課上接觸到構圖和素描,在同學的「吹捧」下,經常夜裡用床單遮光,偷著畫畫。

2009年10月,華誼上市,王中軍成為影視圈最有錢的老闆之一。住兩千萬的別墅,早已躋身富人行列的王中軍,依然有顆成為畫家的心。

每到一個城市,美術館、拍賣會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站在巴黎奧賽美術館裡,感受莫奈、高更帶來的藝術衝擊;現身紐約蘇富比拍賣會,斥資617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拿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再花29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將畢卡索的《盤髮髻女子坐像》收入囊中。

《雛菊與罌粟花》(左)《盤髮髻女子坐像》(右) 圖片來源:微博

「這些年賺的錢都花到藝術品上去了。」依託這些私人收藏,王中軍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私人美術館——松美術館。

松美術館 圖片來源:華誼兄弟微博

松美術館坐落於順義溫榆河畔,裡面的藏品多是王中軍此前收藏的國內外藝術珍品。不遠處是「蛋糕大王」羅紅的攝影藝術館。

劉益謙在上海的龍美術館,也有很多重量級「鎮館之寶」。例如:王羲之草書《平安帖》、古畫《十八應真圖卷》、張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圖》等。

從收藏艾軒、陳逸飛以及寫實畫派起步,到收藏中國當代藝術、梵谷與畢卡索等西方藝術大師作品,王中軍又把目光鎖定在了古代宋元書畫上。

為此,王中軍還與「大鱷」劉益謙上演過一回收藏圈的「龍松大戰」。

2016年5月,「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唯一的傳世之作《局事帖》被王中軍以2.07億元拿下,引起轟動。「一個字相當於一輛法拉利」,《局事帖》全貼124個字,平均每字167萬元,成為史上最貴「紙片」。

當時,與王中軍競爭的買家正是收藏大佬劉益謙。

拍完之後,劉益謙難掩失落,他在微信上表示:「唐宋八大家,只藏有一家,曾鞏孤品二次現拍賣,二次拼到最後,無奈還是失之交臂。」

對富豪而言,藝術品作為一種文化資本,他們看重的或許早已不是一件藏品,而是一個收藏體系。

02、富豪的「藝術圈」,是圈也是錢!

面對媒體,劉益謙多次強調自己「不懂藝術」。

然而,每次出手背後,不僅豐富了劉益謙的收藏體系,也讓他擁有了更廣泛的朋友圈。無論是與張宗憲的「忘年交」,還是與中國眾多收藏名家的「兄弟情」,都讓劉益謙收益匪淺。

在拍下梵谷名作《雛菊和罌粟花》前,王中軍參加了一場飯局。飯局上,他告訴朋友自己想買梵谷的畫,而那位朋友也十分感興趣,並開玩笑說:「拍下來先在我家掛一年。」說這話的正是Jack Ma。

王中軍喜歡江湖一點的人,他自稱是Jack Ma「時間最長的朋友」。

王中軍酷愛藝術及收藏,在圈裡是出了名的。眾多媒體報導以及「王中軍」的百度百科詞條中,冠之以「獨立藝術家」的稱號。王中軍確實也成功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

2013年冬天,「中軍和他的朋友們」畫展在北京嘉銘中心20層,如火如荼上演。

「展出的這些畫家作品,都是我和朋友收藏的。」王中軍說,中國企業家俱樂部、長江商學院等這些圈子裡,「藝術收藏是大家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

門口海報上的籤名,可以讓大家知道王中軍朋友們的身份:華泰保險董事長王梓木夫婦、張國立夫婦、「小靈通之父」吳鷹、博約投資董事長趙玉吉(宋丹丹丈夫)、裕福集團董事長鄭俊豪......

