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 獎)」評審結果公示一覽表
根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評選程序,2010年評審工作基本結束。本次評審共評出一等獎9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8項。現將評審結果公示。
2010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 獎)」評審結果公示一覽表(排名不分先後)
| 申報題目 | 單位 | 申報人 | 獲獎等級 |
1 | 石墨烯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 清華大學分析中心 | 李景虹、王穎、劉洋 | 一等獎 |
2 | 複雜基質樣品前處理方法研究及色譜分析 | 清華大學化學系、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 林金明、劉豔、李海芳、郭寶元、嚴煒、端裕樹、劉敏、劉荔彬 | 一等獎 |
3 | 高功率密度雷射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的研製及其應用 | 廈門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 杭緯、何堅、黃榮夫、餘泉、李靈鋒、林一明、張伯超、鄒冬璇、 黃本立 | 一等獎 |
4 | 微型流化床等溫微分反應分析方法研究與應用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許光文、餘劍、嶽君容、汪印、董利、高士秋、劉新華、李強、張聚偉、孫立鑫 | 一等獎 |
5 | 致癌性汙染物誘導DNA損傷的高靈敏分析新方法 | 中國科學院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汪海林、王智鑫、王曉利、馮峰、尹俊發、宋茂勇 | 一等獎 |
6 | 基於國際比對的維生素高準確度測定方法體系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 | 劉軍、黃挺、張偉、劉洋、田穎、全燦、楊改霞、李紅梅、何亞娟 | 一等獎 |
7 | 奧運食品中34種違禁藥物檢測急需標準物質研製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 | 李紅梅、何雅娟、 戴新華、全燦、張慶合、黃挺、蘇福海、馬康、李曉敏、徐銳鋒 | 一等獎 |
8 | 無機材料中多種氣體元素的脈衝溶融—質譜法測定 | 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王海舟、周振、沈學靜、王蓬、楊植崗、胡少成、馬紅權、高偉、傅忠、李宏偉 | 一等獎 |
9 | 選礦藥劑汙染、硫化礦自燃等礦山問題研究及表徵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李華昌、欒和林、王增輝、姚文、李剛、湯淑芳、於力、袁玉霞、馮先進、劉春、陳殿耿、劉春峰、章連香 | 一等獎 |
10 | 基於GC/TOF-MS的代謝組學技術在生物醫學分析中的應用 | 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 董方霆、吳勝明、顏賢忠、孫博、魏來、封波、李海靜、李伶、李昱、方均建、馬昆鵬、 宋佔軍、張琪 | 二等獎 |
11 | 現代分析技術在肝素鈉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 範慧紅、李京、宋玉娟、 廖海明、王悅、鄧利娟、 郝蘇麗、韓春霞 | 二等獎 |
12 | 納米材料在水體中有機汙染物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蔡亞岐、牛紅雲、 史亞利、牟世芬 | 二等獎 |
13 | 金剛石薄膜電極在電化學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只金芳、周豔麗、羅代兵、趙建文、王鈺寧、王金良 | 二等獎 |
14 | 原子光譜分析樣品引入技術的新方法 | 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 鄭成斌、吳鵬、侯賢燈、 呂弋、徐開來、吳莉、劉睿、吳曦 | 二等獎 |
15 | 化學發光分析新方法和三種檢測器件的研究 |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 | 呂弋、張立春、胡靜、 侯賢燈、高英、張信風、 蘇穎穎、徐開來 | 二等獎 |
16 | 天然活性成分標準樣品相關技術體系研究 |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北京工商大學、上海同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天寶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曹學麗、周曉晶、張經華、程傑、杜寧、王覃、趙新穎、錢淵華、劉洋、王尉 | 二等獎 |
17 | 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食品中無機砷 及其形態的研究 | 北京市海澱區產品質量監督 檢驗所 | 林立、周諳非、陳光、陳玉紅、楊彥麗、王浩、楊紅梅 | 二等獎 |
18 | 固體圓二色光譜在手性化合物結構表徵中的應用 | 廈門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 章慧、方雪明、林麗榕、 賴注治、陳韻晴、林以璣、宣為民、候建波 | 三等獎 |
19 | 基於單根懸空一維納米結構的綜合表徵和角度分辨光學 測量技術 |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電子學系 | 高旻、李文亮、程睿、張小嫻、彭練矛 | 三等獎 |
20 | 進出口染髮劑中禁用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 檢測技術研究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進出口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 | 於文蓮、孫鑫、程豔、周麗麗、陳偉、王琤、陳會明、周新 | 三等獎 |
21 | 食品包裝材料等產品中全氟辛烷磺醯基化合物的測定方法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陳會明、陳偉、陳冬東、李曉娟、於文蓮、李淑娟、程豔、李晞、孫鑫、王琤 | 三等獎 |
22 | 生物檢材中12種常見毒品的GC/GC-MS測定方法研究 |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科學技術系 | 葉能勝、谷學新、王繼芬、孫洪峰、張月琴、王小波 | 三等獎 |
23 | 新型陶瓷材料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無機材料分析測試中心 | 汪正、楊芃原、邱德仁、張軍燁、陳奕睿、鄒慧君、屈海雲 | 三等獎 |
24 | 我國食用澱粉種類的掃描電鏡和同位素比質譜法 鑑別技術研究 |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 檢驗中心 | 王紹清、範文浩、王琳琳、吳燕濤、石維妮、劉小力 | 三等獎 |
25 | 動物源性食品中多類鹼性獸藥的測定方法 |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 鄧曉軍、郭德華、李波、趙善貞、盛永剛、韓麗、朱堅 | 三等獎 |
歡迎社會各界關注。如有異議請與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或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諮詢部聯繫。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聯繫方式:
北京市西城區三裡河路54號 (郵編100045),電話:010-68512283,聯繫人:尹碧桃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諮詢部聯繫方式:
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27號522室(郵編100089),電話:010-68719780,
聯繫人:周悅 E-mail:caia2008@126.com。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2010年9月2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