「中軍和他的朋友們」部分畫展 圖片來源:華誼兄弟微博

那一年,華誼自帶光環。《西遊降魔篇》、《私人訂製》等七部電影累計票房31.2億元,遠超光線傳媒。來自網際網路的資本開始滲透到影視行業,2014年華誼宣布啟動36億元定增,「三馬」是主角。

在王中軍舉辦的畫展中,除了他收藏的名作,還有很多作品是王中軍自己畫的。當時,就有朋友提議——賣畫,所得款項可以捐給華誼基金會。

以至於後來的賣畫所得,成了華誼基金會資金的重要來源。「從2012年創作開始,已經賣了近千萬元。」

據王中軍回憶,最貴的一幅畫,賣了近70萬元。「第一位購買我作品的是我CEO班的同學周忻。Jack Ma、於明芳、寧欣然......我CEO班的同學們幾乎都收藏了我的作品。」

豪華「藝術圈」也成了華誼危難之際的援手之一。

2019年,阿里向華誼做了7億元的股東間借款,騰訊則在華誼的一個海外投資上,借給華誼3000多萬美元。王中軍曾公開表示,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才使2019年華誼沒有造成資本上的斷裂。」

03、收藏贗品也快樂?大佬也曾是「韭菜」

追求建立在充足物質基礎上的精神享樂,是人類的終極目標。美學家朱光潛就曾說,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從1993年參加第一場拍賣會開始,二十多年來,劉益謙大手筆買入多件珍稀藝術品。他說自己很少買錯,尤其是價格昂貴的藝術品沒有買錯過。

「挑大家爭得比較厲害的、看好的買。」劉益謙的投資邏輯是:參加大型、知名的拍賣會,只選貴的。

王健林最成功的投資不是地產,是增值了n倍的書畫。不過,王健林的收藏經就比較玄乎了:「好藏家不僅要有『口袋』,還要有『腦袋』。鑑賞說白了就是多看,看多了,就明白了。」

然而,即便是富有經驗的買主,面對神秘的拍賣場,也難免遭遇滑鐵盧。

曾有媒體報導,某地產集團的董事長為了補充現金流,準備出手之前收藏的名家字畫。多年來,他熱衷於收藏字畫,還專門開闢了一個收藏廳。有一次,由於資金不夠,還將一塊地皮出讓用於購買字畫。

但是,當他把藏品拿到北京某拍賣公司時,卻被專家告知這些幾乎都是贗品。更諷刺的是,當初為了買字畫而平價轉讓的那塊地皮,已經升值了3個多億。

無獨有偶。

中國網曾報導,2005年,俄羅斯石油大亨維克託·斐克塞伯格(Viktor Vekselberg)在英國佳士得拍賣行,以168.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拍得名畫《宮女》。2009年,經專家認定是贗品。

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同樣陷入過「贗品風波」。

2016年,蘇富比以8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500萬元)賣出荷蘭畫家哈爾斯(Frans Hals)作品《一名未知的男子》,被發現是贗品。後來,蘇富比表示,「已經取消出售,全額賠償客戶。」

贗品《一名未知的男子》 圖片來源:蘇富比拍賣行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賠償,很多買到贗品的人,都面臨「損失該找誰」的問題。

《收藏拍賣導報》上曾有這樣一個標題——「相同的案例不同的判決」。其中寫到,上海市法院先後審理了兩起買受人稱其所買藝術品、工藝品為贗品,要求拍賣公司退貨、賠償的案例。

「靜安區法院認定德康拍賣公司聲明對標的物真偽不作擔保的《拍賣規則》為「格式條款,因此依據《合同法》判決其退貨還款;

盧灣區法院則認定博達拍賣公司的《拍賣規則》屬於對拍賣標的物真偽不能擔保的「明示聲明」,適用了《拍賣法》免責條款,故判決駁回買受人的退費訴請。」

業內人士告訴偵探君,藝術品保真是個偽命題。當年傳得沸沸揚揚的《功甫帖》事件,就是一個例子。無論是海內外研究者的學術論文,還是某些專家寫出來的鑑定文章,最終都無法證明《功甫帖》是蘇軾親筆所寫。

由於對藝術品難以確定出絕對的真偽,拍賣企業也就不可能具有對所有拍品保真的本事。

當初,《局事帖》被王中軍拍出2億多天價後,也曾被古書畫鑑定專家質疑為贗品。

「難求絕對為真,但可以儘量求其真。」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而言,鑑定家對某位畫家的作品說真假,一定要看這位專家是不是公認的該畫家的研究者。國際上的藝術品鑑定專家,多隻專攻於某一位畫家作品,或某一畫派作品的學術研究和鑑定。

收藏遊走於真假之間,玩的就是眼力和心跳。

馬未都曾說:「收藏這個江湖就是要讓你學會辨識這個世界,在辨物的時候辨人,在領略物的時候領略人。」

有人稱,收藏贗品也快樂。或許,收藏的真諦並非收藏本身,它提純的是人生境界。

你收藏過什麼好玩意兒?評論中見!

相關焦點

  • 齊白石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4億,他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7億
    譬如繪畫,有一位姓範的大家最拿手的就是《老子出關》,就靠這麼一幅畫,畫來畫去都看上去一模一樣,一幅還能賣出百千萬之價,結果被人罵得不行。但有2個畫家也複製自己的畫,一個畫了2幅一樣的畫,一幅值4億,另外一個更強,畫了4幅一樣的畫,卻值7億。
  • 從王太太家掛假畫說起,真正的富人愛買什麼畫?
    名人富豪買畫並不稀奇。為了心中的繆斯,有人成為蘇富比常客,有人混跡藝術圈,還有人直接開美術館放藏品。至於到底是為藝術砸錢,還是上演砸錢的藝術,就見仁見智了。難怪大劉要說,買畫有時候比買樓划算。「不務正業」的王中軍,也是收藏大家,他認為「如果你有了大HOUSE,擺放無數的家具,不如掛幅名畫」。2004年,王中軍在股市套現5億元,轉手在紐約蘇富比以3億多人民幣拍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第二年,又拍下畢卡索的《盤髮髻女子坐像》。
  • 去趟大草原,回來畫了2幅畫,一幅被重要貴賓收藏,一幅賣1.2億!
    去趟大草原,回來畫了2幅畫,一幅被重要貴賓收藏,一幅賣1.2億!筆者看到過一句話:「人生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和兩三個朋友,來次說走就走的旅遊。」其實,這應該是很多九零後的心聲,旅遊,可以讓我們看見最好的自己,也能收穫很多不一樣的美好。
  • 藝術圈的真相|為什麼他畫得沒我好,卻賣得比我高?
    為什麼他畫得沒我好,卻賣得比我高?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藝術家都會有類似的困惑。為什麼作品水準相當、風格類似的A和B,其藝術市場存在那麼大的差異?A的作品一幅幾十萬上百萬還供不應求,而B的作品幾萬塊一幅都始終無人問津。
  • 齊白石畫了一隻猴子賣460萬,無名小輩也畫了一幅,結果賣3.62億
    水墨畫講究的是以形傳神,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大師,幾筆墨水就能表現一幅大好河山,能夠表現一隻飛禽走獸,宋朝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即是如此,馬遠幾筆波瀾就勾勒出了一座深潭,小小的孤舟則刻畫了無盡的孤獨和冷寂。古代的繪畫大師很多,但是近現代的傳統繪畫大師卻不多,齊白石就是少數大師之一。
  • 藝術史上最著名的4幅裸女畫,中國人最喜歡的是這一幅
    許多年前,在裸體畫還很少見,基本屬於黃色物品的年頭,大傢伙兒就羞答答的欣賞了裸體維納斯。姜昆的相聲中就說到有位好心的老太太乍看裸女有點刺眼,也怕她冷,於是專門做了件小馬夾給小姑娘套上了。前些天搞了個小調查,安格爾的《泉》、魯本斯的《搶奪留希波斯的女兒》、德加的《浴女》、布格羅的《山林之神與仙女》,這四幅世界著名的裸體名畫,你最喜歡哪一幅?結果大大出乎意料。
  • 他一幅畫賣1.8億,網友:我幼兒園閨女畫的都比他好;專家:無知
    導讀:不知道關注藝術圈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每當藝術圈內畫家的作品被賣出天價後,總有那麼一撥網友說:反正我看不懂,肯定是洗錢的。這不近日著名畫家常玉的一幅《曲腿裸女》就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約1.8億元的高價,引來網友們的一陣熱議,這有什麼好?我上幼兒園的閨女畫的都比他好,就幾根線條而已,那麼簡單,怎麼就能賣那麼高的價格,這必然是洗錢,有的專家就說了:無知,這是藝術。
  • 他畫了無數裸女,被形容成野獸,在狂野的非洲畫了個美女
    一天,一位高傲的貴婦人來到馬蒂斯的畫室,轉了一圈後,指著一幅畫發表評論:「畫家先生,畫裡這個女人的胳膊太長了,你不覺得嗎?」馬蒂斯彬彬有禮的回答說:「夫人,這不是一個女人,這是一幅畫。」這幅畫就是《紅色的和諧》。
  • 下樓梯的裸女
    下樓梯的裸女 |馬塞爾·杜尚 @ 費城藝術博物館布面油畫  147cm x 89cm | 1912年
  • 比肩梵谷的中國畫家:生前窮困潦倒,無人問津,如今3幅畫賣6.5億
    穿過歷史塵埃,今天我們評論界如何看待他的畫?他擅長畫人體油畫。《五裸女》、《曲腿裸女》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畫中的女子,形象本身也是充滿遊戲人間的趣味而且自由個性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纖細苗條、凹凸有致的女性胴體,而是清一色的豐滿肥碩。從這些女性身上,我們看到的似乎不是美,而是生命的真實和震撼,讓人聯想到廣袤的土地、生存與繁殖,以及一代代人摘下面具赤裸裸的生活真相。
  •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揭秘:500元一幅的書畫如何炒到2000萬
    日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金融培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翟山鷹在培訓講課中揭秘,說有些機構將500元一幅的書法繪畫作品炒到2000萬元,藝術圈的水太深,這些坑千萬別去碰!
  • 齊白石畫一隻猴子,賣了460萬,此人也畫了一幅,結果賣出3.62億
    國畫大師齊白石,一幅「猴子」賣460萬齊白石曾畫過這樣的一隻猴子,這隻猴子通體的毛色是白色的,人們常常將這樣的猴子稱為「靈猴」,這幅畫就是《白猴獻壽圖》。所以齊白石將這隻猴子畫成了白色,有一種靈猴帶著仙桃祝壽的寓意。這幅畫在2019年的杭州西冷春季拍賣會上,賣出了460的高價。對於齊白石的作品來說,這幅畫算不上天價,齊白石雖然善於畫這些動物,但是他的畫的猴子卻不是最受人們歡迎的。
  • 他坐擁百億,拿2.8億的小碗喝茶,花10.8億買人體畫
    他坐擁百億,拿2.8億的小碗喝茶,花10.8億買人體畫一個人坐擁百億,大家可能會想到隱形的富豪馬未都。然而,小編要說的這個人相當的土豪,不是馬未都。馬未都收藏的傢伙事兒,不顯山不露水。這位大佬實在是不一般,他拿2.8億小碗喝茶。這還不算,他買了一幅人體畫畫了10.8億。這位土豪級人物,馬未都與其沒法比。這位土豪級人物有什麼傳奇的故事?
  • 用筆畫畫,膩了,改用手指,一幅作品賣2.8億,比徐悲鴻畫馬都貴
    用筆畫畫,膩了,改用手指,一幅作品賣2.8億,比徐悲鴻畫馬都貴。不用畫筆,用手指畫畫,可以說在潘天壽之前就已有較長的歷史沉澱,這種技法還有個學名,叫指墨畫。但因為用手畫畫畢竟不是主流的繪畫技法,故而不怎麼被世人所接受和認可。
  • 他一生只畫圓圈,如今一幅賣365萬!她更牛,畫圓點一幅就賣7個億
    陳洪標|文他一生只畫圓圈,如今一幅賣365萬,她畫圓點80年揚名世界,一幅卻賣7個億。畫圓圈,畫圓點,誰不會?竟然能賣出天價!這還真不是笑話,確有其事。終於在她31歲,畫了一幅全是密密麻麻的圓點——《無限的網》,在紐約展出引起轟動,她畫圓點的作品才開始被西方世界接受。在草間彌生49歲那年,從紐約回到東京,因為精神問題不得不住進精神療養院,為了畫畫,她在療養院對面買了一棟樓當工作室。她晚上住在精神病院,白天到工作室畫畫,用畫圓點來抵抗內心的恐懼。
  • 一幅工筆作品,畫2隻猴子價值3億,韓美林畫過同類題材
    現場一幅工筆作品,畫2隻猴子價值3億,背後有什麼門道?書畫拍賣市場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價格體系,有的繪畫作品價值千萬,價值百萬,甚至價值過億,你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先說一下這幅畫的名字叫子母猴圖,不用看原來的作品,憑這個題目大家也應該能夠推測到畫面應該是畫了2隻猴子,一隻母猴子,一隻小猴子,所以叫子母猴圖。這幅作品在書畫拍賣市場上,一共拍出了3億的價格,這麼高的天價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 齊白石為報恩畫一幅畫,如今賣9.3億,成為齊白石作品中最貴一幅
    齊白石為報恩畫一幅畫,如今賣了9.3億,成為齊白石所有作品中最貴一幅畫!齊白石《山水十二屏》在世界範圍內藝術家一幅作品拍賣超過1億美元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但並沒有多少藝術家能做到。在中國,一幅作品超過1億美元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齊白石老人。
  • 3億美元買一幅畫?盤點你不可不知的這5幅世界名畫
    不知在多少人心中,也曾有這樣一幅景象,漂泊在外的遊子啊,家鄉的夜晚就像夢中的童話世界。2、《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義大利看著他的畫,仿佛置身於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愜意地躺在草坪上,意中人從身邊走過,你輕輕地喚一聲她的名字,她撐著陽傘轉過身,陽光灑在她的身上,她的倩影映在你的心裡。畫中的女人叫卡米爾,是莫奈的妻子,在私生活比較混亂的藝術圈,莫奈是少有的專一,與卡米爾在一起的14年中,他的畫裡都是她。
  • 李可染的畫有多值錢,其中6幅畫拍賣過億,最貴一幅賣2.93億!
    李可染的6幅畫,共拍賣出將近10億,最貴一幅賣出了2.9325億!李可染的畫有多值錢,其中6幅畫拍賣過億,最貴一幅賣2.93億!2.李可染 《萬山紅遍》,1964年,作 131×84cm,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成交價:RMB 2.9325億。這幅就是李可染賣出最貴的一幅畫,這幅畫,是李可染紅色山水中,最是經典的一幅畫。看這幅紅色的畫,有一種看萬山紅遍的感覺,讓人不自覺想到富貴,熱情,豐收,喜悅。
  • 年度回顧:2019年藝術圈大事件
    這場原本非常珍貴的特展竟然成為2019開年的第一個藝術圈大爭議。而且是一波接一波。這場展覽總體展品數量有177件,展期只有40天。No.3 三月葉永青「抄襲門」事件葉永青被指抄襲2019年2月底,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通過比利時電視臺曝光稱中國藝術家葉永青長期「抄襲」其作品,並列舉出一系列葉永青抄襲其繪畫作品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